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氯化锂作为一种重要的锂盐产品,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被用作空调除湿剂、漂白粉、杀虫剂、合成纤维的原料,还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锂电池生产以及金属合金的焊接和助熔。更值得一提的是,氯化锂还是生产金属锂的关键原料。近年来,我国氯化锂表观需求量呈现“U”型波动趋势,2022年受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影响,中国氯化锂表观需求量同比下降26%;2023年继续延续2022年下降态势,但降幅逐渐缩小;2024年中国氯化锂表观需求量逐渐上涨,同比增长34.6%至2.95万吨。
相关上市企业:盛新锂能(002240)、赣锋锂业(002460)、盐湖股份(000792)、藏格矿业(000408)、雅化集团(002497)、天铁科技(300587)、天齐锂业(09696)、永太科技(002326)、川能动力(000155)、宁德时代(300750)等。
相关企业:北京拜尔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四川博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瑞福锂业有限公司、青海柴达木兴华锂盐有限公司、江苏昌吉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海中科捷鑫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氯化锂行业产业链、氯化锂行业产能、氯化锂行业产量、氯化锂行业表观需求量、氯化锂行业进出口数量、氯化锂行业竞争格局、氯化锂行业发展趋势
一、氯化锂行业相关概述
氯化锂,化学式为LiCl,是一种无色的八面体结晶,具有显著的潮解性,是已知盐类中最易潮解的一种。它味道咸涩,与氯化钠相似。在高温下,氯化锂会熔化为清亮的液体,并在白热状态下挥发。此外,它还极易溶于水,同时也能溶于纯醇、醚或醚与醇的混合液中,但其他碱金属氯化物则不溶于此。这一特性使得氯化锂可通过萃取法与其他碱金属盐进行有效分离。除此之外,氯化锂的生产方法还包括矿石直接转化、碳酸锂和氢氧化锂转化和离子交换吸附法。具体情况如下:
二、氯化锂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氯化锂行业上游包括盐湖卤水、碳酸锂、盐酸等原材料;中游为氯化锂的生产与供应;下游是指应用领域,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领域涉及冶金、电池、医药、空调等。在冶金方面,氯化锂用作铝电解的添加剂,有助于降低熔点和提高效率;在电池领域,可以用于生产锂电池电解液等;在医药方面,它被用于治疗糖尿病、进行遗传研究;在空调领域,它可作为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盐湖卤水是生产氯化锂的原材料之一。盐湖卤水中锂主要以氯化锂、碳酸锂等形式存在,通过蒸发、分离等步骤,最终可得到氯化锂产品。从资源分布来看,全球盐湖卤水分布广泛。在我国,盐湖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甘肃、四川、新疆等省区,其中青海、西藏等地盐湖资源丰富,这将为氯化锂的生产奠定重要基础。
氯化锂在空调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通常作为吸湿剂使用,其工作原理基于氯化锂溶液表面水蒸气分压力与空气水蒸气分压力之间的差异,当两者不平衡时,水分会从高压侧向低压侧转移,从而实现吸湿或加湿的效果。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空调等家电的需求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4年中国空调产量整体保持上升趋势,其中,2023年、2024年中国空调产量增长较快,增速分别达到12.77%、9.70%。这主要受高温天气、以旧换新政策的影响。2025年1-8月中国空调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比上涨5.80%至19964.6万台。对氯化锂来讲,空调产量的增加会直接带动对氯化锂等吸湿剂的需求,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除湿系统的使用频率更高。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氯化锂(LiCl)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三、氯化锂行业发展现状
氯化锂是我国三大基础锂盐之一,但相比其余两大锂盐(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其产能规模始终很小。这主要是因为氯化锂原材料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受限于高海拔、低温等自然条件,提锂技术开发难度大且加工成本高,导致产能难以扩张。数据显示,2021-2023年中国氯化锂产能从3.5万吨降至2.5万吨,但2024年行业产能同比上涨20.0%,达到3万吨,这主要受下游锂电池产业的快速扩张,带动氯化锂等原材料的需求增长。从产量来看,2021-2024年中国氯化锂产量也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24年中国氯化锂产量达到2.4万吨,同比上涨37.14%。
氯化锂作为一种重要的锂盐产品,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被用作空调除湿剂、漂白粉、杀虫剂、合成纤维的原料,还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锂电池生产以及金属合金的焊接和助熔。更值得一提的是,氯化锂还是生产金属锂的关键原料。近年来,我国氯化锂表观需求量呈现“U”型波动趋势,2022年受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影响,中国氯化锂表观需求量同比下降26%;2023年继续延续2022年下降态势,但降幅逐渐缩小;2024年中国氯化锂表观需求量逐渐上涨,同比增长34.6%至2.95万吨。
从进出口数量来看,近年来我国氯化锂进口数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尤其在2023年其进口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达到4784.41吨,同比上涨796.5%。这主要是因为2023年国内氯化锂产量下降幅度远大于表观需求量下降幅度,使得产需缺口得到扩大,从而推动其进口量大幅增加,以弥补国内供应不足局面。与此同时,氯化锂出口数量有所下降,同比下降4.3%至345.26吨。2024年中国氯化锂进口数量达到6172.61吨,同比上涨29.0%;出口数量达到650.73吨,同比上涨88.5%。2024年随着下游市场需求的恢复,国内企业开始扩大生产规模,其中不少企业积极拓展国外市场,使得出口数量大幅增长。2025年1-8月中国氯化锂进口数量达到1026.6吨,出口数量达到288.19吨。
