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CRO企业数量众多,但是业务较为分散,且规模较小。CRO企业总体超过525家,其中临床前CRO企业262家,占比为50%;临床CRO企业为248家,占比为47%。中国CRO 产业2019年规模 805亿元,同比增速 20%。
2013-2019年中国CRO 产业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分领域来看,药物发现领域企业主要有药明康德、睿智化学、维亚生物等;临床前CRO领域主要有药明康德、昭衍新药、康龙化成等;临床CRO领域主要有泰格医药、博济医药、方恩医药等。
多项宏观因素利好中国CRO行业的发展: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相较于全球CRO行业渗透率,中国CRO行业渗透率较低,由2013年25.8%持续增长至2018年32.4%,预计2022年将增长至40.3%。中国制药企业更多专注于仿制药开发,对CRO需求较弱,随着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创新药开发,企业在创新药研发上的投入力度加大,越来越多小型创业型生物制药公司成立,而创业型制药企业将更多依赖CRO服务,未来CRO的需求和业务渗透率将快速提升。
2013-2019年中国CRO行业渗透率走势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中国临床试验CRO市场规模519亿元,同比2018年的414亿元增长了25.36%。
2007-2019年中国临床试验CRO市场规模及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目前中国的 CRO 公司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从事临床前研究的 CRO 公司。这部分 CRO 公司主要从事与新药研发有关的化学合成、化合物筛选、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药理学及毒理学实验等业务内容;第二,从事新药临床研究的 CRO 公司。这部分 CRO 公司主要从事新药临床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过程的监查、研究数据的管理和统计分析等业务;第三,从事新药研发咨询、代理新药注册申请等业务的 CRO 公司。虽然各类 CRO 公司数量众多,但是有实力向客户提供全流程研发外包服务的 CRO 公司数量仍十分有限。
国内CRO企业性质类型分析
公司名称 | 企业性质类型 |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
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
桑迪亚医药技术(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 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 |
杭州泰格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
广州博济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
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 |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
美莱普(北京)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 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 |
爱恩康临床医学研究(北京)有限公司 | 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 |
凯莱英医药集团(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
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
保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 |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医药研发外包(CRO)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投资策略探讨报告》


2025-2031年中国CRO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CRO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共十四章,包含中国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行业领先企业竞争力分析,2025-2031年中国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研究结论及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