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中国机械臂‌行业政策、产业链全景、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应用场景多元化,医疗等新兴领域成为发展重点[图]

内容概要:机械臂作为机器人技术的核心与工业智能化的关键装备,集机械、电子、控制等多学科技术于一体,能替代或协助人类完成高精度、重复性或危险作业。近年来,我国通过《“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系列政策,从技术攻关到场景应用形成全链条赋能,构建起“技术研发-场景验证-规模商用”的良性生态,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跃迁。产业链上,上游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显著提升,中游本土企业通过性价比与定制化加速替代国际品牌,下游应用从汽车、电子向新能源、医疗等领域持续拓展。在人工智能与自动化需求驱动下,2024年中国机械臂市场规模达193.4亿元,技术革新推动其向智能协作、柔性化升级,企业竞争呈现“国际固守高端、本土加速崛起、细分差异化竞争”格局。未来,随着AI、多模态感知等技术融合,机械臂将突破传统工业边界,向医疗、农业、深海等非工业场景爆发式渗透,产业链协同与全球化布局将助力中国在2030年占据全球30%以上市场份额,引领全球机械臂产业变革。


上市企业:埃斯顿(002747.SZ)、机器人(300024.SZ)、拓斯达(300607.SZ)、埃夫特(688165.SH)、汇川技术(300124.SZ)、科沃斯(603486.SH)、越疆(02432.HK)


相关企业: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一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衢州市凡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张家口技普化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焦作市超捷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鑫力华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深圳市智承自动化有限公司、石家庄驱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机械臂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机械臂发展政策机械臂行业产业链机械臂发展现状机械臂行业竞争格局、机械臂发展趋势


一、机械臂行业相关概述


机械臂,又称机器人手臂或机械手臂,是一种拟人手臂、手腕和手功能的机电一体化装置,能够根据空间位姿要求移动物体或操作工具,执行多种工业任务和智能化操作。现代机械臂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装备,其核心价值在于能够替代或协助人类完成重复性、高精度或危险环境下的作业任务。


从系统组成角度来看,机械臂主要由以下五个子系统构成:驱动系统是机械臂的“肌肉”,提供动力,主要包括液压、气动或电动三种驱动方式;机械结构系统是机械臂的“骨架”,由基座、连杆、关节和末端执行器构成,决定了其运动范围和形态;感知系统是机械臂的“感官”,通过视觉、力觉、触觉等传感器来获取内外环境状态信息;控制系统是机械臂的“大脑”,负责处理信息、进行决策并向驱动系统发出指令;交互系统则是其“人机界面”,如示教器、控制面板等,实现人与机械臂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控制。这五大系统协同工作,共同完成了机械臂的各种复杂任务。

机械臂系统组成


机械臂的分类体系多元且复杂,主要可根据驱动方式(分为液压式、气动式和电动式)、运动轨迹(分为点位控制和连续轨迹控制)、坐标形式(分为直角坐标型、圆柱坐标型、球坐标型和关节型)以及智能程度等进行划分。其中,关节型机械臂模仿人类手臂结构,灵活性最高,是工业领域最主流的形态;而按智能程度分类则体现了其从固定程序操作到具备人工智能自主决策的技术发展阶梯。

机械臂按不同分类方式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中国机械臂行业发展政策


机械臂作为机器人技术的核心载体与工业智能化升级的关键装备,近年来迎来政策红利密集释放期。我国先后出台《“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目标,《“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推动机械臂在汽车、电子等20+重点领域深度落地,《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前瞻布局具身智能新赛道,同时《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赋能机械臂远程操控与云边协同,《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公告》则加速手术机械臂等医疗装备审批上市。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从技术攻关、场景拓展、网络支撑到监管创新形成全链条赋能,为机械臂行业构建起“技术研发-场景验证-规模商用”的良性发展生态,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加速跃迁。

中国机械臂行业相关政策


、中机械臂行业产业链


中国机械臂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紧密协同,推动行业快速发展。上游聚焦核心零部件与基础材料,涵盖精密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传感器及钢铁、冶金等,其中谐波减速器、高精度伺服系统等领域国产化率显著提升,但部分高端减速器、精密传感器仍依赖进口,制约供应链安全与产品性能一致性。中游为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国际“四大家族”占据高端市场,而埃斯顿、汇川技术等国内企业通过性价比和定制化服务加速替代;下游应用以汽车制造(25%)、3C电子(24%)为核心,新能源、金属加工等领域需求快速增长,并持续向物流、医疗等新兴场景渗透。全产业链在政策与市场需求驱动下,正向智能化、柔性化方向协同发展。

