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通高等教育阶段教职工及女教师人数分析
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普通高等学校有教职工数2566705人,其中有女教职工1280438,占教职工总数49.89%;有专任教师数1740145人,其中有女专任教师人数88313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0.75%。2019年成人高等学校有教职工数36088人,其中有女教职工18883人,占教职工总数52.32%;有专任教师数20641人,其中有女专任教师人数1172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6.79%。
2019年其他普通高教机构(不计校数)有教职工数18782人,其中有女教职工9947人,占教职工总数52.96%;有专任教师数8580人,其中有女专任教师人数44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1.56%。
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女教职工人数及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教育部、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中国普高等教育女专任教师人数及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教育部、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普通本科院校有教职工数1866619人,其中有女教职工906946人,占教职工总数48.59%;有专任教师数1225310人,其中有女专任教师人数8604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3.97%。独立学院有教职工数159432人,其中有女教职工86040人,占教职工总数53.97%;有专任教师数12061人,其中有女专任教师人数6529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4.13%
2019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女教职工人数及占比
数据来源:教育部、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女专任教师人数及占比
数据来源:教育部、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教师培训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二、中等教育阶段教职工及女教师人数分析
2019年我国中等教育阶段有教职工数826.19万人,其中有女专任教师人数645.33万人。高中阶段教育阶段有教职工数390.95万人,其中有女专任教师人数270.41万人。初中教育阶段有教职工数435.24万人,其中有女教职工253.29万人;有专任教师数374.92万人,其中有女专任教师人数216.70万人。
2019年我国中等教育阶段女教职工及女专任教师人数情况
- | 教职工数:人 | 女教职工人数:人 | 专任教师数:人 | 女专任教师人数:人 |
中等教育 | 8261864 | - | 6453302 | - |
高中阶段教育 | 3909459 | - | 2704109 | - |
初中阶段教育 | 4352405 | 2532902 | 3749193 | 2166957 |
数据来源:教育部、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有教职工数390.95万人,其中有专任教师人数270.41万人。2019年我国高中教育有教职工数283.62万人,其中有女教职工160.06万人,占教职工总数56.44%;有专任教师数186.12万人,其中有女专任教师人数101.86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4.73%。2019年中国普通高中有女教职工人数1599548万人,占教职工总数56.45%,女专任教师人数10.178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4.7%;完全中学高中教育有女教职工61.38万人,占教职工总数56.62%,女专任教师人数29.44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4.1%;高级中学有女教职工73.74万人,占教职工总数53.4%,女专任教师人数67.44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4.91%;成人高中有女教职工1076人,占教职工总数42.89%,女专任教师人数83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3.04%。
2019年我国高中教育女教职工人数及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教育部、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我国高中教育女专任教师人数及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教育部、智研咨询整理
2、中等职业教育教职工及女教师人数分析
2019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有教职工数107.33万人,其中有专任教师人数84.29万人。2019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普通中专有教职工数39.86万人,其中有女教职工20.51万人,占教职工总数51.44%;有专任教师数30.95万人,其中有女专任教师人数16.85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4.42%。
2019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阶段成人中专有教职工数5.00万人,其中有女教职工2.54万人,占教职工总数50.66%;有专任教师数3.8万人,其中有女专任教师人数2.07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4.52%。
2019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职业高中有教职工数33.98万人,其中有女教职工18.07万人,占教职工总数53.18%;有专任教师数28.48万人,其中有女专任教师人数15.93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5.93%。
2019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其他中职机构(不计校数)有教职工数1.30万人,其中有女教职工6465人,占教职工总数49.55%;有专任教师数9934人,其中有女专任教师人数528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3.2%。
2019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女教职工人数、女教职工人数及占比
- | 教职工数:人 | 女教职工人数:人 | 占教职工总数% | 专任教师数:人 | 女专任教师人数:人 | 占专任教师总数% |
中等职业教育 | 1073292 | — | — | 842934 | — | — |
普通中专 | 398632 | 205076 | 51.44 | 309536 | 168447 | 54.42 |
成人中专 | 50038 | 25351 | 50.66 | 37973 | 20701 | 54.52 |
职业高中 | 339764 | 180690 | 53.18 | 284754 | 159268 | 55.93 |
技工学校 | 271810 | — | — | 200737 | — | — |
其他中职机构(不计校数) | 13048 | 6465 | 49.55 | 9934 | 5285 | 53.2 |
数据来源:教育部、智研咨询整理
3、初中阶段教育教职工及女教师人数分析
2019年我国初中阶段教育有教职工数43.524万人,其中有女教职工253.29万人,占教职工总数58.2%;有专任教师数374.92万人,其中有女专任教师人数216.70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7.8%。2019年我国中等教育成人初中有教职工数1983人,其中有女教职工1092人,占教职工总数55.07%;有专任教师数1764人,其中有女专任教师人数100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7.03%.
