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2年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发展现状、政策环境、产业链结构、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图]

行业综述

 

1、定义及分类

 

激光雷达是一种通过发射激光来测量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精确距离的主动测量装臵,通过激光器和探测器组成的收发阵列,结合光束扫描,借助激光点阵获取周围物体的精确距离及轮廓信息,实现对周围环境的实时感知和避障功能。同时,激光雷达可以结合预先采集的高精地图,达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以实现自主导航。

激光雷达可以建立三维点云图,高效、准确的获得外部环境信息。但缺点也比较突出,成本高昂,不良天气适应性较差。鉴于单一的车载传感器难以同时满足探测高精度、长距离,且全天候的要求,因此多传感器融合已成为感知层主流技术趋势。

各类传感器特点

各类传感器特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激光雷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机器人、无人驾驶、无人车等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有需求必然会有市场,随着激光雷达需求的不断增大,激光雷达的种类也变得琳琅满目,按照测距方法、技术架构、载荷平台等激光雷达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2、行业商业模式

 

(1)盈利模式

 

行业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为直接向核心客户销售产品,通过技术及生产工艺等控制产品成本实现盈利。公司通过研发激光雷达产品,并完善相关生产工艺,打造制造体系,为客户提供激光雷达产品,获取合理利润。

 

(2)采购模式

 

行业公司主要采购内容包括物料采购、行政采购。物料采购分电子、机械、光学、辅料四类,伴随着产品不断升级更新,因而公司会持续根据实际业务发展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在供应商选择上会综合考虑成本、质量和交货期等因素,选择优质供应商进行合作。

 

(3)生产模式

 

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进行生产,生产过程分为:封装→装配→校准→测试,生产部门根据订单排产进行生产作业。在生产完成并通过了所有的测试、质量检验后,产品会进入成品仓。物流部门可以在公司内部系统内查到库存情况,结合客户需求,安排外部物流服务商到公司提货,运输到客户指定地点。

 

(4)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模式为直接销售,并通过展会和潜在客户拜访的模式进行产品推销。除针对国内外不同地区进行客户开拓外,同时,公司还根据汽车、机器人、测绘等不同市场应用领域中客户关注的产品需求,有针对性地开拓客户。

 

3、行业产业链分析

 

激光雷达上中下游产业链逐渐完备,行业呈现“百花齐放”态势。激光雷达产业链由上游(电子和光学元器件)——中游(激光雷达整机)——下游(多样化应用场景)组成。

激光雷达产业链

激光雷达产业链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激光雷达的上游组件主要包括激光器和探测器、主控芯片、模拟芯片以及光学部件,海外优势明显。由于起步较早,具备一定先发优势,当前上游核心元器件主要由海外厂商主导,产品可靠性高,技术成熟,客户群体广泛。

激光雷达上游零部件行业主要企业

激光雷达上游零部件行业主要企业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22年成为国内自动驾驶发展元年,国内多款车型纷纷发布搭载激光雷达的新能源汽车。其中“蔚小理”等新势力部分车型标配激光雷达,其他品牌汽车为丰富产品体系,对部分中高档车型提供激光雷达选配服务。

国内上市车型激光雷达配置情况(标配/选配)

国内上市车型激光雷达配置情况(标配/选配)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和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电子等新兴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的推动下,2022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30.3万台,同比增长15.96%。激光雷达是工业机器人实现定位、导航、避障等功能的核心部件。

2017-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

1

资料来源:GGII

 

本文内容摘自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激光雷达产业发展态势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

 

4、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诞生于1960年,此后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使用激光进行探测的激光雷达也得到发展。早期激光雷达主要用于科研及测绘项目,进行气象探测以及针对海洋、森林、地表的地形测绘。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激光雷达的应用不再仅局限于科研领域,商用产品如激光测距仪开始起步。2000年以后激光雷达的系统架构得到拓展,从单线扫描逐渐发展到多线扫描,激光雷达对环境三维高精度重建的应用优势被逐渐认可,基于激光雷达的避障与导航技术在无人驾驶应用中得到逐步发展。,2016年后无人驾驶行业高速发展,激光雷达行业也随之进入迅速发展期。

激光雷达行业发展概况及特点

激光雷达行业发展概况及特点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5、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近年来,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激光雷达行业发展与创新,《中国气象科技发展规划(2021-203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等产业政策为激光雷达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具体情况列示如下:

