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0年中国国网整合+5G+超高清带给广电行业历史性发展机遇[图]

    目前,我国对四大运营商 5G 频谱进行划分,其中广电早已于 2016 年 5 月 基于 700MHz 频段开展业务。700MHz 频率被业内誉为“黄金频段”、"数 字红利"。700MHz 频率较低,因此具有更好的传播性与穿透性,覆盖范 围更大,被世界无线电大会确定为全球统一的 IMT 频段,成为世界各国 重点发展方向。不同频谱段位意味着不同规模的 5G 建网投资,原则上 频段越高,基站密度要求越高,建网投入需要越大。广电 5G 组网成本 最低,更大的覆盖范围可以减少基站建设数量。据南方电信设计院专家 测算,在相同覆盖条件下,700 兆主网部署站址规模约为 3.5G 频段的 1/4,广电采用该频段部署 5G,将大约能节省千亿元的投资。在该频段 下,广电可以委托中国铁塔低成本快速部署 5G 网络,实现优秀的覆盖。 在获得 5G 牌照后,中国广电副总经理曾庆军表示,借助 5G 网络,未来 广大的用户能够真正的体会到现代超高清电视现代物联网带来的智慧 广电服务,甚至是社会化的智慧城市服务。此外,中国广电“内容版权+ 网络”方面独具先天优势,5G 传输资源加持后将有助推动中国 VR、AR 视频产业的发展,衍生出更多的商业模式,我们注意到,2019 年 12 月, 根据上证报报道,中国广电与国家电网公司将在 5G 领域展开合作,双 方将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共同推进 5G+B 端物联网+C 端互联网的布局落地。

    中国广电通过与电网公司的合作,可以在电力供应方 面获得足够保障以及可能的价格优惠。同时,通过与国家电网公司 的合作,广电国网公司应该可以获得巨量的电力杆塔站址资源;双方合作也将开创更多可能。中国广电将重点面向 5G 的高清视频新业态。从电视大屏、移动小屏、多类型智能屏的交互做起,发挥广播电视媒体内容和视频互联优势,创新产品业态,创新个人服务体验。

广电技术路线:700M 广覆盖+4.9G 容量覆盖,SA 独立组网支撑全业务服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将智慧广电融入 5G 发展大局是主流媒体通过自我革新与升级,是广电 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已上升到党和国家改革与发展战略全局。高新 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网络综合承载能力和智能化水平的显著提升不断 满足政用、民用、商用多样性多层次的视听与信息需求。5G 的超高速、 低时延、大容量对新闻信息采集、生产、传播、反馈各环节均有促进, 对推动主流媒体网络化、数字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发展智慧广电将充 分发挥主流媒体创意、内容、传播、受众等方面优势,打通科创文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丰富 5G 业务应用,建立起面向未来的广播电视现代传播体系。

    2019 年 1 月,中国广电年度工作会议上指出国网公司将 以“智慧广电”战略为主线,推动“全国一网”整合发展,于年内基本 完成“全国一网”股份公司组建。2019 年下半年以来,多地广电网络股 权划转:上海信投向东方明珠转让其持有的东方有线 2%股权,股权转 让完成后,上海信投将持有东方有线 49%股权,东方明珠持有东方有线 51%股权,成为控股股东;湖南广电网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股权 100% 无偿划转给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电网络控股集团有限公 司成为电广传媒控股股东深圳;宝安区国资局将股权分别无偿划转至深 圳市宝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深圳市龙华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注意到除东方有线股权划转涉及股权交易价格外,其余均为无 偿划转,由政府主导,具有强烈行政色彩,此举也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 制、打破条块分割,将国网整合推向更高层面。

    5G 时代到来,视频分辨率、帧率、色深、色域、动态范围、HDR 和三维声共六个维度的 全面提升将带来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的用户体验。在消费端应用层面, 超高清视频与 5G 大流量、高带宽的应用场景十分契合,发展超高清视 频产业将带动电子信息产业链条中设备的更新换代,拉动 2020 年商用 5G 通信网络的建设和相应的业务发展,有望在 4 年内实现 4K 产品的应 用和 8K 产业的成熟。2019 年 3 月,提出到 2022 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的发展目标,按 照“4K 先行、兼顾 8K”的总体技术路线,2022 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 总体规模超过 4 万亿元,4K 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8K 关键技术产品 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2022 年我国超高清市场产业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2年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细分领域产业规模占4万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应用领域,主要有6大板块,其中细分看,广播电视领域中,江苏有线电视已进行了4K超高清电视实验播放,提供4K超高清视频专区点播;四川广电网络推出4K超高清体验专区;湖南有线电视开始向省内有线电视用户传输4K超高清频道,百视通与NBA合作,积极拓展NBA赛事4K超高清转播;2017年12月,广东广播电视台开通4K试播节目;2018年2月,中央电视台基于"央视专区"启动4K超高清节目试播服务;2018年6月,福建广电网络4K超高清专区正式上线。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4KIPTV领域具有较好基础,已在四川、上海、湖南、广东和江苏等省推出4K视频业务;文教娱乐领域中,超高清视频和3D声效结合将显著提高临场感,和VR/AR结合能带来更真实体验,可应用于游戏、影视娱乐、体育赛事直播、艺术等场景,进而,预计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在广播电视和文教娱乐行业应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3000亿元。

