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SUV市场发展火热,在乘用车市场中占比快速提升,2018年达到43%,显示出消费者对这类空间大、实用性强的车型有着较强偏好。厂家也根据市场需求加大对SUV投放。从2019年上海车展看,为新车中轿车占比约为25%,而SUV占比达到61%,成为绝对主力,SUV仍然是厂家布局重心。
由于居民生活条件改善,以及置换购车比例增大,消费者存在对汽车产品的改善需求,购车目标车型逐步向大型化、高端化靠拢。在国内SUV市场中,尽管紧凑型SUV仍然是市场主力,2018年占比达到57%,但中型、中大型SUV近年来占比快速提升,合计占比从2014年的15%提升至2018年的22%,其中中型SUV占比达到20%。
在车展上,紧凑型SUV仍然是SUV新品的主要战场,占比36%,但中型、中大型SUV合计占比达到39%,显示出厂家对这类市场产品布局的重视。
2019上海车展SUV新车类别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自主品牌占据主场优势,贡献了近近6成的新车型,其中新能源车型达到36的款,占其新车型中的58%。自主+造车新势力合计展示了本届车展中69%的新能源新车型,未来产品储备更为丰富。
本土参照的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在本届车展上展示了62款新车型,占全部新车的58%。在新能源新车型中,自主品牌表现更为抢眼,本届车展首发/新上市的52款新品中,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共展示36款新品,占比达到69%。
2019上海车展新车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逐渐收紧的燃油车购买政策,也成为限制SUV的因素之一。众所周知,燃油车退出世界大舞台只是时间问题,而我们国家这两年政策也一直在大力推广新能源车,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都相继推出了自家的新能源车型,在响应政府号召的同时又能进一步减小油费开支,自然选择新能源车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市场饱和度,今年的“金九银十”可以说是打了众多车企一记响亮的耳光,没有预想中的火爆,只有低迷,中国汽车市场经过17年的增长,该买车的都买了,短时间内不管是SUV还是轿车都不可能出现大规模二次置换的可能性,自然购买力就会下降。
不过,SUV市场依然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为它已经过了最佳的“红利释放”区间,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完全取决于人们的消费观念。在脱离了刚需之后,它将成为人们追求不同的存在,毕竟它身上的很多属性都变为了“买回来没用”的存在。但是,我们也不能断言它会从此一蹶不振,毕竟还是有很多人偏爱SUV的。
2016-2018年中国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销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SUV市场的火热迟迟没有消退,自主合资新车产品连番轰炸,在用户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细化的今天,在SUV领域,小型SUV俨然成了继紧凑型SUV之后而崛起的第二大细分市场。
与紧凑型都市型SUV疯狂挤占B级车市场一样,小型SUV的战火也纷纷烧到A级车市。虽然SUV的后排腿部空间比A级车要短,但小型SUV同样有它鲜明的优势:一是SUV的通过性略高,符合更复杂的路况下通行;二是外观确实不是三厢车所能相提并论,更高的车身看起来更加霸气,整体感觉更讨人喜欢;三是跟两厢车一样的五门,更方便放倒后排腾出更大的临时装载空间。
小型SUV相比其他SUV车型还有着一个得天独到的优势,那就是价格。一般自主品牌的小型SUV价格都在比较低的区间,根据消费金字塔来说明,低价格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潜在客户,更多的潜在用户也就代表着更高的销量。
小型SUV市场的逐渐崛起与国内SUV市场整体火爆有关,年轻消费者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军。
从小型SUV市场市场销售数据来看,宝骏510如愿抢的头名,低价高性价比车型再度吸引市场。但前十车型中哈弗H2、本田XR-V及名爵ZS的良好表现,也证明小型SUV市场需求升级仍明显。
总体来看,SUV市场容量持续增长、预期仍会保持较高增长;细分市场结构向好发展,中高端细分市场正迎来机会。小型SUV符合了很大一部分年轻消费者的需求,预计未来发展潜力将得到释放。
受政策法规变化、消费环境、物联网及高新技术发展加速等方面因素影响,我国SUV市场竞争还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已经由蓝海进入了红海,预计SUV市场将一直是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两分的局面。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运动型乘用车SUV行业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油电混合动力汽车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