中国机械臂‌行业产业链图谱


减速器作为机械臂的“精密关节”,承担着运动与扭矩精准传递的核心功能,其技术路线涵盖谐波减速器(轻负载高精度场景)、RV减速器(重载高刚性场景)及行星减速器(通用型场景)三大主流方向。近年来,以绿的谐波、双环传动、中大力德为代表的本土企业,通过材料科学突破、制造工艺创新及规模化降本策略,成功打破外资品牌在高端减速器领域的技术垄断,产品不仅实现国产替代,更凭借快速响应能力切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优必选Walker等头部企业供应链,形成“技术突破-市场验证-生态绑定”的良性循环。据统计,2024年中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达1448亿元,同比增长4.4%;随着20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开启,特斯拉Optimus Gen2、宇树科技G1等标杆产品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单台机器人搭载减速器数量超10个,推动行业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跃升至1510亿元。

2020-2025年中国减速器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伺服系统作为机械臂的“动力中枢”,犹如人体肌肉般将控制指令转化为毫米级精度的机械运动,其动态响应速度、重复定位精度及长期运行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机械臂在高速作业中的可靠表现。随着磁悬浮直线电机、高精度编码器等技术的突破,新一代伺服系统彻底消除了传统机械传动链的间隙误差,在半导体晶圆搬运、光学镜头组装等微纳级场景中实现±0.001mm的定位精度,渗透率较三年前提升27个百分点。本土企业通过碳化硅功率器件应用、自适应控制算法优化等创新,推动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对标水平的90%以上,逐步打破外资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垄断格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约223亿元,较上年增长14.4%。伴随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对高精度驱动需求的爆发,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50亿元,开启智能装备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替代加速期。

2020-2025年中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传感器作为机械臂的“神经感知网络”,通过力觉、视觉、触觉等多维度信号采集,赋予机械臂实时感知自身姿态与外界环境交互状态的能力,成为实现精密力控、动态视觉引导、人机协作安全等高级功能的核心基础。当前,以激光雷达的空间建模、3D视觉的场景解析、力控传感器的微力反馈为代表的多模态融合技术加速突破,通过异构数据实时融合与边缘计算决策,使机械臂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的自主适应能力提升300%,成功拓展至医疗手术辅助、深海作业、柔性制造等复杂场景。在技术迭代与需求共振下,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达1551.2亿元,同比增长16%;随着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等新兴产业对环境感知精度要求的指数级提升,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795.5亿元,其中工业级多模态传感器占比超45%,成为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增量。

2020-2025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中国机械臂行业下游应用市场呈现多元化格局,工业制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汽车行业占比约32%,3C电子占25%,金属加工占12%,物流占9%,医疗健康等新兴领域增速显著。在工业领域,机械臂已成为汽车焊接、零部件装配及电子设备精密操作的核心工具,例如某新能源汽车工厂引入机械臂后,冲压车间人力成本降低60%,生产节拍缩短至90秒/台;物流仓储领域,机械臂与AGV、自动化仓库系统结合,实现货物全流程自动化,支撑电商高效履约需求;医疗领域则是跨界应用典型,手术机器人通过高精度机械臂实现微创手术,康复机械臂辅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市场年增速达40%。此外,农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加速探索机械臂应用,如自动化果蔬采摘、航天器在轨维修等场景不断拓展行业边界。

2024年中国机械臂行业下游应用市场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机械臂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中国机械臂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与千行百业自动化升级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机器人产业正以"工业为基、服务跃升、特种突破"的立体化格局领跑全球。2025年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突破36.93万台,同比增长35.6%,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速达25.5%,形成双轮驱动态势;市场规模方面,2024年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827亿元,同比增长16.16%,而智能服务机器人以857亿元规模、29.85%增速后来居上,特种机器人市场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7.17%,展现出强劲增长动能。细分领域亮点纷呈:养老护理机器人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家庭清洁机器人渗透率突破30%形成刚需市场,教育机器人通过AI编程启蒙与情感交互功能开辟超百亿级新赛道。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催生银发经济、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加速以及特种场景需求持续释放,预计2025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2200亿元。

2020-202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制造业智能化浪潮下,机械臂正从“功能替代”向“价值共创”跃迁,市场规模与应用生态协同扩展。2024年中国机械臂市场规模达193.4亿元,同比增长3.76%,预计2025年将攀升至208.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稳健。技术革新是其核心驱动力:大疆睿炽智能机械臂可识别超2000种零件,分拣效率达1200件/小时;优傲UR20借助机器学习优化路径,提升生产效率30%以上;节卡等企业的轻量化协作臂(负载<10kg),集成安全传感技术,实现1米内人机安全协作。随着“机器人+”行动推进,机械臂加速渗透至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深度赋能产业价值链升级。

