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告著作权归智研咨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或输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任何未经授权使用本报告的相关商业行为都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
若征得智研咨询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智研咨询”,且分析观点以智研咨询官方发布的内容为准,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删减、增添、拼接、演绎、歪曲等。因不当使用而引发的争议,智研咨询不承担因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并保留向相关责任主体进行责任追究的权利。
- 报告目录
- 研究方法
由智研咨询专家团队精心编制的《2023-2029年中国棉花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磅发布,《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及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棉花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棉花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棉花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棉花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报告》从2022年全国棉花行业发展环境、上下游产业链、国内外基本情况、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系统、客观的对我国棉花行业发展运行进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3年中国棉花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是系统分析2022年度中国棉花行业发展状况的著作,对于全面了解中国棉花行业的发展状况、开展与棉花行业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可供从事棉花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等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棉花,是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m高,一般为1~2m。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或白中带黄,长约2~4cm(0.75~1.5寸),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等,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按棉花品种进行分类,棉花可分为粗绒棉、细绒棉和长绒棉,其中:粗绒棉:也叫亚洲棉,原产印度。由于产量低、纤维粗短,不适合零机器纺织,目前已被淘汰。
按棉花的初加工分类可分为锯齿棉和皮辊棉。因为从棉花中采得的是籽棉,无法直接进行纺织加工,必须先进行初加工,即将籽棉中的棉籽除去,得到皮棉。该初加工又称轧花。籽棉经轧花后,所得皮棉的重量占原来籽棉重量的百分率称衣分率。衣分率一般为30~40%。采用锯齿轧棉机加工得到的皮棉称锯齿棉,锯齿棉含杂、含短绒少,纤维长度较整齐,产量高,但纤维长度偏短,轧工疵点多,细绒棉大都采用锯齿轧棉。采用皮辊棉机加工得到的皮棉称皮辊棉。皮辊棉含杂、含短绒多,纤维长度整齐度差,产量低,但纤维长度操作小,轧工疵点少,但有黄根。皮轧棉适宜长绒棉、低级棉等。
棉花是大宗农产品,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物资,我国作为棉花消费最大国, 全国有23个省、市、自治区生产棉花,涉及到数亿农民,在农业经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促进棉花生产稳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提高棉花供应质量、避免棉花市场波动对农民造成损害,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近年来,由于棉花价格低,管理难,种植效益相对不高,许多地区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我国棉花种植面积及其产量均有所下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棉花种植面积为4500.45万亩,同比减少0.92%;与2013年的6243.23万亩相比,近10年间减少了约1742.78万亩,降幅约279.15%。2022年棉花产量为597.7万吨,同比增长4.29%;与2013年的628.16万吨相比,近10年间减少了约30.46万吨,降幅约4.85%——得益于科技水平的发展以及大部分产区棉花单产水平的提升,全国棉花产量减少幅度整体低于面积减少幅度。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棉花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在2019-2021年间呈整体上升趋势,2021年相关企业注册数达到3553家,相比上一年增加745家。
我国棉花行业格局十分分散,企业市场份额占比均较小,2021年新赛股份、新农开发、冠农股份、敦煌种业4家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仅1%左右,未来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要求的提升及行业不断规范化,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将逐渐退出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