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9年中国公务员管理体系招录现状及未来挑战分析[图]

    一、中国公务员制度发展历程

    (1)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提出和试点: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大一统”的干部人事制度,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所有干部统称为“国家干部”。1986年下半年至1987年,国家提出了干部分类管理和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设想,将《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更名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在全国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人事部从1989年起即开始组织公务员制度的试点工作,首先在国务院审计署、海关总署等六个部门进行了部门性试点。1990年,又在哈尔滨市和深圳市进行了地区性的试点。

    (2)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1993年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了职位分类、录用、考核、任免、职务升降、奖惩、培训、交流、回避、申述控告10种制度,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由此成立,到1997年,全国基本已完成建立了公务员制度。

    (3)公务员管理法制化: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考录制度坚持“凡进必考”,从源头上确保了公务员队伍的高素质。

    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对《公务员法》进行修订,主要在政治要求、调整完善公务员职务和职级、调整充实从严管理干部有关规定等五方面进行修订,该修订法律自2019年6月1日开始实施。

国家公务员制度沿革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是指在国家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机关包括:党委、人大常委、政府、政协、检察院、法院、民主党派,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公务员就职机构体系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二、中国中央机构公务员管体系

    中央机构公务员体系由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省级以下直属机构和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组成。

中央机构公务员体系

资料来源:国务院

    中央党群机关:主要由党中央部门机构、最高人民法院和其他各类中央党群、群团机关组成。党中央部门机构包括党中央各部门(14个)和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9个)。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本级):主要由国务院组织机构组成,国务院组织机构包括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1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组成部门(26个)、国务院直属机构(18个)、国务院办事机构(2个)、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9个)和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16个)。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省级以下直属机构:主要包括国家税务总局下属的各省级税务局、地方海事局、地方铁路公安局、地方海关、各省级通信管理局、各省级邮政管理局等。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国家知识产权局、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地方调查总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各省级监管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各省级监管局、各省级气象局等。

    三、中国地方机关公务员管理体系

    地方机关公务员按照单位性质可分为省级机关及直属单位、法院、检察院、参公管理、市级机关、县级机关、乡镇机关、监狱戒毒系统。

地方机关公务员体系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省直机关:省直机关是经省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各省直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包括省政府服务管理办公室、省财政厅、省林业局、省国家保密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生态环境厅、省委网信办等

    法院、检察院:法院主要包括省高级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县人民法院、区人民法院等,检察院包括市人民检察院、县人民检察院、区人民检察院等。
参公管理: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主要包括市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市水利局下属事业单位、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委党校等。

    市级机关:主要包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红十字会、市水利局、市纪委(监委)、市环保局、市统计局、市商务局、市农委、市审计局等。

    县级、乡镇机关:县级机关主要包括区县科协、区县信访局、区县国土局、区县商务局、区县环保局等;乡镇机关包括各乡镇机关、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等。
监狱戒毒系统:包括监狱、戒毒所、未成年犯管教所、监狱管理局党委党校等。

    四、中国公务员招录现状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流程要求公开透明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国考招录与考试人数:近10年来公务员国考招录人数一直保持稳步增长,从2007年的12724人增加到2018年的28533人,累计增幅达到124.25%。但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规模大幅缩减,计划招录14537人,同比减少了49%。

2007-2019年国家公务员录取人数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公务员局

    这主要是因为国地税合并导致税务部门招录大幅减少,其他部门招录未见明显收缩。2019年国税招录人数为6046人,但相较2018年招录17701人,同比减少近66%。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公务员考试培训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公务员国考报名人数为138万人,实际参考的人数为92万人。自2010年报名人数达到144万人以来,近9年来报名人数在130-160万人之间波动,实际参考人数在90-110万人之间波动,与招录人数的变动并不是线性同步的。

2010-2019年国考审核通过人数及参考人数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方公务员招录与考试人数:从2019年各省发布的数据来看,绝大部分省份都缩减了招录人数。比如公务员招录大省山东,2019年招录3047人,比2018年的7309人下降58.31%;江苏省2019年招录6507人,比2018年的8559人减少了2052人,降幅为23.97%;浙江省2019年招录4829人,比2018年的7503人下降了29.64%。

    事实上,近5年来,与国考招录人数逐年增加相反,地方公务员考试的招录人数不断下降。2017年地方公务员招录人数为12.04万人,比2013年的18.5万人累计下降了34.9%。但从实际参考人数来看,地方公务员2017年参考人数370万人,比2013年的230万人累计增长了60.86%。这也说明,招录人数减少并没有让参考人数同步减少,两者并不是线性正相关的关系。招录人数减少但参考人数增加,导致地方性公务员考试的竞争程度明显加剧,录取比率从2013年的8%降至2017年的3.3%,已接近国考2-3%的水平。

2013-2017年地方公务员招录与参考人数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五、中国公务员管理体系面临的挑战及趋势

    (1)公共服务滞后

    “官民比”(公务员占人口比例)与国际主要国家相比仍有差距,2017年统一口径后(扣除军队、医疗和教育)的中国官民比为1.24%,而国际主要国家的“官民比”基本在2%-4%之间,经济越发达“官民比”越高。

    “官兵比”(干部与基础人员比例)有待改善,公共服务部门基础人员偏少,单位内部普遍存在“管比兵多”的现象。实际工作的基层人员不足,通过拆分公务员招录岗位可知,近年来乡镇机关招录规模比例为70%左右,国家有意逐步补足基础人员不足问题。

    (2)退休高峰期将至

    中国就业人员就业退休高峰期:根据中国年出生人口数据可知,1961年之后出生人口数量剧增,按照正常的工作年限来算(女55退休,男60退休),2017-2022年开始是中国在职人员的退休高峰期。由于历史经济体制原因,1961年之后出生的在职人员多集中于国企或者公共服务部门,他们正式进入退休高峰期,退休后编制轮空需招录补充。

    公务员进入退休高峰期:1982年劳动人事部制定下发《吸收录取干部问题的若干规定》,强调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吸收录用干部,实行公开招收,也逐步导致公务员数量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的400多万增至后来的1100多万。按照工作30年算,80年代初开始进入机关单位的公务员将在2020年左右迎来退休期。

    国税和地税系统现有在职干部总数近80万人,这支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缺乏合理梯度,呈“老龄”集中、“年轻”断档的倒“金字塔”式格局。尤其是35岁以下年轻人较少,新生力量匮乏;而45岁以上的人员数量占比几乎为一半,其中50岁以上人员占比为25.6%。随着时间推移,势必影响工作运转。并且3、5年之后,全国税务退休人员将“井喷”,税务队伍濒临“断层”。

    站在2016年时间点推算,2020年开始税务部门将迎来“断崖”式干部退休期,税务部门招录占每年国考规模的六七成,一旦税务部门退休补新增加,整国考的招录规模就有望恢复反弹。

    公务员体系对于国家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存在双重影响,公务员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国家的长久发展,而公务员招录规模则间接影响了国内的就业稳定。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市场化就业单位对新增就业人群的吸收能力减弱,特别是每年有800万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为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需“出招”保就业。

本文采编:CY245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