内容概要:碳陶复合材料,这一由碳纤维及织物增强碳基体所打造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凭借其轻质、低热膨胀系数、耐高温、耐腐蚀、稳定的摩擦系数以及出色的导热导电性能,成为了制造高温热场部件和摩擦部件的理想选择。目前,碳陶复合材料已经在飞机、轨道交通、高端汽车刹车系统等领域崭露头角,能够帮助汽车、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实现减重,进而降低燃油消耗。此外,碳陶复合材料在机械、电子、化工、冶金等多个领域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如作为轴承、机械密封件、热压模具等关键部件的材料。随着下游领域的发展,碳陶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碳陶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为18.98亿元,到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03.11亿元。
相关上市企业:金博股份(688598)、天宜新材(688033)、楚江新材(002171)、博云新材(002297)、北摩高科(002985)、中航高科(600862)、中天火箭(003009)、亚太股份(002284)、隆基机械(002363)、金麒麟(603586)等。
相关企业:西安超码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鑫垚陶瓷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油天力新陶碳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顶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博科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世鑫新材料(成都)有限公司、陕西美兰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九华碳素高科有限公司、山东国晶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碳陶复合材料行业产业链、碳陶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碳陶复合材料行业竞争格局、碳陶复合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一、碳陶复合材料行业相关概述
碳陶复合材料是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一种,由碳纤维的三维毡体或编织体作为增强骨架,裂解碳和碳化硅陶瓷作为连续基体的一类新型复合材料。它不仅具有高性能陶瓷的高强度、高模量、高硬度、耐冲击、抗氧化、耐高温、耐酸碱和所有化学物质腐蚀、热膨胀系数小、比重轻等优点,同时还完全克服了一般陶瓷材料的脆性大、功能单一等缺点,是世界上公认的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摩擦材料和热防护材料。目前,碳陶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主要分为化学气相渗透(CVI)、热压法和电化学沉积法三种。
化学气相渗透(CVI)是一种常用于制备碳陶复合材料的技术,它通过将气体前驱体渗透到碳基材料中,再经高温热解得到陶瓷相。作为碳基复合材料制备的常用技术,化学气相渗透(CVI)对碳纤维及其预制体的伤害相对较小,并且所制得的碳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和整体性能。快速CVI工艺对缩短碳基复合材料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热压法将碳基材料与陶瓷粉末混合后,施加高压和高温条件下进行热压成型。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复合材料的高密度和机械性能。它主要分初、中、后三阶段控制,密度增长依赖空格点扩散与粒界移动。
电化学沉积法利用电化学反应将陶瓷颗粒沉积在碳基材料表面,形成复合材料。这一方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可控性强的优点。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的陶瓷复合镀层可以实现镀层的零孔隙率。
碳碳复合材料和碳陶复合材料均以碳纤维为增强体,然而基体成分和性能表现各有特色,形成相互补充的应用关系。碳碳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是碳基体(热解碳或沥青碳),而碳陶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是陶瓷基体(碳化硅/SiC为主)。在抗氧化性、硬度与耐磨性方面,碳陶复合材料更加优异,以SiC为基体的材料抗氧化性可达1600℃,硬度也较高。在耐温极限方面,碳陶复合材料稍低。
碳陶复合材料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对航空航天、新能源、高端装备等关键领域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推动碳陶复合材料发展,如2023年12月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明确指出将碳陶复合摩擦材料及自动变速箱用湿式摩擦材料等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列入鼓励类。2025年9月发布的《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中,提出支持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企业建立上下游合作机制,推进金刚石复合片在石油开采等领域,复合材料等在光伏、汽车车身等领域应用。
二、碳陶复合材料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碳陶复合材料行业上游主要包括碳纤维、氧化铝、氮化硅、碳化硅等材料,以及CVD设备、微波烧结炉等生产设备。中游是指碳陶复合材料的生产制造。下游是指应用领域,包括汽车工业、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核能等领域。在汽车工业中,尽管碳碳复合材料最初主要限于赛车刹车盘的使用,但其抗氧化性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民用领域的推广。相比之下,碳陶复合材料则成为高端汽车刹车系统的理想之选。在航空航天领域,碳陶复合材料凭借其卓越的抗氧化性,正逐步取代碳碳材料,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和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等应用中崭露头角。在轨道交通领域,碳陶复合材料也已开始应用于高速列车的刹车盘,展示了其在高温制动环境下的稳定摩擦性能。在核能方面,碳陶复合材料因其耐辐射、耐高温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核聚变堆第一壁材料的制造。
