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结构胶粘剂是指强度高(压缩强度>65MPa,钢-钢正拉粘接强度>30MPa,抗剪强度>18MPa),能承受较大荷载,且耐老化、耐疲劳、耐腐蚀,在预期寿命内性能稳定,适用于承受强力的结构件粘接的胶粘剂。结构胶强度高、抗剥离、耐冲击、施工工艺简便。用于金属、陶瓷、塑料、橡胶、木材等同种材料或者不同种材料之间的粘接。作为替代传统连接技术的新材料,结构胶粘剂无论是在建筑等传统产业还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下游应用领域不断发展,拉动结构胶粘剂产需持续扩张。在建筑领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如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桥梁等项目的大量建设,对结构胶粘剂在建筑结构加固、幕墙安装、门窗密封等方面的需求持续攀升。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也增加了对结构胶粘剂的用量,要求胶粘剂具备更高的粘接强度和施工便利性。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结构胶粘剂产量为1300万吨,同比增加177万吨;需求量为1250万吨,同比增加194万吨。结构胶粘剂是胶粘剂中的高附加值产品,技术含量、制造及使用条件均高于普通胶。伴随着需求量增加,结构胶粘剂市场规模也呈持续增长态势,2021-2024年增幅维持在两位数以上。2024年中国结构胶粘剂市场规模增长至660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20%。在竞争格局方面,国际知名企业如3M、汉高、陶氏化学等凭借先进的技术、丰富的产品线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在高端产品上,这些企业技术优势突出,主导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少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企业如回天新材、康达新材、硅宝科技及高盟新材等,在总体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上还不能完全与国际竞争对手抗衡,但在部分细分领域和产品上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逐步替代部分进口产品,与国际巨头展开竞争,处在行业金字塔的中上部。
上市企业:回天新材(300041)、康达新材 (002669)、硅宝科技(300019)、高盟新材(300200)等
相关企业: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广州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瓦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市高士实业有限公司、锋泾(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湖北通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西卡(中国)有限公司、山东常青树胶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快事达胶粘实业有限公司、山东宇龙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优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市三泰胶业有限公司、辽宁吕氏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哥俩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恒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把兄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结构胶粘剂发展历程、结构胶粘剂供需现状、结构胶粘剂市场规模、结构胶粘剂竞争格局、结构胶粘剂产业链、结构胶粘剂发展趋势
一、结构胶粘剂行业相关概述
1、定义
结构胶粘剂是指强度高(压缩强度>65MPa,钢-钢正拉粘接强度>30MPa,抗剪强度>18MPa),能承受较大荷载,且耐老化、耐疲劳、耐腐蚀,在预期寿命内性能稳定,适用于承受强力的结构件粘接的胶粘剂。结构胶强度高、抗剥离、耐冲击、施工工艺简便。用于金属、陶瓷、塑料、橡胶、木材等同种材料或者不同种材料之间的粘接。可部分代替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传统连接形式。结合面应力分布均匀,对零件无热影响和变形。在工程中结构胶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构件的加固、锚固、粘接、修补等;如粘钢,粘碳纤维,植筋,裂缝补强、密封,孔洞修补、道钉粘贴、表面防护、混凝土粘接等。
2、性能优势
结构胶具备以下性能优势:1)应力分布均匀,材料选择自由度高。首先,使用结构胶时应力能够均匀分散于整个粘接面,免除了传统点焊、铆接、螺栓固定等方式导致的应力集中问题。因此可以使用更轻更薄的材料而不会损失部件强度。其次,可有效粘接异种材料,提高综合性能。然后,不同材料可以通过使用结构胶粘接制成层压材料,此种材料可以完美结合每种材料的强度和综合性能。同时结构胶的韧性能够有效解决应用中不同材料间热膨胀系数不一致的问题,比如铝与玻璃的粘接应用。结构胶还可以作为隔离层以减少甚至免除不同金属间的电化学腐蚀问题。2)降低表面缺陷,节约修整成本。使用结构胶装配的部件可以保持部件完整性,并免除机械连接点以及焊接导致的表面缺陷。使用结构胶粘接,可以极大改进工艺设计灵活性并减少修整工作。结构胶也能够提供最佳的疲劳性能,胶粘剂的优异韧性能够允许部件在重复受力情况下的反复拉伸与恢复。胶粘剂的吸能性保证了粘接部件高达焊接或铆接部件20倍的耐疲劳性能。装配部件通过粘接形成的整体连续连接能够保证在工作环境下的有效粘接和密封。3)降低成本,环保高效。选择结构胶粘接可以降低成本的同时简化生产工艺。采用粘接工艺,可以降低对基材的要求,减轻重量,免除钻孔、焊接、螺丝固定以及类似工艺,最终实现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仅需少量培训即可操作,且使用结构胶粘接经过底涂处理或者带涂层材料时不产生有害溶剂排放。较之传统连接方式,结构胶在成本、生产效率、轻量化以及性能上都展现出卓越优势。在绝大多数生产应用中,结构胶都能够为部件提供更高的强度以及更长的寿命。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结构胶粘剂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二、结构胶粘剂行业发展现状
