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5年中国无接触供电(CPT)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图]

内容概要:近年来,得益于电动汽车、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等领域对无线充电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无接触供电(CPT)行业实现快速发展。在电动汽车领域,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张,减少充电时间成为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传统有线充电方案也存在充电站建设、充电设备故障等问题。相比之下,CPT技术在汽车充电中自由度更高、充电效率更高,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在智能家居领域,随着智能家居设备的普及,不同类型设备之间的协调性和互通性限制着用户的使用体验,而CPT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其供电问题,帮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智能家居设备。在消费电子领域,CPT技术不仅可以大大减轻用户的使用压力,还可以更好地保护电子产品的充电安全,因此随着消费电子市场的不断扩大,无接触供电市场也将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无接触供电(CPT)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从2020年的7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0%。


相关上市企业合力泰(002217)、立讯精密(002475)、安克创新(300866)、信维通信(300136)、奥海科技(002993)、硕贝德(300322)、领益智造(002600)、 小米集团-W(01810)、顺络电子(002138)、安洁科技(002635)、瀛通通讯(002861)等。


相关企业深圳赫兹创新技术有限公司、安徽中技之星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中惠创智(深圳)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无接触供电(CPT)、市场规模、消费电子、无线充电


一、无接触供电(CPT)行业相关概述


‌无接触供电,也称为无接触电能传输或感应式电源传输,是指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没有电气连接和物理接触的情况下,实现电能的传输。这种技术避免了通过电缆和电源直接相连的传统用电设备供电模式,而是利用磁场耦合技术与微电子控制相结合,以空气作为松耦合介质,通过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方法产生磁场共振,从而实现电能的传输。


无接触供电技术根据其工作原理和传输方式可以分为几类,包括电磁感应供电、磁共振耦合供电、电容耦合供电和以微波/激光为载体的供电。电磁感应供电这种类型的无接触供电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通过在发射端产生变化的磁场,进而在接收端诱导出电流。这种方式通常需要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有较小的距离,且对位置的对准要求较高。磁共振耦合供电这种技术利用了共振现象来增强能量传输的效率。它通过调整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共振频率一致,实现更远距离的能量传输,并且对设备的相对位置要求不像电磁感应那样严格。电容耦合供电也称为电场耦合供电,通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建立电场来实现能量的传输。这种方式适用于更低的功率传输,但对环境的干扰较小。以微波/激光为载体的电能传输方式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主要适用于远距离传输。其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微波/激光,然后通过接收天线整流为直流电。

无接触供电分类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无接触供电(CPT)产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10年以前,国内的无接触供电(CPT)发展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进入2010年以后,国内开始探索无接触供电(CPT)在电动汽车、消费电子领域的商业化应用。在2014年9月,中兴与东风汽车联合发布了中国第一台无线充电商用公交大巴。之后,金立手机在倒闭之前的2017年发布了M7plus,官方宣称将充电功率拉到了一个新高度16W,也成为首个支持无线充电的国产手机品牌;随着行业参与企业越来越多,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对行业发展越来越重要,自2019年开始,国家层面的各种行业标准和产业政策陆续发布,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提升。

无接触供电(CPT)行业发展历程


二、无接触供电(CPT)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来看,无接触供电行业上游主要包括方案设计、电源芯片、磁性材料、传输线圈生产环节;中游是指无接触供电产品制造商和无接触供电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下游包括汽车、消费电子、工业设备、医疗器械等,行业产品或服务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无接触供电(CPT)行业产业链


消费电子是无接触供电的主要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和其他可穿戴设备中。用户可以通过将设备放置在充电设备上,即可实现无线充电,方便快捷。因此,随着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普及,无接触供电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智能手机逐渐成为当今最普及的智能设备之一。它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是一个集成了社交、娱乐、学习和工作等功能的强大平台。无论是刷短视频、在线购物还是远程办公,智能手机都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94亿部,同比下降6.5%;2025年上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41亿部,同比下降0.17%。

2016-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及增速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无接触供电(CPT)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


三、无接触供电(CPT)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得益于电动汽车、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等领域对无线充电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无接触供电(CPT)行业实现快速发展。在电动汽车领域,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张,减少充电时间成为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传统有线充电方案也存在充电站建设、充电设备故障等问题。相比之下,CPT技术在汽车充电中自由度更高、充电效率更高,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在智能家居领域,随着智能家居设备的普及,不同类型设备之间的协调性和互通性限制着用户的使用体验,而CPT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其供电问题,帮助用户更方便地使用智能家居设备。在消费电子领域,CPT技术不仅可以大大减轻用户的使用压力,还可以更好地保护电子产品的充电安全,因此随着消费电子市场的不断扩大,无接触供电市场也将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无接触供电(CPT)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从2020年的7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0%。

