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移动支付在中国已经成为主流支付方式,渗透率达到85%,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领先地位。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超过500万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同比增长4倍,交易金额达到140多亿元。在国庆假期期间,入境游客使用支付宝的消费金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120%,显示出移动支付在国际旅游消费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随着中国政府对移动支付的支持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移动支付得以快速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移动支付业务量达443.32亿笔,总支付金额为152.0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8%和5.17%。
一、定义及分类
互联网支付是指客户为购买特定商品或服务,通过计算机、手机等设备,依托互联网发起支付指令,实现货币资金转移的行为。互联网支付是一种网上交易形式,主要表现形式为网银、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其中,移动支付是指移动客户端利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来进行电子货币支付,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手机支付。移动支付将互联网、终端设备、金融机构有效地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新型的支付体系,并且移动支付不仅仅能够进行货币支付,还可以缴纳话费、燃气、水电等生活费用。移动支付开创了新的支付方式,使电子货币开始普及。移动支付主要分为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种,所谓近场支付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即时通过手机向商家进行支付,支付的处理在现场进行,使用手机射频(NFC)、红外、蓝牙等通道,实现与自动售货机以及POS机的本地通讯。远程支付也一般指线上支付,是指利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入移动支付后台系统,完成支付行为的支付方式。根据交易对象,远程支付也分为远程转账(个人对个人)和远程在线支付(个人对企业)。一个典型的远程支付流程是,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在电子商务网站购买产品后,按照商家提供的付款界面,跳转至手机银行或第三方移动支付页面完成支付。根据支付金额的大小还可将移动支付分为小额支付和大额支付。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移动支付行业的监管机构包括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的主要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拟订信息产业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组织实施有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推进相关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制定全国支付体系发展规划,统筹协调全国支付体系建设,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支付结算规则,负责全国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依法监督管理支付机构等。
2、行业相关政策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移动支付、数字信贷等业务迅速发展。“十四五”时期,为促进移动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等监管部门陆续发布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关于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重点推进移动支付便民服务向县域农村地区下沉,并对体系建设、数据安全、重点建设方向作出了指导和具体规划,为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移动支付行业涉及的技术领域广泛,包括网络通信、数据加密、身份验证、支付处理等多个方面。这些技术不仅需要持续的研发和维护,还需要高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随着AR/VR等新兴科技的发展,支付体验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也进一步增加了技术门槛。这些技术门槛使得新进入者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源和技术积累,才能满足行业的基本要求。
2、市场资源壁垒
市场用户资源是移动支付发展的基础。目前,移动支付市场已经有多家知名企业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其大多具有较为稳定的客户资源,且用户粘性高。行业潜在进入企业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且为了在市场中立足,新企业需要具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丰富的产品线以及创新的商业模式,从而提高了行业的进入门槛。
3、市场准入壁垒
在中国,央行通过发放非金融支付业务许可证来监管移动支付市场,只有获得牌照的企业才能合法开展移动支付业务。而牌照的获取也需要企业满足一定的注册资本、经营范围、风险控制等要求,这一门槛限制了新进入者的数量,提高了市场的集中度。同时,移动支付行业受到严格的政策监管,包括金融稳定、反洗钱、数据保护等方面的要求。这些政策门槛对新进入者构成了额外的挑战。
四、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移动支付具有较长的产业链,涵盖移动设备提供商、移动运营商、金融机构、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商家、用户等多个环节,且各环节联系紧密。产业链上游为移动支付所需技术支持,包括移动终端设备、通信网络、感应技术、扫码设备等在整个产业链中起到硬件基础支持的作用。产业链中游为移动支付服务,主要由支付宝、财付通、联动优势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商以及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产业链下游则为消费者、商家、企业等移动支付用户。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qi.png)
![](/assets/images/wiki/down_arrow.png)
![](/assets/images/wiki/down_arrow.png)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腾讯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提供云计算、广告、金融科技等一系列企业服务,支持合作伙伴实现数字化转型,促进业务发展。微信支付是腾讯集团旗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致力于为用户和企业提供安全、便捷、专业的在线支付服务。以“微信支付,不止支付”为核心理念,为个人用户创造了多种便民服务和应用场景。微信支付为各类企业以及小微商户提供专业的收款能力,运营能力,资金结算解决方案,以及安全保障。2024年5月20日,据京东消息,京东支付与微信支付实现互联互通,成为行业首家同时打通微信个人码和商家码的第三方支付机构。2024年上半年,腾讯控股包含微信支付在内的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收入为504.4亿元,同比增长4%。
(2)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拉卡拉成立于2005年,首批于2011年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是国内首家数字支付领域上市企业。作为商户数字化经营服务商,拉卡拉从支付、货源、物流、金融、品牌和营销等各维度,助力商户、企业及金融机构数字化经营。在全国各省、直辖市以及主要的二级城市均设置有分支机构,业务规模位居行业前列。2024年以来,拉卡拉积极推进“推广数字支付、共享数字科技、兑现数据价值”的经营战略,数字化经营取得新进展。上半年,拉卡拉支付交易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形成规模效应,支付业务收入达26.34亿元,同比增长3.67%;毛利率为30.20%。
五、行业现状
中国移动支付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且快速发展的阶段,形成了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主导的双寡头格局。目前,移动支付在中国已经成为主流支付方式,渗透率达到85%,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领先地位。在用户层面,移动支付成为中国消费者日常生活中购物消费的重要支付方式,且这一支付方式正逐步影响世界各地。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超过500万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同比增长4倍,交易金额达到140多亿元。在国庆假期期间,入境游客使用支付宝的消费金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120%,显示出移动支付在国际旅游消费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随着中国政府对移动支付的支持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移动支付得以快速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移动支付业务量达443.32亿笔,总支付金额为152.0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8%和5.17%。
