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随着我国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持续扩大,带动除草剂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此外,铁路、公路、工业园区等非农场景对长效型除草剂的需求年均增长,推动企业开发持效期达六个月以上的环境友好型制剂,非农领域市场的拓展带动除草剂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我国除草剂企业纷纷扩大产能,近年来,我国除草剂不论产量还是产品质量均取得较大突破,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农药原药总产量(折百)达331.26万吨,其中,除草剂产量127.19万吨,占农药原药总产量的38.40%。
上市企业:江山股份(600389)、长青股份(002391)、利尔化学(002258)、诺普信(002215)、安道麦A(000553)、广信股份(603599)、新安股份(600596)、扬农化工(600486)、兴发集团(600141)、润丰股份(301035)、和邦生物(603077)
相关企业: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江西正邦作物保护股份有限公司、巴斯夫植物保护(江苏)有限公司、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艾津作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侨昌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上海明德立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山东绿邦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世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大华特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江西威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绿士农药有限公司、大连绿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辉隆集团银山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除草剂市场政策汇总、除草剂产业链、除草剂生产现状、除草剂进出口贸易、除草剂竞争格局、除草剂发展趋势
一、概述
根据国务院《农药管理条例》(2022修订),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按照防治对象的标准,农药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类型,其中,除草剂是一类用于抑制或杀灭杂草的化学药剂,通过干扰杂草的生理代谢,达到控制杂草生长、保护农作物或其他目标植物的目的。
目前,除草剂品种超300个,且新品种还在不断涌现,根据其化学结构的不同,除草剂可以分为苯氧羧酸类、苯甲酸类、二苯醚类、酰胺类、脲类、三氮苯类、氨基甲酸酯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联吡啶类、环己烯酮类、磺酰脲类、磺酰胺类和其他杂环类除草剂共十三大类。
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草坪管理等领域,能减少杂草与作物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目前,我国常用的除草剂有草甘膦、草铵膦、百草枯、麦草畏等,在全球农药市场中,除草剂销售额一直处于第一的位置,行业地位举足轻重。
二、市场政策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引导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鼓励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动除草剂行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三、产业链
除草剂行业上游主要包括苯、烯烃、醇、酯类等石油化工原料供应商,黄磷、液氯等无机化工原料供应商以及甲醇、“三苯”等有机化工原料供应商以及生产设备和包装材料供应商;行业中游为草甘膦生产加工企业;行业下游为需求市场,主要包括农业除草以及铁路、公路、工业区等环境除草。
从下游需求结构来看,目前,农业领域为我国除草剂最主要应用市场,占比超90%,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种类十分丰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173000.08千公顷,同比增长0.80%;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19319.07千公顷,同比增长0.29%;玉米播种面积达44740.7千公顷,同比增长1.18%;稻谷播种面积达29006.9千公顷,同比增长0.20%;小麦播种面积达23587.4千公顷;油料播种面积达14290.02千公顷,同比增长2.64%;棉花播种面积达2838.28千公顷,同比增长1.80%;糖料播种面积达1480千公顷,同比增长4.58%。我国农作物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为除草剂行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增长空间。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除草剂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
四、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持续扩大,带动除草剂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此外,铁路、公路、工业园区等非农场景对长效型除草剂的需求年均增长,推动企业开发持效期达六个月以上的环境友好型制剂,非农领域市场的拓展带动除草剂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我国除草剂企业纷纷扩大产能,近年来,我国除草剂不论产量还是产品质量均取得较大突破,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农药原药总产量(折百)达331.26万吨,其中,除草剂产量127.19万吨,占农药原药总产量的38.40%。
在满足内需的同时,部分产品主要用于出口,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除草剂出口数量达212.44万吨(实物量),出口均价为0.24万美元/吨,出口金额达50.85亿美元,其中,零售包装除草剂占57.21%,非零售包装除草剂占42.79%,未来,随着非洲、东南亚等市场因耕地面积扩张,对高性价比除草剂的需求迫切,我国除草剂企业可通过ODM模式与当地渠道商合作,快速切入新兴市场,海外市场有望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五、竞争格局
1、整体格局
我国除草剂市场呈现“国内外企业并存、头部企业主导”的竞争格局,以拜耳、先正达、巴斯夫、科迪华为代表的跨国公司研发能力突出,拥有专利产品优势,在全球除草剂市场占有率较高,在我国除草剂市场也具有较强影响力,而以安道麦A、兴发集团、新安股份、润丰股份、扬农化工、和邦生物、利尔化学、江山股份、广信股份、长青股份为代表的国内头部除草剂企业经过多年发展,除草剂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在我国除草剂市场竞争力凸显。
目前,我国除草剂行业内上市企业主要包括安道麦A、兴发集团、新安股份、润丰股份、扬农化工、和邦生物、利尔化学、江山股份、诺普信、广信股份、长青股份等,从营收情况来看,2024年安道麦A和兴发集团营收总收入均超280亿元,瑶瑶领先,其次为新安股份,2024年营业总收入完成146.7亿元。
2、代表国产企业分析
(1)安道麦股份有限公司
安道麦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以非专利原药为基础,从事作物保护产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可分为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保护农作物及其它植物免受杂草、害虫和病菌的侵害。公司出售的除草剂包含选择性(不影响、损害作物本身)和非选择性两种,应用于大豆、玉米、谷物、水稻及棉花的除草剂在市场上最为畅销。2024年安道麦A营业总收入完成294.9亿元,其中,除草剂业务收入117.3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39.77%。
(2)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硅基新材料、作物保护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在全球首创氯、磷、硅三元素的绿色循环技术,致力于“成为硅基、磷基新材料和作物保护领域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者”。作物保护:公司形成了“中间体-原药-制剂-农业服务”一体化发展模式,涵盖种子种苗、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作物营养等完整的作物保护体系,通过平台化运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助力增产增收提供植保综合解决方案。2024年新安股份营业总收入达146.7亿元,毛利润16.23亿元,毛利率为11.07%。
六、发展趋势
未来,无人机变量施药系统结合卫星遥感数据,可实现杂草密度实时监测与按需施药,智能喷洒设备制造商与农资企业的跨界合作将成为趋势,此外,除草剂企业将从“原料-制剂”的线性链条向“研发-生产-服务-回收”的闭环生态演进,通过并购农资经销商、农业科技公司,构建覆盖作物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除草剂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除草剂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除草剂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发展潜力研判报告》共九章,包含主要作物对除草剂的需求现状及前景分析,中国除草剂产业链代表性企业案例研究,中国除草剂行业市场及投资策略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