2019年我国初中阶段教育女教职工人数及占比
数据来源:教育部、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我国初中阶段教育女教职工人数及占比
数据来源:教育部、智研咨询整理
2019年我国初中阶段教育初级中学有教职工数281.67万人,其中有女教职工155.07万人,占教职工总数55.05%;有专任教师数258.61万人,其中有女专任教师人数146.50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6.65%。
2019年我国初中阶段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有女教职工98.09万人,有女专任教师人数37.08万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有女专任教师人数37.08万人;职业初中有女教职工198人,有女专任教师人数193人。
2019年我国初级中学女教职工人数、女专任教师人数及占比情况
- | 教职工数:人 | 女教职工人数:人 | 占教职工总数% | 专任教师数:人 | 女专任教师人数:人 | 占专任教师总数% |
1.初中 | 4350422 | 2531810 | 58.2 | 3747429 | 2165951 | 57.8 |
初级中学 | 2816689 | 1550676 | 55.05 | 2586066 | 1464976 | 56.65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1533323 | 980936 | 63.97 | 638380 | 370835 | 58.09 |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 - | - | - | 99941 | 66847 | 66.89 |
完全中学 | - | - | - | 422685 | 263100 | 62.24 |
职业初中 | 410 | 198 | 48.29 | 357 | 193 | 54.06 |
2.成人初中 | 1983 | 1092 | 55.07 | 1764 | 1006 | 57.03 |
数据来源:教育部、智研咨询整理
三、教师性别比例失衡,女教师占比持续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01万所,比上年增加1.13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2亿人,比上年增加660.62万人。而根据数据统计,各个教育阶段女教师的比例还有上升的趋势,男女教师比例失调。
当前教师行业一方面呈现明显的“女性化”趋势,另一方面女教师发展也面临职业晋升“玻璃天花板”和不同专业领域的性别隔离。教师职业的女性化并不是自古存在的。早期的教师身份都是由男性主导的职业领域,女性进入教师行业是职业分化的结果。基于社会性别角色的对立和二分是女性教师身份困境的根源。未来,教育行业需突破性别隔离,倡导多样性、合作性的发展。
教育是民族兴旺与国家发展的基础,在教育领域,围绕着女性教师身份,却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序号 | 问题 | 概述 |
1 | 教师行业“女性化”与性别区隔 | 当前,教师职业的性别结构失衡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从教师行业的性别结构中不难看出,女性占据着教师行业的巨大比例,呈现出一种“女性化”现状;但在从学前教育阶段向高等教育阶段的递进中,女教师的比例却随之呈现递减趋势。虽然我国的教育从业人员结构已经在数量上呈现出明显的“女性化”趋势,但是在教师职业“女性化”的同时,却又存在着一种局部性的“男性化”。例如,已有相关统计表明,在数学、计算机、建筑工程等常被称为“男性学科”的领域,女性教师的比例低于她们在整个教学行业所占的比例。 |
2 | 女性进入教育行业的身份变迁 | 教师职业的女性化并不是自古存在的。从历史变迁角度而言,女性进入教师职业领域是职业性别分工的结果。无论是中国社会还是西方社会,早期的教师身份都是由男性主导的职业领域。纵观女性进入教育职业领域的身份变迁,正是一种女性身份从家庭角色走向社会角色的变迁、从私领域走向公领域的变迁。女性在教育行业的出现既完善了教育行业的性别结构、促进了各个学科教育的整体发展,也强调了女性在教育的获得与职业参与上的平等权利。 |
3 | 性别假设:“女性化”趋势和“男性化”对策 | 当女性在数量上逐渐占据了教师行业的主要领地,这种教师行业的“女性化”趋势引起了一些人的担忧。事实上,无论是“女性化”的问题还是“男性化”的对策,都可被视为一种本质主义思维上的性别假设。对于女性教师的“女性化”问题则是假设了其性别气质使学生的学业与个人成长存在各种“隐忧”。但事实上,很多实证研究早已证明,对学生学业成绩和成长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是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等差异,并非是教师的性别差异;学生的性别气质发展也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朋辈作用、社会媒体等多种因素所共同影响,而并非是单纯受到女性教师身份的性别角色影响。 |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不难看出,隐藏在这种性别假设背后的,是文化观念和权力博弈对女性教师性别身份的建构。基于社会性别角色的对立和二分是女性教师身份困境的根源。未来的教育行业需要突破性别隔离,注重个体与环境的有机联系,倡导多样性、合作性的发展。


2025-2031年中国教育OMO模式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教育OMO模式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教育OMO模式标杆企业——案例研究与经验借鉴,教育OMO模式发展前景及规模预测,教育OMO模式发展策略与投资机会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