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空气悬架是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其通过调节气体的压力,将空气压缩机形成的压缩空气送入弹簧和减震器的气室,从而实现车辆的高度和硬度的调节。相较于海外市场,我国空气悬架行业发展起步晚,但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国产供应商生产技术进步,我国汽车空气悬架搭载量迅速增加,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标配空气悬架的新车销量达81.6万辆,同比增长44.7%,市场渗透率已由2022年的1.2%提升至3.6%。
相关上市企业:保隆科技(603197);拓普集团(601689)等
相关企业:德国威巴克公司;德国大陆集团;浙江孔辉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驰创达空气悬架有限公司;蓝讯汽车空气悬架系统(滁州)有限公司;西安汉思科特空气悬架系统有限公司;柳州市宝铃乘东空气悬架有限公司;台山市威特立威维勒空气悬架有限公司;江西方大特钢汽车悬架集团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产业链;标配空气悬架的新车销量;空气悬架市场渗透率;商用车空气悬架销量;乘用车空气悬架销量;竞争格局;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
空气悬架是一种车辆悬架系统,其通过调节气体的压力,将空气压缩机形成的压缩空气送入弹簧和减震器的气室,从而实现车辆的高度和硬度的调节。空气悬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主动悬架,与传统悬架最大的区别在于弹性元件的升级,并新增电子控制系统及气泵等部件,赋予悬架智能动态调节功能,结构更为复杂。空气弹簧和电控减振器是空气悬架的核心部件。空气弹簧用于调节高度与刚度,电控减振器用于调节阻尼。
空气悬架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与零部件供应环节,主要包括钢材、橡胶等原材料,以及空气弹簧、减震器、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分配阀、ECU(电子控制单元)等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中游为空气悬架系统总成环节,代表厂商有大陆集团、威巴克、孔辉科技、保隆科技等。产业链下游为空气悬架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商用车、高端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等。
二、产业现状
空气悬架从十九世纪中期诞生以来,经历了“气动弹簧-气囊复合式悬架→半主动空气悬架→中央充放气悬架(即ECAS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等多种变化型式。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空气悬架才被应用于载重车、大客车、小轿车及铁道汽车。目前,欧式客车的空气弹簧渗透率几乎达到100%,重型载货车使用空气悬架的比例已达80%以上。空气悬架在轻型汽车上的应用量也在迅速上升,部分轿车也逐渐安装使用空气悬架。
从国内市场看,相较于海外市场,我国空气悬架行业发展起步晚,但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以及国产供应商生产技术进步,我国汽车空气悬架搭载量迅速增加,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标配空气悬架的新车销量达81.6万辆,同比增长44.7%,市场渗透率已由2022年的1.2%提升至3.6%。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空气悬架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
三、细分市场
1、商用车空气悬架
根据公安部2017年发布的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总质量大于等于12000kg的危险货物运输货车的后轴,所有危险货物运输半挂车,以及三轴栏板式、仓栅式半挂车应装备空气悬架,以提升行驶稳定性与抗侧倾能力,降低危化品泄漏风险。基于《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政策引导,目前商用车空气悬架集中于半挂车和危化品车,其中半挂车每年刚性需求约15-20万辆。据统计,目前国内商用车底盘空气悬架渗透率在6-8%,价值量约为12000-15000元。未来,在政策的推动下,2027年我国商用车空气悬架渗透率预计提升至18.0%,销量将增长至75.6万套,市场规模也将增长至105.8亿元。
2、乘用车空气悬架
与商用车空气悬架相比,当前乘用车空气悬架渗透率较低,主要受限于高成本及高维护费用。乘用车空气悬架增长空间广阔。随着汽车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车企将空气悬架作为汽车配置亮点,配套车型价位下探,乘用车空气悬架市场将快速增长,为空气悬架市场带来广阔空间。根据市场预测,2027年我国乘用车空气悬架渗透率有望提升至15%,销量有望增长至454.7万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9.3亿元。