2020-2024年中国无接触供电(CPT)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四、无接触供电(CPT)行业竞争格局


‌无接触供电(CPT)行业竞争激烈,主要集中在中游制造商和下游终端用户之间。在上游原材料领域,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形成了垄断地位,而在中游制造商领域,技术难度较低,行业竞争较为激烈。目前,行业内相关企业主要包括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瀛通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奥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中国无接触供电(CPT)行业相关企业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营收规模最大的全球化消费电子品牌企业之一,专注于智能配件和智能硬件的设计、研发和销售。安克创新致力于在全球市场塑造中国消费电子品牌,通过不断创新,将富有科技魅力的领先产品带向全球消费者,弘扬中国智造之美。成功打造了智能充电品牌Anker,并相继推出Soundcore、eufy、Nebula等自主品牌,进一步拓宽业务领域,在AIoT、智能家居、智能声学、智能安防等领域均有出色表现,拥有全球140多个国家与地区超1亿用户。


在无线充电方面,2024年1月公司推出多款Qi2.0认证的AnkerMagGo超快磁吸无线充电产品,其中AnkerMagGo三合一无线充为全球首款Qi2.0可折叠三合一充电器,集成设计提升便捷性与效率。同年9月推出多款新品,其中Anker小飞碟三合一无线充,融合Qi2与MadeforWatch官方认证,极致轻巧的折叠设计为用户提供安心便携的充电体验;同期发布的AnkerMagGo磁吸充电宝,以超薄设计与10K容量,重新定义便携充电标准。凭借技术领先和产品创新,公司进一步扩大了在充电解决方案领域的影响力。2024年,公司充电储能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26.67亿元,同比增长47.23%。

2020-2024年安克创新充电储能类产品营业收入及增速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消费电子、通信及数据中心、汽车、医疗等领域相关零组件、模组及系统集成业务。其中在消费电子领域,一方面,公司持续稳固并深化OEM业务,通过垂直整合策略,构建了从零组件、模组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生态。在连接器、连接线束、扬声器、震动马达、音圈马达、大小精密结构件、射频天线、蓝牙模组、WIFI 模组、无线充电模组、声学模组、屏幕模组、SiP等多个关键产品领域,公司凭借前沿的材料创新、先进的工艺与制程优化,为客户稳定持续提供高质量的零组件。另一方面,公司大力拓展ODM业务版图,依托历年来经验,为全球知名的消费电子品牌以及充满创新活力的初创品牌,量身打造覆盖产品设计、开发、量产、测试、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以及物流仓储等全流程的一站式落地解决方案。不仅拓宽了ODM业务的客户矩阵,更为公司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增量商业机会,有力奠定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2024年公司消费性电子实现营业收入2240.94亿元,同比上涨13.65%。

2020-2024年立讯精密消费性电子营业收入及增速


五、无接触供电(CPT)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持续创新升级


随着电子技术、电磁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无接触供电技术将朝着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更远的传输距离、更智能化的控制和更低廉的成本方向发展。例如,通过集成更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优化电磁设计,可以进一步提升能量传输的效率和距离。此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普及,无接触供电技术也将与之紧密结合,实现智能化的供电管理,根据设备需求自动调整供电功率等。


2、行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无接触供电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从传统领域向新兴领域延伸。除了已有的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还将在工业自动化、医疗健康、智能交通等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场景中,可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数控机床等设备,减少设备维护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医疗领域,能实现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设备的无线供电,减少患者感染风险,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在智能交通方面,除了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还可应用于有轨电车等,为其提供安全、可靠的供电解决方案。


3、政策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无接触供电行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如2023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印发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其中提出规范无线充电(电力传输)(以下简称无线充电)设备的使用,避免对各类依法开展的无线电业务产生有害干扰,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促进无线充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该政策的作用下,无接触供电(CPT)行业有望实现健康发展。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无接触供电(CPT)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97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无接触供电(CPT)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无接触供电(CPT)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无接触供电(CPT)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共六章,包含中国无接触供电(CPT)发展现状及市场痛点分析,中国无接触供电(CPT)产业链全景深度解析,中国无接触供电(CPT)市场及战略布局策略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