1、发展历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结构胶粘剂发展大致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90年代、20世纪末-21世纪初、21世纪以来四个阶段。21世纪以来,随着各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结构胶粘剂在包装、电子电器、建筑材料、汽车与交通运输、机械制造、新能源、医疗卫生、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国内一些胶粘剂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性能逐步提升,在部分领域实现了进口产品的替代,在国际市场上已崭露头角,逐步展现出一定的竞争优势。
2、供需现状
作为替代传统连接技术的新材料,结构胶粘剂无论是在建筑等传统产业还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下游应用领域不断发展,拉动结构胶粘剂产需持续扩张。在建筑领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如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桥梁等项目的大量建设,对结构胶粘剂在建筑结构加固、幕墙安装、门窗密封等方面的需求持续攀升。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也增加了对结构胶粘剂的用量,要求胶粘剂具备更高的粘接强度和施工便利性。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结构胶粘剂产量为1300万吨,同比增加177万吨;需求量为1250万吨,同比增加194万吨。
3、市场规模
结构胶粘剂是胶粘剂中的高附加值产品,技术含量、制造及使用条件均高于普通胶。伴随着需求量增加,结构胶粘剂市场规模也呈持续增长态势,2021-2024年增幅维持在两位数以上。2024年中国结构胶粘剂市场规模增长至660亿元,较2023年同比增长20%。
4、竞争格局
在竞争格局方面,国际知名企业如3M、汉高、陶氏化学等凭借先进的技术、丰富的产品线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在高端产品上,这些企业技术优势突出,主导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少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企业如回天新材、康达新材、硅宝科技及高盟新材等,在总体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上还不能完全与国际竞争对手抗衡,但在部分细分领域和产品上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逐步替代部分进口产品,与国际巨头展开竞争,处在行业金字塔的中上部。如在汽车维修用胶领域,回天新材已经占据30%以上的市场空间,成为行业龙头企业。整体来看,目前国内结构胶粘剂形成了跨国公司产品结构全面、技术领先,内资企业专注细分领域、增长较快,紧跟国外竞争对手的竞争格局,行业较为分散。
三、结构胶粘剂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图谱
结构胶粘剂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生产设备,化工原材料包括有机硅、聚氨酯、环氧树脂、丙烯酸以及各类助剂与单体等。中游为结构胶粘剂生产,行业存在较高的资金壁垒,企业的研发及生产需要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入,特别是研发、试验及检测设备的投入,而试验和检测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此外,产品还需要经历较长的市场验证期,这就要求企业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支持项目的运转。同时,下游企业特别是高端客户凭借其良好的市场形象和较强的市场控制能力,往往要求供应商提供较长的货款信用期,导致生产经营周转需要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另外,后续的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同样需要持续的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下游为结构胶粘剂应用领域,广泛用于建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部分下游制造行业出于产品质量及安全性等考虑,用户会要求工程胶粘剂进行国际国内权威机构的第三方认证,如应用于光伏行业的胶粘剂需通过美国UL认证,应用于风电行业的胶粘剂需通过德国GL认证等。
2、下游应用领域—建筑行业
建筑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民生中作出了卓越贡献。行业自身也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2015年以来,随着我国建筑业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2024年达到32.65万亿元,同比增长3.85%。建筑胶粘剂应用于建筑行业的每一个工序,乃至每一种材料,包括不限于:(1)应用于各种建筑施工。包括有各类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施工粘接,如屋盖系统粘接、柱子接长、地基长桩接长、大梁接头粘接、抗震框架结构的隔断墙钢筋粘接、内外墙保温材料的铺装粘接、各类管道安装粘接、金属构件的牯接等。(2)室内外装饰、装修中应用。近年来,在此类应用中发展很快,如外墙锦砖粘贴、玻璃幕墙的安装、室内吊顶粘接、墙纸墙布的粘贴、地板装修、地砖粘接铺装、卫生间防水密封等。在装修中建筑胶的应用非常广泛。(3)各种建筑的密封用。包括门窗、大板墙、伸缩缝、接缝、特种建筑等。随着建筑业的现代化。(4)建筑物维修、改造、加固与补强中应用。近年来在这方面的应用发展很快,特别是在改造与加固中,建筑结构胶应用已非常广泛,解决了许多传统工艺无法解决的难题,并向更高水平推进。(5)复合建材应用。广泛应用于复合建材的生产质轻、强度高、功能多是复合建材发展的方向。在多种多样的此类建材中建筑胶是其生产过程中的不可缺步的粘接材料。如木版房屋构件的制造、活动房屋组件的制造、拱形屋架的粘接制造、高强轻质预制件的制造、树脂复合板、灰泥板、装饰板的制造、合成花岗岩的制造、各类人造板的制造、房屋复合门窗构件的制造、各种人造大理石的制造、各种新型建筑用材料的制造,以及利用废旧高分子材料制造建材制品等,无一不是应用建筑胶来做粘接材料而获得高性能、低成本的制品。并随着化学建材新品种的开发,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