中国激光雷达行业相关政策

中国激光雷达行业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6、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持续突破和升级,受无人驾驶车队规模扩张、高级辅助驾驶中激光雷达应用渗透率提升、以及机器人及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需求的推动,激光雷达市场驶入快车道。2022年我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33.54亿元,同比2021年的23.88亿元增长了40%,近几年我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7-2021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情况

2017-2021年中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细分市场中,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市场占比6%,智慧城市及其他领域占比55%。而车载领域市场表现亮眼,较2021年水平,占比提升至39%,自动驾驶与辅助驾驶渗透率的提升已经成为激光雷达行业发展最大的驱动力之一。

2022年中国激光雷达细分市场结构

2022年中国激光雷达细分市场结构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22年国内多款搭载激光雷达的L3级别智能车开始交付量产,国内激光雷达行业也进入放量发展元年。随着L3级乘用车落地,与激光雷达在乘用车市场渗透率持续上升,激光雷达将进入快速发展期。2022年中国车载领域激光雷达出现爆发式增长,全年需求规模达到1.54万套。

2017-2022年中国车载领域激光雷达需求规模

2017-2022年中国车载领域激光雷达需求规模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其中小鹏P5是全球首款量产激光雷达的智能电动车,这套系统以视觉为纲,以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为支撑,实现多重感知融合。2022年上市车型中,理想L9全系标配禾赛科技128线激光雷达,搭载量超过4万颗;蔚来ET7搭载Innovusion猎鹰半固态激光雷达,搭载量超2.5万颗。

2022年中国主要车型激光雷达需求量

2022年中国主要车型激光雷达需求量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激光雷达价格下降与出货量提升相互促进的逻辑已初步建立,产品价格有望进一步下行。以禾赛科技为例,从其公布的数据来看,随着企业供给规模的扩大,激光雷达售价出现断崖式下跌,2020年激光雷达售价下降17.6%,2021年价格几乎出现“腰斩”,2022年激光雷达售价降幅高达70%。受单价下降的影响,虽然搭载的激光雷达数量增多,但单车价值量整体呈下降态势。对车企而言,雷达成本下降,将增强车企的配置意愿,从而推动激光雷达市场的进一步增长。

2020-2022年禾赛科技激光雷达售价变化

2020-2022年禾赛科技激光雷达售价变化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行业促进与阻碍因素分析

 

1、促进因素分析

 

(1)政策护航,自动驾驶发展提速

 

我国自主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出台。自动驾驶是全球汽车技术及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在政策和市场的双擎牵引下,我国汽车驾驶自动化技术发展迅速,在此背景下,2021年8月20日,我国发布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明确了自动驾驶的分级标准,该标准在2022年3月1日起实施。

2020年11月我国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文件明确指出,2025年我国PA(部分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级(即上文提到的1级、2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比例超过50%,C—V2X(以蜂窝通信为基础的移动车联网)终端新车装配率达50%,市场驱动及政策驱动下我国自动驾驶发展有望进一步提速。

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整车厂,一级供应商以及民众的需求会逐渐吻合并向一个方向趋同,随着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的标准的制定,随着各家对于自动驾驶场景的不断探索和讨论,自动驾驶相关的法规以及标准会逐渐正规,当产品和技术达到一定成熟度的时候,法律法规自然会随之成熟并配套,有了这些标准和手段,结合经过设计和制程验证的产品来不断做实验并不断反馈,激光雷达会在不久的将来有爆发式的增长。

 

(2)智慧城市内涵不断丰富

 

智能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令人兴奋的新兴激光雷达市场。随着中国加速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激光雷达的应用及影响也正逐步加深。作为智慧城市应用建设的催化剂,激光雷达可以改善并优化公共服务,帮助更多人提高道路安全水平和生活质量。

激光雷达系统可以创建道路和十字路口的实时3D地图,提供精准的交通监测和分析,这是摄像头或雷达等其他类型的传感器所无法实现的。它可以在任何光照或天气条件下可靠地收集数据,支持全年运行;可以预测、诊断和解决道路安全挑战,改善道路安全、减少拥堵并提高交通效率,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帮助城市规划打造更加智能和安全的交通系统。此外,激光雷达无需收集面部识别数据,这消除了基于摄像头系统的隐私安全问题。

