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稻定义及品种
早稻栽培时间较早且成熟早的南方籼稻,以产季不同区分于中稻、晚稻。
根据水稻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的不同,又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类。一般早稻的生长期为90~120天,中稻为120~150天,晚稻为150~170天。它们的播种期和收获季节,由于各个地区气候条件的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异。
早稻生产的大米称为早籼米或早米,口感较差,一般作为工业粮或储备粮。
二、早稻种植情况
1、早稻主要生产省区及播种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
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区域以南方为主,水稻生产越来越向优势区域集中。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逐步向长江中下游和黑龙江水稻产区集中。目前南方稻区约占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的94%,其中长江流域水稻面积已占中国的65.7%,北方稻作面积约占中国的6%。
早稻生产共有13个省,全部分布在南方,其中湖南、广西、江西、广东等4省区播种面积占中国的75以上。
中国早稻主要生产省区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20年中国早稻生产虽然受南方严重洪涝灾害的不利影响,单产有所下降,但得益于播种面积的大幅增加,中国早稻实现增产。
早稻播种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粮食种植行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2、早稻播种面积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区域广泛、种植制度多种、品种类型多样。中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占总人口的60%。
2020年中国早稻播种面积4751千公顷(7126万亩),同比增加300.7千公顷(451.1万亩),增长6.8%;中国有10个早稻生产省(区)中有7个播种面积增加。
2014-2020年中国早稻播种面积及增长走势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从各省区来看:2020年湖南早稻播种面积1225.7千公顷,增加131.1千公顷,占比25.80%;江西早稻播种面积1217.5千公顷,增加121.7千公顷;其他依次为广东早稻播种面积869.1千公顷,增加34.5千公顷,占比18.29%;广西早稻播种面积805.2千公顷,增加37.3千公顷,占比16.95%;安徽早稻播种面积170.3千公顷,占比3.58%;湖北早稻播种面积122.4千公顷,占比2.58%;海南早稻播种面积110千公顷,占比2.32%;浙江早稻播种面积101.2千公顷,占比2.13%;福建早稻播种面积97.7千公顷,占比2.06%;云南早稻播种面积31.5千公顷,占比0.66%。
2020年中国地区早稻种植面积格局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3、早稻总产量
2019年中国早稻总产量2627万吨,因受低温阴雨天气影响,因为播种面积和单产减少,加上总体长势偏弱,早稻产量下滑。
为了指导南方双季稻区农民不失时机做好早稻生产,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会同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制定了2020年南方早稻生产技术意见。
2020年南方早稻生产技术意见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制定的南方早稻生产技术意见对早稻育秧还是有利。2020年中国早稻总产量2729万吨(546亿斤),同比增加102.8万吨(20.6亿斤),增长3.9%,2020年中国早稻总产量扭转了7年来连续下滑的态势。
2014-2020年中国早稻产量及增长走势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从各省区来看,10个早稻生产省(区)中湖南早稻产量最多,产量为718.7万吨,占比为26.33%;其次是江西,产量为646.7万吨,占比为23.69%;再依次是广东产量为518.5万吨,占比为19.00%;广西产量为476.8万吨,占比为17.47%;安徽产量为91.2万吨,占比为3.34%;湖北产量为68.3万吨,占比为2.50%;海南产量为65.9万吨,占比为2.41%;浙江产量为62.8万吨,占比为2.30%;福建产量为62.2万吨,占比为2.28%;云南产量为18.3万吨,占比为0.67%。
2020年中国地区早稻产量格局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4、早稻单产量
2020年中国早稻单产5745.0公斤/公顷,比上年减少157.3公斤/公顷,下降2.7%。2020年早稻生产虽然受南方部分地区严重洪涝灾害的不利影响,单产有所下降。从各地区看,10个早稻生产省(区)中安徽781.6公斤/公顷;江西减少402.6公斤/公顷;湖北减少332.5公斤/公顷;湖南减少178.7公斤/公顷。
2020年各地区早稻单产量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2025-2031年中国水稻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水稻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共十三章,包含水稻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水稻行业投资战略研究,投资战略研究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