2020-2025年中国机械臂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中国机械臂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机械臂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呈现“本土崛起加速、国际巨头固守高端、细分领域差异化竞争”的三元结构特征。国际品牌(如ABB、发那科、库卡、安川)凭借技术积累与品牌溢价,在汽车焊接、半导体精密装配等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尤其在核心部件(如高精度减速器、伺服电机)的性能稳定性上仍具优势。本土企业则通过性价比、快速迭代与本土化服务加速进口替代:头部企业(如埃斯顿、新松、汇川技术)覆盖全系列产品,通过规模化生产与全产业链协同降低成本,在SCARA机器人、重载机械臂等领域市占率超40%;腰部企业(如节卡、珞石、越疆)深耕细分场景,在协作机械臂、物流分拣、医疗手术等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中小企业则以定制化服务满足区域制造业需求。总体来看,机械臂市场正从过去的国际品牌主导,转向中外品牌激烈竞争、国产厂商逐步扩大优势的新阶段。

2024年中国机械臂行业企业竞争梯队


中国机械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机械臂行业未来将呈现智能化、场景化与生态化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技术层面,AI与多模态感知技术将推动机械臂从“执行工具”向“智能伙伴”跃迁,实现动态环境下的自主决策与柔性协作,协作机械臂轻量化、模块化设计加速普及;应用层面,场景边界将从传统工业向医疗、农业、服务等非工业领域爆发式拓展,催生手术辅助、果蔬采摘、家庭服务等新兴市场,同时深海、核工业等极端环境需求将驱动无人化技术突破;产业层面,产业链上下游将通过“硬件国产化+软件生态化+服务模式创新”构建闭环,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全球化布局与行业标准统一加速,中国机械臂企业有望依托技术迭代与生态协同,在2030年占据全球30%以上市场份额,实现从“市场跟随”到“规则引领”的跨越。具体发展趋势如下:


1、智能化与柔性化深度融合,推动机械臂从“工具”向“智能伙伴”升级


未来中国机械臂将加速向智能化、柔性化演进,核心驱动力是AI技术与多模态感知的突破。机械臂将集成视觉、力觉、触觉传感器,实现动态环境下的自主决策与路径优化,例如在复杂产线中实时调整抓取策略,或在医疗场景中根据患者反应调整手术力度。同时,协作机械臂(Cobot)将成为主流,其轻量化设计(负载<10kg)与安全传感技术,使其能与人类在1米范围内安全协作,覆盖电子装配、物流分拣等场景。柔性化还体现在模块化设计上,企业将通过“即插即用”的标准化部件,满足客户对负载、自由度的定制化需求,缩短交付周期至1个月内,推动机械臂从单一功能向通用化平台转型。


2、应用场景向非工业领域爆发,医疗新兴市场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机械臂的应用边界将持续拓展,从传统工业向医疗、农业、服务、航空航天等非工业领域渗透。在医疗领域,手术机械臂定位精度将达0.05mm,支持远程操控与AI辅助诊断,推动基层医疗资源均衡化;农业场景中,果蔬采摘机械臂将结合AI图像识别与柔性抓取技术,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潜在市场规模超200亿元;服务机器人领域,家用机械臂将集成清洁、烹饪、护理等功能,2030年全球出货量或突破500万台。此外,深海探测、核工业等极端环境对无人化机械臂的需求激增,其耐高压、抗辐射特性将成为技术竞争焦点,支撑国家战略领域发展。


3、产业链协同与全球化布局加速,构建中国主导的生态体系


未来机械臂行业的竞争将转向生态化与全球化。国内企业将通过“硬件+软件+服务”的全生命周期模式,构建产业闭环:上游核心部件(如减速器、伺服系统)国产化率预计2025年突破80%,成本降低40%;中游本体企业与系统集成商深度合作,提供从单机到产线的整体解决方案;下游通过租赁、共享工厂等模式降低中小企业使用门槛。全球化方面,中国机械臂企业将通过并购海外品牌(如美的收购库卡)获取技术资源,同时依托“一带一路”输出智能工厂解决方案,2030年海外市场份额有望从当前的15%提升至30%。此外,行业标准统一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如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将加速技术迭代,推动中国从“市场大国”向“技术强国”转型。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机械臂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79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机械臂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机械臂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机械臂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中国机械臂行业重点企业推荐,2025-2031年中国机械臂产业发展前景与市场空间预测,2025-2031年中国机械臂行业投资机会及风险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