六、发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基于移动支付的重要作用,国家对其发展十分重视,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移动支付行业发展与创新。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等产业政策,明确鼓励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与创新;鼓励推进移动支付便民服务向县域农村地区下沉;对体系建设、数据安全、重点建设方向作出了指导和具体规划,为移动支付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2)移动支付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
互联网时代下的移动支付打破了传统支付对于时空的限制,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支付活动。传统支付以现金支付为主,需要用户与商户之间面对面支付,因此,对支付时间和地点都有很大的限制。而移动支付以手机支付为主,用户可以用手机随时随地进行支付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网上商城、线上转账等方式进行购物和支付活动。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缴纳家里的水、电、气费;通过手机进行个人账户管理,极大提升了用户生活的便携性和高效性。
(3)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移动支付具有移动性、即时性、定制化、集成性等特点,可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支付需求。随着消费者对便捷高效数字支付方式的认可度不断提高,移动支付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特别是在电子商务、线下零售、交通出行等领域,移动支付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跨境支付的普及,移动支付的国际化程度将不断提高,移动支付境外潜在需求将被挖掘,有利于行业扩大发展。
2、不利因素
(1)市场监管趋严
随着移动支付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日益复杂化,监管部门为了确保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以及防范金融风险,不断出台和完善相关的监管政策。基于此,移动支付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来满足监管要求,包括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加强用户隐私保护等,从而增加企业的合规成本,压缩盈利能力。
(2)数据安全系统有待完善
移动支付涉及大量用户数据和隐私信息,如何保障这些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成为了一个重要挑战。虽然移动支付已经深入人心,但目前我国移动支付数据及隐私安全系统还有待完善,黑客与犯罪分子的技术不断进步使得数据泄露、账户被盗等问题不时发生,从而使部分用户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持怀疑态度,这对于移动支付的普及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3)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随着监管部门对市场垄断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以及推动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透明度,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打破行业壁垒,促进市场的公平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但同时也对行业内企业创新能力、产品服务、市场营销、销售渠道拓展提出更高要求,部分规模较小、合规能力较弱的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七、竞争格局
近年来,移动支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与影响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践行普惠金融的重要手段,在改善民生、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城乡金融协调发展、推动双向开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多,主要分布在产业链上游和中游。从上市公司的区域分布来看,我国移动支付企业主要布局在中东部地区,尤以广东和北京分布最为集中,其次是浙江和江苏地区,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分布较少。根据移动支付企业的用户体量、覆盖场景及规模,我国移动支付企业可分为两大梯队:第一梯队是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支付宝和财付通,其中财付通主要产品包括微信支付和QQ钱包,其进入市场早,有先发优势,用户体量大,且产品覆盖范围广、品牌影响力强,同时具备显著规模优势,领先地位稳固。第二梯队是以云闪付、联动优势、拉卡拉、快钱、壹钱包等为代表的企业,其在特定领域具备独特优势,并形成一定规模的用户群体,在移动支付市场上占据较高市场地位。
八、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及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的兴起,跨境支付将成为移动支付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未来,移动支付将进一步改善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资金转移和交易流程,实现跨境支付的更快、更安全、更便捷。同时,移动支付还将与数字货币相结合,推动全球范围内的跨境交易的无缝衔接。同时,由于国家对农村地区支付体系建设的重视,未来移动支付将继续扩大覆盖范围,助力金融包容性进一步发展,让更多人通过移动支付享受到便捷、安全和可靠的支付服务。此外,NFC、AI等创新技术的采用,将推动移动支付在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上的广泛应用,极大提升支付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还将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2024年中国移动支付行业特点、产业政策一览、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研判:中国移动支付领跑全球,各企业推陈出新助力支付便捷化、安全化[图]](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408/54b870b64f647f1fc10474b02796382c9242dcfa.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4年中国移动支付行业特点、产业政策一览、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研判:中国移动支付领跑全球,各企业推陈出新助力支付便捷化、安全化[图]
移动支付是指移动客户端利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来进行电子货币支付,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手机支付。
![2024年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及人民币全球支付份额分析:RII指数保持较快增长,人民币国际化波动前行[图]](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330/ff5315f651f3e124d0f5a156ac51655e46e5433f.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4年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及人民币全球支付份额分析:RII指数保持较快增长,人民币国际化波动前行[图]
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7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达到了4.74%;人民币的跨境贸易支付占比达到了6%。这组数字不仅标志着人民币已连续九个月超越日元,稳居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的位置,创下了历史新高,更说明人民币在全球跨境支付领域中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存在,位居全球第二。
![2021年中国移动支付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图]](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513/da259f531e729342b1a9213adbef21b10d95c82b.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1年中国移动支付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图]
虽然我国移动支付产业起步较晚,但移动支付方式的创新速度及普及程度已经走在世界前列,随着以微信、支付宝为首的支付系统平台对移动支付功能的深入探索和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接受和使用移动支付,2021年中国移动支付业务量达1512.28亿笔,较2020年增加了280.08亿笔,同比增长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