 

(3)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渗透率提升

 

在老龄化和供应链紧张等因素的推动下,工业和机器人领域成为目前最接近大规模商业部署的领域,这是由工厂、仓库、港口和其他应用中的智能自动化扩散所驱动的。作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中国的工业经济正在开创新格局,向智能和绿色迅速迈进。通过推进激光雷达等新兴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提高仓储、运输、分拨配送等物流环节的自动化、智慧化水平已是大势所趋。

在仓库,很多已经采用激光雷达的工业机器人,在以更高的精度、效率和安全性移动货物,帮助保持公司运营的连续性。在港口,船舶起重机在激光雷达的赋能下可以引导和帮助船舶安全航行、停靠和卸货,而放眼危险和偏远的采矿地区,使用激光雷达的无人机可以实现自由飞行并在高复杂工业环境中提供导航。

 

2、阻碍因素分析

 

(1)配套不完善,无人驾驶产业环境待改善

 

除了普及率不高以及预计的普及时间长之外,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未出台,现行的法律法规无法适应无人驾驶汽车的行车条件,事故的责任认定存在模糊地带,缺乏统一明确的追责标准。目前的基础配套设施也不能适应无人驾驶的技术条件,大量在建基础设施缺乏信号、通讯系统等网络设施的设计与部署,人、车、路三者不能相连接,无法满足应用无人驾驶技术的要求。

 

(2)智慧城市区域差异大,管理分割

 

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存在差异有的城市能够依据自身特色条件设计出适合自己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较高,如上海、北京等,而部分城市直接照搬其他城市方法和经验,不符合自身发展情况,建设较为落后。

部分城市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分割现象,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协调较差,层级衔接不紧密。缺乏完整的智慧城市协调管理体系,阻碍了智慧城市的建设。

 

(3)机器人投资回报期长,经营压力大

 

由于机器人企业所需投资较多,开发周期长,技术突破难度较高,短时间内较难盈利,导致社会资本投资动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资金缺乏。此外国内外经济低迷也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部分工业机器人公司反映,全球疫情导致国外许多工厂关闭,对工业机器人需求量急剧下降,使得我国企业海外订单骤减,销售收入下降。

 

行业壁垒分析

 

1、资本壁垒分析

 

激光雷达行业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由于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前期对高精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入较大,同时在产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随着下游厂商产品升级节奏加快,企业为了牢牢把握市场,经常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与整车厂商同步开发新产品,因此,激光雷达行业具有一定的资金壁垒。

 

2、技术壁垒分析

 

激光雷达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准与技术壁垒。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感器技术,激光雷达系统结构精密且复杂,精细的光机设计和收发对准、微弱信号的灵敏探测和快速响应是实现探测目标的前提。为了实现最优的探测效果,激光雷达不仅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光、机、电等子模块的高度配合和协同优化,而且还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相匹配的高精度生产制造能力。

激光雷达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强,产品迭代速度快。从最初的单点激光雷达发展到如今机械式、半固态式、固态式、FMCW等多种技术架构,激光雷达技术架构的创新与应用范围的拓展彼此促进。在激光雷达公司持续的大量研发投入之下,激光雷达产品不仅测量范围更远,探测精准度更高,空间分辨能力更强,而且在可靠性、安全性、成本控制等方面也逐渐成熟,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

 

3、规模壁垒分析

 

制作工艺尚未成熟,量产需要时间积累,生产把控能力成为关键。激光雷达作为新兴的精密传感器,尚无确定的行业标准和成熟稳定的工艺,生产环节多步,包括针对产品结构、硬件特性、软件算法的精准装调和测试工序;而且量产需要时间,对于车载激光雷达而言,任何新的平台设计均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从概念走向真正稳定量产阶段。因此,激光雷达厂商不仅需要对生产环节具有较强的把控能力,而且需要前瞻性布局,抢占先发优势。

 

4、资质壁垒分析

 