碳纤维是碳陶复合材料的重要原料,其通过增强陶瓷基体,改善其脆性,提升材料抗冲击强度和耐高温性能。不仅提供了强大的结构支撑,还增强了材料的整体性能。碳纤维作为一种具有高强度、耐高温和耐腐蚀等优良特性的高性能材料,在全球多个行业中广泛应用。其卓越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使它成为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压力容器等领域的理想材料。碳纤维的轻质、高强和耐高温等特点,使其成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物资。近年来,我国碳纤维产能快速增长,推动产量从2016年的3746吨增长至2024年的59044吨,年复合增长率为41.2%。随着碳纤维产量的增加,碳陶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得到保障。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刹车材料市场不断升级,从铸铁、合成材料,到粉末冶金材料,再到如今的碳碳复合材料和碳陶复合材料。这些新型材料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汽车刹车的性能和安全性。数据显示,2016-2024年中国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3.59亿辆,同比上涨4.1%,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汽车行业的繁荣,刹车材料市场也呈现出巨大的潜力,这将为碳陶复合材料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碳陶复合材料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三、碳陶复合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碳陶复合材料,这一由碳纤维及织物增强碳基体所打造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凭借其轻质、低热膨胀系数、耐高温、耐腐蚀、稳定的摩擦系数以及出色的导热导电性能,成为了制造高温热场部件和摩擦部件的理想选择。目前,碳陶复合材料已经在飞机、轨道交通、高端汽车刹车系统等领域崭露头角,能够帮助汽车、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实现减重,进而降低燃油消耗。此外,碳陶复合材料在机械、电子、化工、冶金等多个领域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如作为轴承、机械密封件、热压模具等关键部件的材料。随着下游领域的发展,碳陶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碳陶复合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为18.98亿元,到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103.11亿元。
四、碳陶复合材料行业竞争格局
从竞争格局来看,我国碳陶复合材料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一些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的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这一领域,加剧了市场竞争。目前,行业内相关企业主要包括湖南世鑫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鑫垚陶瓷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超码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美兰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
1、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先进碳基材料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高性能先进碳基材料产品及相关服务,先进碳基材料是指碳或者以碳为基体复合其他元素的材料,主要包括碳/碳复合材料、碳陶复合材料、石墨、碳纳米管、多孔碳、硅碳等。碳基材料具备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光伏、半导体、交通、锂电、氢能、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在交通领域,公司长纤碳陶制动盘(KBCC-L系列)已完成对多家主机厂的批量交付,并与多家车企及制动器厂家联合开发专用碳陶制动摩擦副系统,可满足下游主机厂的不同价格区间车型对各类碳陶制动盘的产品需求。2025年上半年公司交通领域营业收入达到1.02亿元,同比上涨1876.6%。
2、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专注于材料的研发与制造,业务涵盖先进铜基材料和军工碳材料两大板块,在安徽、上海、广东、江苏和湖南设有生产和研发基地,产品包括精密铜带、铜导体材料、铜合金线材、精密特钢、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高端热工装备六大产业。在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方面。其子公司天鸟高新是专业生产飞机碳刹车预制体、航天用碳/碳、碳/陶复合材料预制体、石英纤维预制体、航天热结构热防护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透波材料预制体以及各类高性能特种纤维织物、预浸料的国家航空航天重大工程配套企业。近年来,面对新能源车碳陶刹车盘市场需求激增的机遇,子公司芜湖天鸟推动预制体向碳陶刹车成品延伸,抢占汽车轻量化市场增量空间。2025年上半年,公司高端装备、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及制造实现营业收入6.01亿元,同比下降9.6%。
五、碳陶复合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1、制备技术迭代升级
传统制备工艺存在能耗高、周期长、晶粒粗化等问题,制约了碳陶复合材料大规模应用。未来,碳陶复合材料将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以实现效率、性能与成本的全面突破。一方面,微波烧结技术等新型制备技术不断发展,通过电磁场直接作用于材料内部极性分子,实现极速升温与节能,缩短烧结周期,降低能耗,还能细化晶粒,提升材料致密度和性能。另一方面,纳米改性技术通过引入纳米颗粒或纳米涂层,增强界面相容性,抑制氧化与烧蚀,实现功能化设计,如制备自润滑、电磁屏蔽等特性的材料。两者协同创新,解决了批量化生产的技术瓶颈,降低了单件成本,提高了合格率。
2、新能源车轻量化变革,碳陶复合材料迎来新机遇
新能源汽车提速快、车重大,对轻量化及制动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制动系统作为安全性与驾驶质感的载体,成为差异化竞争的重要赛道。而碳陶复合材料凭借其出色的摩擦性能、耐磨性、耐高温性以及优越的强度,成为高端电动车制动系统升级的核心材料。因此,随着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发展,碳陶复合材料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3、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强
碳陶复合材料的发展将带动碳纤维、陶瓷粉体等原材料产业,以及制备设备、检测仪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未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性将不断增强,以提高行业整体的发展效率,促进碳陶复合材料行业的规模化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碳陶复合材料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6-2032年中国碳陶复合材料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碳陶复合材料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碳陶复合材料投资建议,中国碳陶复合材料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对中国碳陶复合材料投资的建议及观点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