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近年来,随着国内对乙丙橡胶生产技术的不断优化,部分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025年1-5月,中国乙丙橡胶(EPM)产量为12.88万吨,同比增长9.09%;乙丙橡胶(EPM)消费量为20.18万吨,同比增长19.82%。而乙丙橡胶作为一种高性能合成橡胶,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电线电缆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汽车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乙丙橡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行业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关上市企业:中国石化(600028)、中国石油(601857)、海南橡胶(601118)、道恩股份(002838)
相关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公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惠城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常青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百川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欧士特科技仪器有限公司、北京世纪森朗实验仪器有限公司、安徽超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弘鼎华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乙丙橡胶(EPM)、乙丙橡胶(EPM)市场规模、乙丙橡胶(EPM)行业现状、乙丙橡胶(EPM)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乙丙橡胶(EPM)是一种由乙烯和丙烯单体通过聚合反应生成的合成橡胶。它是一种无规共聚物,其分子链主要由乙烯和丙烯单元组成,分子结构中不含双键。这种橡胶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耐臭氧性、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等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电线电缆等领域。根据分子链中单体组成的不同,可分为二元乙丙橡胶(EPM)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
二、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乙丙橡胶(EPM)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起步阶段(1960年至1977年)。1960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所和北京化工研究院开始合成乙丙橡胶的研究。长春应用化学所采用三乙酰基丙酮钒-一氯二乙基铝催化体系,成功合成乙丙橡胶。1962年,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成年产50吨的扩试装置,进行了多种催化体系和聚合工艺的研究。1971年,兰化公司合成橡胶厂建成2000吨/年的乙丙橡胶聚合生产装置,采用国产三氯氧钒-倍半铝催化体系。1975-1977年,兰化公司合成橡胶厂与兰州炼油厂科研所协作,试产低分子量二元乙丙共聚物。
快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2014年)。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乙丙橡胶产业的发展。1997年,吉林化工公司引进日本三井技术,建成投产年产20000吨的乙丙橡胶生产装置。2009年,吉林石化采用自有技术新建2.5万吨/年生产装置,推动技术国产化。2012年,吉林石化自主开发工艺包技术的4万吨/年装置开工,并于2014年底投产,成为国内首家使用国产技术生产乙丙橡胶的企业,结束依赖引进技术的历史。
产业升级阶段(2015年至2020年)。2010年代,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进一步提高了乙丙橡胶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015年,国内产量达10万吨,自给率27.8%,开始减少进口依赖。2019年,延安能化乙丙橡胶装置投产,国内产能增至39.5万吨/年,增幅约6.76%。2020年,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韩国和欧盟的进口三元乙丙橡胶征收反倾销税(2020年12月20日起实施,为期5年),保护国内产业发展。
高端化阶段(2020年至今),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乙丙橡胶行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24年4月,吉林石化首次使用国产新型钒催化剂进行工业化试验,生产出合格品,实现催化剂国产化。2025年2月,第二次工业化试验成功,产出高ENB三元乙丙橡胶,产品质量显著提升,标志着技术突破进入新阶段。
三、行业产业链
乙丙橡胶(EPM)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乙烯、丙烯、催化剂、溶剂等)和生产设备(聚合反应器、催化剂注入系统、脱钒装置、精馏塔、汽提塔、挤出机、干燥系统、包装线等)。产业链中游为乙丙橡胶(EPM)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汽车零部件、橡胶制品、聚合物改性、电线电缆等。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乙丙橡胶(EPM)行业市场发展形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四、行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内对乙丙橡胶生产技术的不断优化,部分企业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025年1-5月,中国乙丙橡胶(EPM)产量为12.88万吨,同比增长9.09%;乙丙橡胶(EPM)消费量为20.18万吨,同比增长19.82%。而乙丙橡胶作为一种高性能合成橡胶,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电线电缆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汽车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乙丙橡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行业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中国乙丙橡胶(EPM)产能为39.5万吨,较往年持平。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阿朗新科(常州)产能16万吨/年,占比40.5%,居首位。吉林石化产能为8.5万吨/年,占比21.5%,其通过催化剂国产化(如2025年新型钒催化剂试验成功)提升效率,二元乙丙橡胶出口量增长50%。而上海中石化三井产能为7.5万吨/年,占比19%,依托中日技术合作,产品性能优异。SK全球化学在中国的产能为5万吨/年,占比12.7%,聚焦高端市场。延安能化产能为2.5万吨/年,占比6.3%。
