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产业用电持续高增,现有统计口径低估其影响
1、信息产业用电量复合增速高达15.3%
2012~2018年,信息技术领域用电量复合增长率高达15.3%,在所有一级分类中位居第一。从中电联发布的2012~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分行业数据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年复合增长率最快,达到15.3%,年用电量由339亿千瓦时增加到2018年的798亿千瓦时。其中在2018年,信息技术领域用电增速达到25%,远高于同期全社会用电量增速(8.5%)。经过多年发展,信息技术领域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已经由2012年的0.7%提升到2018年的1.2%。
2018年信息传输、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用电构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信息传输、软件及信息技术行业用电量及其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2~2018全社会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年用电量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按照终端行业口径统计使其用电影响被低估
需要注意的是,中电联目前是按照终端行业而非终端用途统计用电量,而信息技术领域应用已经广泛渗透至工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按照终端行业口径统计的信息技
术领域用电量实际上有较大程度的低估。以信息技术领域中的数据中心为例,根据数据中心节能技术委员会统计,数据中心用电量2016年已经超过1,200亿千瓦时,但数据中心用电量已经远超中电联按照终端行业口径统计的2018年信息技术领域用电量。
考虑到信息技术产业用电量目前实际用电需求规模已经较大,且未来随着相关需求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领域耗电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速,因此有必要研究并预测新兴行业发展趋势及其对全社会用电量的影响。选取了数据中心、5G、以及加密货币挖矿三个规模及能耗较大的细分领域,分别对用电量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以得出新兴行业对全社会用电量的提振作用以及对全社会用电结构产生的影响。
二、5G建成后预计拉动电量消费约1,000亿千瓦时
1、5G建设提上日程,基站数量及能耗均有明显上升
移动通信领域的大约80%能耗由基站产生,因此基站的数量、建设周期等对于测算5G用电量影响至关重要。更高速率传输需要更大的频段宽度,中国电信数据显示,从2G发展到5G,基站的覆盖半径由10km逐渐减少到300m。因此5G网络相比4G网络而言需要由更高频段的波承载,即需要更多基站去满足建网需求。根据《中国联通5G基站设备技术白皮书》数据,5G网络以3.5GHz频段作为主力频段,4G网络则以900MHz和1,800MHz频段作为主要频段。由于高频波更趋近于直线传播,穿透能力更差,所以基站覆盖半径更小。
2G~5G基站覆盖半径情况
基站制式 | 覆盖半径 |
2G | 5-10km |
3G | 2-5km |
4G | 1-3km |
5G | 100-300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预计5G所需的新建宏基站规模高达475万座。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四家运营商颁发了5G商用牌照,5G基站建设提上日程。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18年中国5G产业与应用发展白皮书》数据,5G网络部署将采用“宏站+小站”组网覆盖模式,若要实现与4G基站相当的覆盖范围,未来预计需要新建475万个5G宏基站,950万个5G小基站。5G小基站按照功率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微基站、皮基站、以及飞基站,其覆盖半径及功率依次减少,功率一般在5mw~5w。而5G宏基站功率一般超过几百瓦,用电量远超小基站,因此将从新建宏基站方面探究5G发展对全社会用电量影响。
基站按功率分类表
- | 单载波发射功率(20MHz带宽) | 覆盖半径应用场景 |
宏基站 | 10W以上200米以上 | 城市,空间足够大的热点人流地区 |
微基站 | 500mW-10W | 50-200米受限于占地无法部署宏基站的市区或农村 |
皮基站 | 100mW-500mW | 20-50米室内公共场所如机场、火车站、购物中心等 |
飞基站 | 100mW以下 | 10-20米家庭和企业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5G宏基站的主要耗电单元包括基带处理单元(BBU)和有源天线单元(AAU),其中BBU能耗相对较小,AAU的能耗相对较大。BBU消耗的电量主要用于数字部分处理、管理、控制,以及与核心网的通信,由于5G需要处理的数据远远高于4G时代,BBU功率相应有所提升。AAU主要用于信号发射与转换,5G时代引入了MassiveMIMO技术,采用64发64收的大规模列阵天线,导致AAU能耗相比于4G基站也有所增加,根据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单个5GAAU的功耗基本为1,100瓦。
2、预计2025年的5G基站耗电约1,100亿千瓦时
工信部信息显示,从2013年颁发4G牌照,到2018年4G覆盖率达95%,4G的建设周期约为5年。考虑资金及选址等制约因素,5G建设周期将会更长,预计约为8年左右。在工信部2019年颁发5G牌照后,预计国内有望在2026年完成全部475万座5G宏基站的建设。
预测到2025年,5G宏基站年耗电量将达到1,134亿千瓦时。通常每个5G宏基站包括三个AAU和一个BBU,目前AAU功率为1,100W,假设随着5G技术发展在2020年降为900W,2021年及之后保持在800W。目前每个BBU功率为600W,在2020年及之后保持在500W。根据预测,2019年到2025年每年新建5G宏基站数量分别为15/60/80/100/80/60/40万座。据此截至2025年,累计新建5G宏基站数量为435万座,年耗电量为1,134亿千瓦时。
2019~2025年中国5G新基站数量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2025年中国5G宏基站AAU功率及BBU功率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2025年中国5G宏基站耗电增量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2025年中国5G宏基站用电量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综合来看,信息产业的用电需求规模成长迅速,有望成为国内用电量增长中的重要构成,预计2025年,5G、数据中心、加密货币带来的用电需求分别为1,134/3,950/1,509亿千瓦时,合计约6,600亿千瓦时,在国内总用电需求中接近8%。因此,尽管二产特别是重工业对用电需求拉动作用持续减弱,但在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需求的蓬勃发展带动下,国内用电需求未来仍能保持温和增速,预计2019~2021年国内用电需求的复合增速约为4%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