四、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空气悬架市场竞争呈现寡头垄断格局,据统计,在2024年国内新车空气悬架装机量中,行业排名前三供应商装机量达70.5万套,占比高达86.7%;前五装机量达81.2万套,占比高达99.5%。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内空气悬架市场国产化进程日益加快。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新车空气悬架装机量前三均为中国供应商,其中孔辉科技、拓普集团、保隆科技空气悬架装机量分别为33.5万套、21.0万套、16.0万套,市场份额为41.3%、25.8%、19.6%;德国威巴克及大陆排名第四、五位,但总市场份额不足10%。
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5月,2017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保隆科技”。保隆科技致力于汽车智能化和轻量化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主要产品有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车用传感器(压力、光雨量、速度、位置、加速度和电流类为主)、智能驾驶产品(车载摄像头、车载雷达、控制器与系统解决方案)、智能主动空气悬架(空气弹簧、储气罐、空气供给单元、电控减振器、悬架控制器以及悬架系统集成)、汽车金属管件(轻量化底盘与车身结构件、排气系统管件和EGR管件)、气门嘴以及平衡块、BUSBAR、液冷板和铝外饰件等。目前,保隆科技已成为气门嘴、平衡块、排气管、胎压监测系统、空气悬架等细分领域的全球领先供应商之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保隆科技空气悬架销售收入为4.24亿元,同比增长44.48%。
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22日,2015年3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拓普集团”。拓普集团是一家科技、平台型汽车零部件企业,公司设有动力底盘系统、饰件系统、域想智行和电驱四大事业部,主要生产减震系统、内外饰系统、车身轻量化、底盘系统、智能座舱部件、热管理系统、空气悬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和执行器等产品。数据显示,2024年拓普集团营业收入为266亿元,同比增长35.02%。
五、发展趋势
1、国产替代加速,本土企业崛起
我国空气悬架行业正经历国产替代的快速推进。长期以来,空气悬架市场被大陆集团、威巴克等外资企业主导,但近年来,以孔辉科技、保隆科技为代表的本土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突破,实现了空气弹簧、电控减震器等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数据显示,目前本土品牌在空气悬架领域的市占率已飙升至65%,2024年更突破85%。本土企业凭借成本控制和技术迭代优势,将空气悬架单价从1.2万元压缩至6000元,推动配置车型价格带下探至20万元区间,显著提升了市场渗透率。随着国产化率的进一步提升,本土企业有望在高端市场占据更大份额,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2、技术智能化升级,主动悬架成主流
空气悬架技术正朝着智能化、主动化方向发展。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空气悬架与智能驾驶系统的融合成为趋势。例如,华为发布的“RoadSense”系统可实现毫秒级路况预判,与悬架联动调节精度达0.1mm;蔚来ET9搭载的“SkyRide”系统整合悬架与底盘域控制器,实现横向G力降低30%。此外,线控悬架技术通过增加传感器和电控系统,实现了悬架系统的轻量化、智能化和精准调节,能够根据实时路况智能调节悬架的高度、刚度和阻尼。未来,空气悬架将与制动、转向系统集成于底盘域控制器,实现车辆横向、纵向、垂向的中央协同控制,全面提升整车性能。
3、市场下沉与需求爆发,应用场景拓宽
我国空气悬架市场正从高端车型向中低端车型渗透,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国内标配空气悬架的新车销量约为56.4万辆,渗透率达2.67%,同比增长137%;2024年渗透率进一步上升至4.5%,且应用车型价格区间已下探至25万元以内。随着国产化进程的推进和成本的降低,空气悬架有望进一步下探至15万元区间,覆盖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为空气悬架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新能源汽车对悬架系统的舒适性和操控性要求更高,空气悬架因其可调节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成为新能源车型的理想选择。未来,空气悬架将在更多车型上得到应用,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空气悬架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空气悬架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空气悬架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投资潜力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国空气悬架行业重点企业推荐,2025-2031年中国空气悬架产业发展前景与市场空间预测,2025-2031年中国空气悬架行业投资机会及投资风险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