2022年超高清行业应用领域中两大部分应用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各项利好政策的出台以及 5G 商用的开始,超高清视频在各领域发 展迅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CCTV4K 超高清频道、广东台综艺频道 4K 超高清节目等陆续开通,中央及地方各省市也积极推动 8K 超高清示范 应用。上海市提出“5G+AI+4K/8K”应用示范工程,将超高清视频产业与 城市精细化管理、智能制造、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应用深度融合,布 局超高清视频在航天、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北京将选取影院等场所试点 8K 超高清文化演出、体育活动直播等商业应用,选取住宅及特定公共 场所试点布局 8K 超高清传输系统、机顶盒及显示终端,开展区域性示 范直播、点播实验,2019 世界移动大会、篮球世界杯北京赛区比赛等已 采用由我国主导设计、集成建造的全球首台“5G+8K”转播车进行直播, 实现我国“5G+8K”技术在国际重大会议及赛事中的示范应用。预计到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时,4K 超高清电视全程直播,8K 超高清 实验直播将会实现。根据央视新闻报道,2020 年春晚央视将采用 5G+8K 技术实现多机位拍摄,并制作 8K 版本,基于 5G 网络的移动拍摄和景观 等机位的 4K 信号均接入春晚的制作系统,为春晚全 4K 智能直播提供强大的支撑。

    1、加快制定标准体系,增强支撑服务保障加快端到端标准体系构建。

    出台产业促进政策,整合重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行业资源,协同国家/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发展,建立超高清视频全产业标准体系。制定采集、制作、传输、运营、终端呈现等领域产品及各个接口的评测标准,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环节、横跨重点行业应用领域的超高清视频产品的综合标准系统。加强对广播电视、IPTV、OTT4K/8K播出的产业化支撑能力。支持色度学、高动态范围(HDR)转换函数、音频处理等基础技术研究,突破图像处理、HDR、三维声音视频等关键核心技术,积累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完善HDR、3Daudio等标准体系,完善AVS2产业体系。统筹推进超高清视频全产业链各环节关键技术产品研发,重点支持超高清视频采集设备、制作设备、编解码设备、网络传输设备、图像处理芯片以及4K/8K显示面板的研发与产业化,丰富超高清智能电视、机顶盒、摄像设备、投影设备、双目4KVR/AR头戴式设备等终端产品供给。

    2、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加强协同创新攻关打造资源整合平台。

    发挥行业组织在生态体系构建、商业模式创新、团体标准制定、行业规范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整合优势资源,促进各产业链环节间的交流合作,解决各个细分领域的行业痛点,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协同平台,打通全产业链,推动整体产业链协同发展。建设产业协同中心。建立内容制作、网络传输、终端显示等方面的协同中心,促进各领域的协同创新攻关,解决超高清视频产业基础共性技术难点,促进各产业链环节产品联结。面向超高清视频IPTV应用落地,协调电视台、运营商、网络设备企业合力打通网络传输技术瓶颈,协同终端电视、机顶盒、家庭网关生产企业在传输、解码、接口等方面协调一致。

    3、支持先行示范应用,推动试点创新发展扩大原有示范优势。

    引导发挥广东、北京、四川等地方政府积极性,指导其在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中的探索性工作。发挥广东超高清面板、芯片和整机集聚区优势,在全国率先打造超高清视频产业创新及应用基地,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示范。发挥北京市8K超高清显示工程实验室和产业创新中心在前端设备方面先发优势,在医疗显示、数字标牌、电视影像等领域开展8K超高清显示试点示范应用,为北京市系列重大赛事、活动、庆典的超高清制播提供保障服务。创建行业应用创新试点。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在广播电视、文教娱乐、安防监控、医疗健康、智能交通、工业制造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应用,总结示范项目经验并向全行业推广。面向国内系列重大活动和体育赛事,以及经济建设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推动企业开展"5G+超高清"行业应用示范,提升超高清视频技术、设备、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4、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人才引培力度拓展国际合作交流的维度和深度。

    拓展超高清视频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渠道,推进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等资源互动,吸引国外企业"走进来",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依托中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建立国际有效沟通机制,深化我国及国际在网络互联互通、技术标准制定、内容版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营造良好的产业合作环境。加强我国显示面板、电视整机等领域与国际的技术交流与产能合作。

    对于技术储备较弱的产业链短板环节,鼓励地方通过技术引进合作和合资建厂等方式,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完善超高清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体系。针对SoC芯片、编解码、感光芯片、光学器件等重点领域,充分利用各地方现有各类人才计划,设立专门通道和定向优惠政策,加大对超高清视频领域国内外顶级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鼓励相关高校和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培育超高清视频领域高端技术人才,加大与海外机构的交流培训力度。

 

本文采编:CY337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