3、下游应用领域—汽车行业
汽车也为结构胶粘剂重要应用领域之一。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和性能要求的提高,结构胶粘剂在汽车制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用于连接和固定汽车的各个部件,实现不同材料之间的连接。胶粘技术能够替代传统的焊接、铆接等技术,提供强大的粘接性能和结构支撑,以满足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使用要求。同时,粘接技术也是解决汽车噪声、振动和舒适性等NVH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结构胶常被用于车身钣金件的连接,这些结构胶产品与点焊等工艺同时使用,可以提高车身结构件疲劳强度、车身的刚度和耐冲撞性能。其中,结构胶在车身上的主要应用区域有防火板、地板、防护板和车顶盖及加强梁,发动机舱和纵梁,立柱、侧围和内增强板,车门、发动机罩和尾板 等。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带动整个汽车产业稳健运行。中汽协数据显示,2025年1-7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23.5万辆和1826.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3.2万辆和8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8.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
4、下游应用领域—风电行业
结构胶作为风电叶片制造中四大主材之一,是叶片力学及结构失效的主要影响部位。风电叶片必须承载周期性负荷以及在运转中遭遇的极端天气,结构胶需要保证叶片长达 20-25年的使用寿命内拥有持续且稳定的机械性能,且不会因为叶片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导致叶片开裂和脱落。因此其在操作工艺、结构成型、环境匹配和耐久性等多方面均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研制出多种类型的可用于叶片粘接制造的结构胶产品。从基本化学结构上可分为环氧类(EP)、乙烯基酯类(VE)、聚氨酯类(PU)、丙烯酸酯类(AC)等四大类型。在所有类型的叶片用结构胶中,环氧类(EP)结构胶是应用较广、用量较大的一种。乙烯基酯树脂从风电发展早期就一直为叶片制造业的主要原料,在1MW级以下规格的叶片中,它的踪迹无处不在,不少制造商研制并推出了各自具有特点的乙烯基酯结构胶产品。
我国风力发电已进入规模化发展与技术升级并行的新阶段,在装机规模、技术突破及政策驱动下,正加速向新型电力系统核心支柱转型。2025年,全国大力推动社会经济全面绿色转型,风电装机量稳步增长。截至2025年6月,中国风电累计装机量达565.4GW,同比增长21.1%,风电装机占发电装机总量比重达22.7%,同比增加7.5个百分点。随着“沙戈荒”大型风电基地建设,2025年风电新增装机规模仍保持增加趋势,1-6月累计新增装机51.4GW,同比增加99.1%。
四、结构胶粘剂行业发展趋势
未来,结构胶粘剂将继续朝着高性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方面,鉴于各行业对产品性能的要求不断攀升,结构胶粘剂必然要向高性能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市场需求。比如在航空航天领域,飞行器对于结构胶粘剂有着轻量化、高速度以及长寿命的要求,因此需拥有更高的强度、更出色的耐久性,以及耐受极端温度与复杂环境的能力。针对汽车制造行业,结构胶粘剂理应呈现出高强度且低密度的特质。凭借这一特性,它可有效减轻车身重量,与此同时,有力保障车身结构在稳定性与安全性方面达到标准。并且还需具备优异的耐疲劳性能,以应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反复承受的振动和冲击载荷。另一方面,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觉醒以及环保法规朝着愈发严格方向发展,绿色化、环保型结构胶粘剂的推广与应用已然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这种环保型结构胶粘剂在整个生产及使用周期内,能够显著减少甚至完全避免对环境有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为环境保护带来积极影响。此外,下游行业对结构胶粘剂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牵引和驱动作用,它们的需求变化直接决定了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未来下游行业进行技术升级和工艺更新还会对结构胶粘剂产生新的需求,下游行业无论从应用范围还是市场需求上均呈快速增长态势,为结构胶粘剂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提供了支持。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结构胶粘剂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结构胶粘剂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结构胶粘剂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共十二章,包含结构胶粘剂投资建议,2025-2031年中国结构胶粘剂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2025-2031年中国结构胶粘剂行业投资战略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