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营企业进出口情况分析
8月22日,由全国工商联与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在西宁举行。大会对外发布了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及有关报告。从行业分布看,本次中国民企500强榜单,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占据了较大优势,共有76家,占比高达15.2%。其次,与房地产有关的行业也不遑多让,共有71家,占比达14.2%。此外,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有26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7212亿营收排名第一,海航集团、苏宁控股分列二三位,营收额分别为6183亿、6025亿。
2019年民营企业500强行业分布
行业 | 民营企业数量:家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55 |
综合 | 43 |
房地产 | 39 |
房屋建筑业 | 32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26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24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24 |
批发业 | 22 |
有色金属冶炼和硅片加工业 | 21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21 |
零售业 | 20 |
商务 服务业 | 15 |
汽车制造业 | 13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13 |
医药制造业 | 12 |
金属制品业 | 10 |
纺织业 | 10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8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8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6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 6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5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5 |
其他制造业 | 5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4 |
食品制造业 | 4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4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4 |
非金属矿特制品业 | 4 |
保险业 | 4 |
邮政业 | 3 |
木材加工和木、藤、棕、草制品业 | 3 |
畜牧业 | 3 |
土木工程建筑业 | 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2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2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他制品和制鞋业 | 2 |
农业 | 2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2 |
建筑 装饰 和其他建筑业 | 2 |
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 | 1 |
月色金属矿采选 业 | 1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1 |
文化艺术业 | 1 |
农、林、牧、渔服务业 | 1 |
建筑安装业 | 1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1 |
道路运输业 | 1 |
仓储业 | 1 |
餐饮业 | 1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外贸行业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民营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1980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单位投资占80%以上,个体私营投资(含农村个体投资)仅占13%多;到2017年,全社会投资中的民营企业、民间投资已经占60%以上。特别是在制造业投资中,国内民营企业已经占到了77.2%,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制造业投资大军。
截至2018年底,全国实有市场主体达1.1亿户,其中企业是3474.2万户。2018年新增市场主体2149.58万户,新增企业670万户,平均每天新增企业1.83万户。
2011-2018年我国实有市场主体企业数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2.1万亿元,增长12.9%,占我国进出口总值39.7%,比2017年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87万亿元,增长10.4%,占出口总值48%,比重提升1.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第一大出口主体地位;进口4.23万亿元,增长18.1%。民营企业对外贸进出口增长的贡献度超过50%,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一大亮点。
2017-2018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我国进出口实绩总体企业数、民营企业数对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民营企业机电产品出口占民营企业出口值的四成以上,其中集成电路、手机、液晶显示板出口分别增长51%、16.8%和34.1%
2018年民营企业在集成电路、手机、液晶显示板等行业出口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进口同样以机电产品为主,所占比重也在四成以上,其中集成电路进口增长35.3%,农产品、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分别增长11%和27.5%。
2018年民营企业在集成电路、手机、液晶显示板等行业进口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9.69万亿元,增长10.4%,其中,出口6.4万亿元,增长13%;进口3.29万亿元,增长5.9%。
2015-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金额及增长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前三季度西部12省市区外贸增速为11.8%,中部6省外贸增速为12.4%,东部10省市外贸增速为1.3%;东北三省外贸下降1.8%。
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各区域外贸增速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未来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因素分析
2019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可能略好于2018年,但制约外贸稳定回升的阻力依然存在。
从国际看,随着各国宏观政策力度加大,中美贸易磋商缓和,市场信心和发展预期有所提振,2019年全球经济发展环境可能有所改善。但刺激经济政策措施的副作用日益凸显,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困难较多,加上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加剧,世界经济低增长、高风险态势不会明显改观。
虽然压力很大,但是中国外贸的有利因素仍然存在。首先,来自发达国家之外的区域占中国外贸比例逐渐加大。2018年,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增长11.2%,增速势头持续保持,双方贸易关系密切程度逐渐加深,未来将成为中国出口的增长点;中俄贸易额已突破1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双方仍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另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8.37万亿元,增长13.3%,高出全国整体增速3.6个百分点。随着2019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将逐渐加重,可以有效对冲来自发达国家经济趋缓造成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