乙丙橡胶的主要原料为乙烯(C₂H₄)和丙烯(C₃H₆),二者价格占生产成本的70%以上。2025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行,带动乙烯、丙烯市场价格同步回落。2025年6月底,中国乙丙橡胶(EPM)价格为23757元/吨,同比下降6.02%。原料成本下降直接传导至乙丙橡胶生产成本,为价格回调提供了空间。
2025年6月最后一周,中国乙丙橡胶(EPM)毛利润为10636元/吨,同比下降8.67%。6月行业开工率仅64.71%,环比下降15.19个百分点,创近一年新低。低开工率导致固定成本(如设备折旧、管理费用)分摊至每吨产品的成本大幅增加。当前毛利润已接近部分企业成本线,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但随着9月传统需求旺季到来,建筑、汽车行业需求回升,叠加进口量可能因国际价格反弹而减少,行业利润有望逐步修复。
五、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中国乙丙橡胶行业呈现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阿朗新科(常州)以16万吨/年产能(占比40.5%)位居榜首,依托全球特种橡胶巨头的技术积淀,主导高端三元乙丙橡胶(EPDM)市场。吉林石化作为国内唯一实现二元、三元乙丙橡胶全系列生产的企业,产能8.5万吨/年(占比21.5%),通过催化剂国产化(如2025年新型钒催化剂商业化)实现成本优化,二元产品出口量增长50%,成为国产替代核心力量。上海中石化三井的合资背景赋予其中日技术融合优势,7.5万吨/年产能(占比19%)聚焦高性能EPT产品,在汽车密封件等中高端领域占据重要份额。SK全球化学与延安能化分别以5万吨/年(12.7%)和2.5万吨/年(6.3%)产能形成补充,前者凭借韩国技术稳定供应通用型产品,后者通过西北基地扩产(规划5万吨/年装置)逐步提升区域影响力。
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公司(简称“齐鲁石化”)成立于1966年,是中石化集团直属的大型联合化工企业,总部位于山东淄博。公司以原油加工、塑料生产、合成橡胶及化肥为核心业务,拥有年产45万吨乙烯、85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是国内重要的合成橡胶生产基地。齐鲁石化在合成橡胶领域具有深厚积累,主要产品包括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及乙丙橡胶等。齐鲁石化在乙丙橡胶(EPM)领域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积累,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电线电缆等领域。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和优化,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国内乙丙橡胶市场提供了稳定的供应。2024年,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在建工程投资金额为128.93亿元,同比增长134.67%。
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是延长石油集团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陕西延安。公司以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生产乙丙橡胶、聚乙烯、聚丙烯等高附加值化工产品。2019年,延安能源化工公司建成投产了2.5万吨/年乙丙橡胶生产装置,引进意大利FASTECH的溶液聚合技术,以甲醇深加工装置生产的聚合级乙烯、丙烯为原料生产二元和三元乙丙橡胶。该装置可生产20种不同牌号的乙丙橡胶产品,满足了市场对不同性能产品的需求。此外,公司还计划建设5万吨/年三元乙丙橡胶(EPDM)生产装置,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六、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驱动的高端化转型
中国乙丙橡胶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突围"。吉林石化通过自主研发的催化剂体系,实现二元乙丙橡胶成本降低15%-20%,并建成全球首套非茂催化体系工业化装置,产品门尼粘度范围扩展至25-80区间,性能对标进口产品。阿朗新科常州基地新增的5万吨/年HNBR装置,则瞄准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密封件等高端领域,推动国产替代进程。溶液聚合工艺也将得到全面发展,催化体系创新与尾气处理技术成为研发重点。中科院化学所开发的非茂催化体系已完成中试,可将生产成本降低18%,有效提高行业利润率。
2、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升级
下游需求正经历从"传统"到"新兴"的跨越式转变。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发展,推动车用密封条、冷却系统管路需求激增。5G基站建设与特高压电网扩容,则催生电线电缆绝缘材料的新增市场空间。绿色建筑标准升级,促使防水卷材、减震材料等建筑用乙丙橡胶需求增长。
3、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环保倒逼产业重构
"双碳"目标下,行业面临成本上升与工艺革新的双重挑战。乙烯、丙烯等原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70%以上,而环保政策趋严(如VOC排放限值收紧60%)推动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吉林石化通过溶剂回收系统升级,减少杂醇排放量;延安能化采用全球首套低碳烯烃氢甲酰化催化体系,获中国石化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催化剂成本降低显著。同时,国内循环经济模式将加速落地,企业通过建立区域性循环回收体系,将再生乙丙橡胶应用于轮胎、工业胶管等领域,降低对天然橡胶的依赖。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乙丙橡胶(EPM)行业市场发展形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乙丙橡胶(EPM)行业市场发展形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乙丙橡胶(EPM)行业市场发展形势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共八章,包含中国乙丙橡胶(EPM)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布局状况研究,中国乙丙橡胶(EPM)企业布局案例研究,中国乙丙橡胶(EPM)行业市场及战略布局策略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