激光雷达生产企业需要通过一系列资质认证,以满足总成厂商特殊的认证要求等。获取这些资质认证有一定难度,需要激光雷达生产厂商拥有标准化生产车间、符合要求的检验检测设备及人员配置、相应的管理体系及配套供应的营运记录,这构成了进入行业的资质壁垒。如车载激光雷达应用在汽车上,需要满足严苛的车规级要求,如AECQ认证、ISO26262功能安全标准及ISO/SAE21434网络安全标准等。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激光雷达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厂商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和欧洲。由于激光雷达尚处在量产初期,不同厂商选择不同技术路线进行探索时或存在随技术演进取得性能及成本优势的可能性,竞争格局仍不稳定。当前激光雷达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厂商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和欧洲。

激光雷达行业仍处于早期爬坡阶段,整体市场格局未定。赛道参与者多样化,不仅有专注于激光雷达的高科技初创公司,如速腾聚创、禾赛科技、镭神智能等;也有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了大量技术经验、资金雄厚且供应链整合能力强的科技巨头,如华为、大疆等;还有传统的汽车行业Tier1,如法雷奥、大陆、电装等。众多的参与者加剧了竞争格局的不确定性。

根据Yole的统计,截至2022年7月,在全球范围内官宣的ADAS前装定点数量累计约55个,中国厂商份额合计约50%,较2019年的26%实现快速提升;按厂商来看,其中禾赛科技份额达27%,超越法雷奥排名全球第一,速腾聚创、华为、图达通等国产厂商份额分别为16%、5%、5%。

2022年ADAS激光雷达竞争格局

2022年ADAS激光雷达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YOLE

 

禾赛科技是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制造商。2014年成立于上海,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支持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的乘用车和商用车,以及自动驾驶汽车。禾赛凭借自主研发的微振镜和波形加密技术,始终引领传感器创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已布局500多项专利,客户遍布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的90座城市。

禾赛科技作为国内激光雷达第一股,不仅第一个实现美国IPO,出货量方面也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22年底累计交付量超过10万台。由此可以看出国产激光雷达竞争力较强,占据大部分国内市场,并实现大规模的海外销售。

与此同时,当出货量能够达到规模化,量越大,成本下降空间就越大。以禾赛科技为例,随着出货量的攀升,公司产品毛利率从2019年的70.3%将至2022年的39.24%。

禾赛透露,2022年Q4拿到了中国最大新能源汽车厂商、中国汽车龙头企业等车企在内的11家OEM汽车厂商共计数百万台ADAS雷达定点。预计23年公司业务规模将上个台阶,出货量有望达到20+万颗。

2019-2022年禾赛科技公司激光雷达出货量及毛利率

2019-2022年禾赛科技公司激光雷达出货量及毛利率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巨头入局,行业竞争加剧

 

相关的企业多以近年成立的为主,老牌企业也是近几年开始布局,因此企业竞争的势头和着力点更加突出,目前已有数家企业较有特色,但没有统领市场的独角兽。激光雷达广泛的应用前景、高速增长的市场容量以及为社会带来变革的潜在影响不止吸引了众多的科技型初创公司入局,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不断有巨头公司加入激光雷达行业的竞争,其中包括Google(谷歌)、Apple(苹果)、华为、Sony(索尼)和大型Tier1公司等。这些公司或在传感器研发与生产领域具有深厚的积累,或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或在汽车电子市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他们普遍对上游供应商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对下游客户有更受认可的品牌效应,而且具有更加充足的技术人员与资金储备,这对行业内的激光雷达公司造成了冲击。虽然巨头公司由于其体量的原因面临着效率相对较低、产品迭代速度相对较慢的问题,但是他们的入局将会加剧行业的竞争,加快技术的升级换代。

 

2、固态化与低成本是行业必由之路

 

固态激光雷达异军突起,成为各大企业争相研发和布局的领域。固态激光雷达系统使用激光扫描仪生成环境3D图像,并自动处理此3D图像,以执行监视、警告、制动和转向等任务。固态激光雷达市场的增长可归功于汽车行业的发展,特别是针对无人驾驶汽车和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应用。此外,低成本化将是国产激光雷达发展的必然趋势。

 

3、软硬件结合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激光雷达市场未来将是万亿级市场,主要应用领域在汽车和机器人行业。随着激光雷达企业的竞争加剧,软件和硬件技术的有效结合才能更快的推进产品落地应用。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激光雷达产业发展态势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249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激光雷达产业发展态势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激光雷达产业发展态势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激光雷达产业发展态势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共十章,包含中国激光雷达行业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2019-2023年中国激光雷达行业投资分析,2024-2030年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