四、氯化锂行业竞争格局
全球氯化锂市场的主要生产企业包括雅宝、Livent、Leverton-Clarke、Nippon Chemical Industrial等国际知名企业,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市场经验,在全球氯化锂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中国,氯化锂相关企业主要包括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雅化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海中科捷鑫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盛新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未来,随着氯化锂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竞争将会愈加激烈,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等方面提高竞争力。
1、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是世界领先的锂生态企业,拥有五大类逾40种锂化合物及金属锂产品的生产能力,是锂系列产品供应最齐全的制造商之一,完善的产品供应组合能够满足客户独特且多元化的需求。公司从中游锂化合物及金属锂制造起步,成功扩大到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公司已经形成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业务贯穿上游锂资源开发、中游锂盐深加工及金属锂冶炼、下游锂电池制造及退役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各个业务板块间有效发挥协同效应,以提升营运效率及盈利能力,巩固市场地位,收集最新市场信息及发展顶尖技术。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航空航天、功能材料及制药等应用领域,大部分客户均为各自行业的全球领军者。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76亿元,同比下降12.65%;归母净利润亏损5.31亿元,同比上涨30.13%。
2、盛新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盛新锂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2月,主要业务为锂矿采选、基础锂盐和金属锂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锂精矿、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金属锂。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四川德阳和遂宁、印尼已建成锂盐产能13.7万吨和金属锂产能500吨,其中印尼年产6万吨锂盐生产基地是海外建成的产能规模最大的矿石提锂项目,公司锂盐产能位居世界前列。公司锂盐业务技术先进、成熟,锂盐项目团队具有丰富的锂盐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经验和深厚的专业功底。公司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中创新航、厦门海辰、LGES、SK On、POSCO、ALB、现代汽车、湖南裕能、德方纳米等行业领先企业。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4亿元,同比下降37.42%;归母净利润亏损8.41亿元,同比下降349.88%。
五、氯化锂行业发展趋势
1、需求持续增长,新能源领域成核心驱动力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度不断提升,锂电池产业迎来更大发展空间。而氯化锂作为锂电池制造的重要原料,随着电动汽车、储能电池等需求的激增,将直接带动氯化锂需求的持续增长。
2、技术不断革新,推动产业升级
未来,氯化锂提纯技术将持续进步,高纯度氯化锂的制备成本逐渐降低,这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还为其在更多高端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此外,生产工艺也在不断优化,环保工艺的研发成为重点。由于氯化锂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同时也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企业将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研发更环保、高效的生产技术,以实现绿色发展,降低环境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3、应用领域拓展,细分市场潜力释放
随着材料技术进步与产业需求升级,氯化锂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化工、冶金、能源领域,在环保、医疗等新兴领域的应用也在逐渐增加。随着各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细分市场的潜力将逐步释放,企业将更加注重细分市场的研发和布局,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氯化锂(LiCl)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6-2032年中国氯化锂(LiCl)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氯化锂(LiCl)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共九章,包含全球及中国氯化锂企业案例解析,中国氯化锂行业政策环境及发展潜力,中国氯化锂行业投资机会及策略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