鱿鱼是乌贼类的一种,营养价值丰富,是世界海洋渔业资源中未充分利用且具有较大潜力的海洋生物之一,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鱿鱼捕捞国。
鱿鱼主要种类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作为典型的海洋生物品种以及纯天然无污染海洋生物,鱿鱼难以人工养殖的特点造就了其独特的天然性和营养价值,其加工制作的各种鱿鱼食品在全球各地广受欢迎。
鱿鱼营养价值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我国鱿鱼主要来自于包括近海捕捞和远洋捕捞在内的野生捕捞,所捕获的鱿鱼主要有 3 个去向:食品加工厂、分销零售以及外贸出口。
捕获鱿鱼的主要销路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目前世界上从事鱿鱼捕捞的国家和地区有 30 多个,主产国主要为中国、 日本、 韩国、 阿根廷和秘鲁 5个国家,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2018年我国鱿鱼海洋捕捞产量呈现波动下降态势,2013年鱿鱼海洋捕捞产量为38.58万吨,2018年下滑至29.20万吨。
2012-2018年中国鱿鱼海洋捕捞产量走势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鱿鱼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鱿鱼海洋捕捞产量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别是:浙江、海南、福建、山东以及广东,其中浙江省海洋捕捞产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18年产量为6.76万吨,占全部海洋捕捞产量的23.13%,其次为海南省6.33万吨,占全部海洋捕捞产量的21.69%。
2017-2018年中国鱿鱼海洋捕捞产量区域分布情况
区域 | 2018年:吨 | 2017年:吨 |
浙江 | 67552 | 79133 |
海南 | 63335 | 60358 |
福建 | 52507 | 51258 |
山东 | 38791 | 47317 |
广东 | 26327 | 33263 |
广西 | 19719 | 22523 |
辽宁 | 14159 | 16086 |
江苏 | 7141 | 8093 |
河北 | 1609 | 1650 |
天津 | 839 | 463 |
上海 | 39 | 55 |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2018年中国鱿鱼海洋捕捞产量区域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鱿鱼是当前我国远洋渔业的三大主要品种之一,我国市场鱿鱼主要来自远洋捕捞,捕捞区域主要为北太平洋海域(太平洋鱿鱼)、日本海海域(真鱿)、西南大西洋海域(阿根廷鱿鱼)、东南太平洋(秘鲁鱿鱼)等,还有部分来自以及我国近海(真鱿),2016年我国鱿鱼远洋捕捞量达到44.71万吨,并且远洋捕捞产量仍在不断提高,2018年增长至57.43万吨。
2016-2018年中国鱿鱼远洋捕捞产量走势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国内经营远洋鱿鱼以浙江、山东、福建等几个沿海省份为主,而消费市场主体也主要是这几个省份,其中浙江舟山是我国远洋鱿鱼的最大生产基地、输入口岸和主要加工地区,是我国鱿钓渔业第一市。2018年中国鱿鱼远洋捕捞产量主要集中在浙江、山东、福建、上海、辽宁、江苏、河北、广东、天津、北京等省市,其中浙江、山东、福建、上海以及天津这五个省市2018年鱿鱼远洋捕捞产量均较2017年有所增长,2018年浙江省产量为35.61万吨,占全部远洋捕捞产量的62.01%,同比增长15.58%,排在第二的山东省产量为1022万吨。
2017-2018年中国鱿鱼远洋捕捞产量区域分布情况
区域 | 2018年:吨 | 2017年:吨 |
浙江 | 356102 | 308107 |
山东 | 102192 | 98018 |
中农发集团 | 41711 | 47007 |
福建 | 23502 | 14754 |
上海 | 21529 | 16994 |
辽宁 | 14813 | 14914 |
江苏 | 10518 | 11396 |
河北 | 1446 | 1898 |
广东 | 1125 | 1233 |
天津 | 714 | 422 |
北京 | 645 | 4978 |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2018年中国鱿鱼远洋捕捞区域产量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2025-2031年中国鱿鱼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鱿鱼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共八章,包含国内鱿鱼生产厂商竞争力分析,2025-2031年中国鱿鱼行业发展前景分析,鱿鱼企业投资战略与客户策略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