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0年全球及中国视频会议服务行业应用场景、市场发展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图]

    一、视频会议服务行业应用场景

    近年来,视频会议供应商不断更新硬件和软件,从依赖使用专用解码、传输等设备的传统视频会议,发展到基于互联网的软件视频会议,目前已出现了具有云功能的视频会议设备、收集大数据以获得更个性化服务的分析软件。

    从视频会议的应用领域及应用场景来看,视频会议可应用于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商务谈判、销售会议、任务部署和工作协调、工作汇报及例会等。

    视频会议主要应用华东地区及应用场景分析

应用领域
医疗
能源
教育
金融
应用场景
各种项目会议讨论,工作汇报及例会,安全生产应急指挥
公司及部门管理会议,财务统计和分析广安评审和专家会诊
商务谈判,销售会议,任务部署和工作协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视频会议的产业链来看,视频会议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芯片及元件提供商和视频解码技术等提供商,产业链中游主要为视频会议系统及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下游为集成商、代理商以及视频会议的用户。

    视频会议的产业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视频会议行业市场规模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视频会议应用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沟通工具,而是开始融入到政府及大型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而过于复杂的操作会增大使用者的使用负担,造成使用效率的低下,降低了实用价值。

    与政府及大型企业不同,中小企业用户往往专业知识有限,复杂的操作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使用热情,不利于使用习惯的养成。在中低端市场,除成本外,系统的易用性也让人们倍加关注,复杂系统简单管理成为一切IT应用的发展潮流。

    无论是大企业,中小企业还是个人用户,虽然他们对于视频会议系统的需求各不相同,但是对于易用性的需求是一致的。为了迎合这一需求,视频通信领域的专业厂商将会更注重界面的美观和易操作性。专业分析人士也指出,易用性对推动视频通信产品在企业级市场的普及至关重要。

    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的整个商业模式将发生变化。企业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出了租赁的需求。因此将催生出满足不同领域的视频会议系统运营机构。

    视频会议服务可分为硬件解决方案和云视频服务两大类。其中硬件类包含传统视频会议、基于互联网的视频会议,需要远程会议系统设备提供支持,目前视频会议行业正处在由“硬”到“软”的渗透阶段。

    云视频会议低成本+便捷优势显现,随市场规模扩大快速发展。

    目前,全球市场范围内视频会议硬件产品如多点控制单元MCUs、编解码、外围设备等处于持续增长状态。而全球化促进跨国公司成长并提高其内部沟通频率,公司将工作场所转移至全球以便利用支持性政策和资源也拉动了各地员工的统一通信和协作需求。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视频会议系统行业市场消费调查及投资机会预测报告》显示:2018年度全球约出货3280万台视频会议相关设备、基础设施和云服务席位许可,全球视频会议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8亿美元,增长了5.4%。

    未来,随着新设备和智能云服务推动视频成为首选通信方式,2024年全球视频会议相关设备预计出货9800万台,视频会议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55亿美元。

    2015-2024年全球视频会议行业市场规模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区域分布上来看,企业的商业全球化为视频会议市场的主要驱动力,欧美地区成为了目前全球视频会议最大的市场,共占全球市场的65%左右,亚太地区约占全球视频会议市场的28%。

    2018年全球视频会议市场规模分地区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球视频会议系统厂商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为华为、宝利通,其用户主要为大型企业,另一类为包括公司在内的新型视频会议系统厂商,用户主要为中型企业。目前全球视频会议系统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市场,市场集中度较高。数据显示,华为、思科、宝利通占据了全球74%的市场份额,其中思科占比最高,为41%。

    2018年全球视频会议系统主要企业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中国硬件视频会议市场规模约为6亿美元,软件视频会议市场规模约为2.2亿美元。硬件视频会议由于MCU设备投入成本高,通信网络适配及硬件调试复杂,综合成本较高。相较之下云视频的优势逐渐显现,即SaaS模式以订阅模式付费,价格仅为硬件视频会议的1/10;支持大多数智能设备,通讯连接方便快捷等。受疫情事件驱动,预计未来云视频会议发展将加快速度,利好云服务厂商。

