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眼病发病率上升、眼科治疗技术升级、患者诊疗意识提升,我国眼科诊疗市场规模预计在2018~2022年间,将持续以14%左右的增速增长。
2013-2019年中国眼科诊疗市场规模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眼科用药市场的前五名分别是瑞士诺华占25.35%、日本参天占14.24%、德国Ursapharm占6.32%、沈阳兴齐眼药占4.71%。
眼科用药市场前五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青少年近视
2018 年国内中小学生近视人数高达 8977.43 万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近视人数分别为 3722.13 万人、3331.25 万人、1924.05 万人。目前我国青少年患病率逐年递增,预计我国2020年近视眼患病率将达到6.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47%。
国内近视青少年人口基数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青少年患者如果无法有效延缓近视发展,近视度数常以每年-0.5D 至-1D 的速度增长,从而逐步变成高度近视。近视矫正措施主要分为佩戴框架眼镜、佩戴角膜接触镜、手术矫正、药物治疗等方式。其中,低浓度阿托品和角膜塑形镜为延缓近视发展的有效手段。低浓度阿托品作为有效处方药,具备价格合理、使用方便、效果较好等优势。
各种干预近视方法对比
矫正措施 | 方法 | 适用 | 优点 | 缺点 |
框架眼镜 | 任何年龄段的近视患者 | 安全有效 | 需长期佩戴 | |
角膜接触镜 | 软性接触镜 | 大部分需要近视矫正的患者 | 外形美观、晚上无需佩戴 | 对个人卫生不良、护理液过敏等患者不适用 |
硬性接触镜 | 适用于有需求且无禁忌症的任何年龄段的患者 | 外形美观、晚上无需佩戴 | 佩戴初期对眼部刺激强;高污染患者中者、从事剧烈运动患者不适用 | |
角膜塑形镜 | 8 岁以上具备一定自理能力,且角结膜无明显异常、无其他眼疾和全身严重疾病等患者 | 白天无需佩戴;可延缓眼轴长度 | 价格较高;需晚上佩戴且规范佩戴;需要医生处方 | |
手术矫正 |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 适用于 18 岁以上近视度数稳定的患者 | 无需长期佩戴眼镜,获得良好裸眼视力 | 部分患者出现干眼、虚影等不适,术后角膜变薄不确定风险 |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适用于近视度数、不愿佩戴眼镜且不适合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 | 无需长期佩戴眼镜,视力恢复较快且稳定性好 | 手术费用较高、有角膜内皮损伤、眼内感染等风险 | |
药物治疗 | 低浓度阿托品 | 近视迅速加深或先天高度近视的青少年 | 价格合理、使用方面、效果明显 | 不合理用药会存在畏光等副作用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新加坡国立眼科研究中心团队针对 400 名6-12 岁近视儿童,进行不同浓度阿托品双盲实验,实验为期五年并划分为三期。其中,第一期用药两年并分为三组,分别每天使用 0.01%、0.1%、0.5%阿托品进行治疗;第二期治疗两年后停药一年;第三期停药一年后近视超 50 度患者使用 0.01%阿托品继续治疗两年。该临床试验证实了低浓度阿托品能有效延缓近视发展。
二、干眼症用药
干眼症通常指由于泪液的量、质、流动动力学异常所引发的眼表损害和泪膜不稳定,进而导致视功能障碍或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通常干眼症会引发双眼痒感、异物感等表现,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国内外干眼症发病率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干眼症常见治疗药物包括人工泪液、润滑膏剂、局部抗炎及免疫抑制剂、自体血清等。临床治疗上,根据干眼症轻度、中度、重度等不同情况,分别采取环境饮食改善/工人泪液/眼睑物理治疗、在轻度干眼基础上增加局部抗炎治疗等、在重度干眼基础上增加抗炎药/血清治疗/手术等治疗方式。
治疗干眼症的常见药物梳理
药物类别 | 代表药物 | 适应症 | 主要特点 |
人工泪液 | 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二醇滴眼液等 | 治疗干眼症 | 治疗干眼的一线用药,润滑眼表面,补充缺少泪液 |
润滑膏剂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维生素 A 棕榈酸酯眼用凝胶等 | 主要用于重度干眼症患者治疗等 | 眼表面保持时间长,但会使视力模糊 |
局部抗炎及免疫抑制剂 | 糖皮质激素 | 中重度干眼伴有眼部炎症的患者 | 使用以低浓度短时间为原则,可能导致糖皮质激素引发的并发症 |
环孢素滴眼液 | 中重度干眼伴有眼部炎症的患者 | 改善中重度干眼患者泪液分泌,降低人工泪液使用频率 | |
他克莫司 | 中重度干眼伴有眼部炎症的患者 | - | |
非甾体类抗炎药 | 轻中度干眼的抗炎治疗,对有激素并发症高危干眼患者优先选用 | 对于有激素并发症的高位干眼患者可考虑优先使用 | |
自体血清 | - | 重度干眼合并角膜并发症及常规人工泪液无效的重症干眼患者 | -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美国干眼症治疗市场当中,人工泪液仍为治疗干眼症主要药物,但环孢素滴眼液成为快速增长的核心品种。从医生的治疗选择上分析,人工泪液、处方药(环孢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使用占比分别为 66%和 8%,人工泪液仍为治疗干眼症的主要药物。
美国干眼症治疗市场药物使用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保守估计国内干眼症患者数量 3.49 亿人。近年来,受到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环境因素恶化等的影响,国内干眼症患者的数量不断上升。按照《2013 干眼临床诊疗规范专家共识》,国内干眼症发病率为 21%-30%。2018 年国内总人口数 13.95 亿人,按照 25%干眼症发病测算,目前国内干眼症患者数量高达 3.49 亿人。
国内干眼症患者人数测算(亿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眼科医疗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投资趋势预测报告》数据显示:据调查数据显示,25 岁以下、26-35 岁、36-45 岁、46-55 岁、56-65 岁、65 岁以上各年龄群患者出现中重度干眼症状的比例分别为 36%、30%、37%、51%、59%、64%。2018 年全国干眼症患者人数约 3.49 亿人,按照 30%中重度患者比例进行保守估算,国内中重度干眼症患者人数高达 1.05 亿人。
国内个年龄阶段中重度干眼症状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