    2015-2023年中国硬件视频会议市场规模(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23年中国中国软件视频会议市场规模(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视频会议未来的发展趋势

    如今,视频通信产品的应用边界正在被扩大化,将视频通信产品移植到移动终端设备上将成为一种趋势。当前,诸如微软Lync平台、IBMSametime、阿尔卡特朗讯MyTeamwork等多种UC平台的存在,促使视频通信产品与UC平台加速进行无缝兼容,其与统一通信的融合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同时,移动视频会议也提高了信息交换的效率,工作效率也将大大提高。虽然目前还不是视频会议的主流形态,但其突出的便利性优势,极大地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由于市场经济的飞跃发展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衍生了时代的许多新事物,视频会议就是其中之一。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前行,企业对视频会议系统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因此视频会议的未来发展趋势就成为了困扰各视频会议软件研发单位的主要问题。研究中大量数据表明:视频会议系统主要向灵活易用性、大众平民化、家用小型化发展。

    视频会议的优势跟发展的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灵活易用性

    随着视频会议市场的企业用户逐年增多,传统视频会议产品渐显弊端,比如:价格昂贵,又要使用专线或ISDN;软件产品性能不稳定,使用不方便,加上繁琐的下载安装步骤和对带宽的较高要求,已不能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用户对灵活性和易用性的关注,说明了视频会议系统还需进一步简化操作并提高与其他系统的兼容能力:目前的视频会议系统大多采用分层菜单的方式进行控制,操作还是较为复杂。数据共享是指通过视频会议系统使身处异地的合作者相互了解情况并实现资源共享(例如电子白板、共享Windows应用等)。近年来,随着视频、音频、数据综合网的发展,尤其是在远程教学和远程医疗领域,用户将更加重视数据及应用共享。

    灵活性也是用户看重的另外一方面,在视频通讯领域,会议应用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视频会议系统具有远程教学功能并且能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结合起来提高管理质量。视频会议系统作为一个通讯网络系统,系统的可塑造性和可维护性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方便装卸的高质量系统对需要移动和频繁出差的用户而言显得弥足珍贵,在不降低系统性能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便携性是很有必要的。总之,企业用户需要更灵活易用的视频会议系统。

    2.大众平民化

    电子信息软件业的突破性发展,使得普通用户享受高清晰的视频通信已经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愿望。

    如今越来越多的视频会议系统在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协作能力,降低公务成本的优势使其成为企事业单位信息交流传递的重要手段。目前,宽带网络越来越普及,一些地市、县、乡镇的网络宽带环境已经接近大型中心城市,这使得在三、四级市场上提供低成本,高质量,专业化的视频会议服务成为可能;同时,电子政务和企业信息化的迅速推进和一些行业一、二级市场视讯系统的成功应用也在加速视频会议市场向三四级城市扩展,视频会议具有潜在的市场优势。资料显示,在这种平民化趋势推动下,整个视频会议市场中政府办公已占全部市场份额的46.6%。而为了改善运营模式、提高工作效率,电信、金融、铁路、电力等行业也在大力发展电视会议系统,他们占据了33.2%的市场份额。

    3.家用小型化

    视频会议系统可以让身处异地的用户进行"面对面"式的交流,这无疑给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会议开支带来颇多好处。以往视频会议系统的主流都是房间式的庞然大物,它们价格昂贵,一直是大公司、大老板们的专属权益,普通企业对它可望不可及。但是,随着互联网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处理能力、网络传输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视频会议系统走向小型化,逐渐到了为大众接受的程度,一时间,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成为视频会议领域的最大潜力股。

    视频会议的这三种趋势向市场上各大视频会议厂家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随着大众化、小型化趋势的加剧,市场呼吁出现一种适用于中小企业、家庭或个人日常沟通交流的通讯工具,这种工具既要有qq、msn的便捷,又要有较强的数据协作功能,并且对音视频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采编:CY315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视频会议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视频会议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视频会议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共十六章,包含2025-2031年视频会议系统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视频会议系统行业发展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