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医疗器械增速超全球增速,但集中度和国产比例低
2017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405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预计2024年将达到5950亿美元,复合增速约为5.6%。从子行业来看,体外诊断占比仍然最大,其次为心血管、影像设备、骨科。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2017年全球医疗器械子领域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4425亿元,同比增长20%,超过全球市场增速的4倍。从市场份额来看,医学影像、体外诊断、低值耗材、心血管器械耗材的市场份额靠前。与全球市场相比,中国的骨科、眼科、内镜等市场占比相对偏低。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子行业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大,多因素推动行业快速增长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速明显超过药品市场增速,约为药品市场增速的2倍左右。从医疗器械与药品市场规模相比来看,发达国家基本达到1:1,全球平均水平约为0.7:1,中国市场仅为0.25:1,医疗器械市场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速明显超过药品市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与药品市场相比偏小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持续提高,从1982年的67.80岁提升至2015年的76.34岁。老龄化进程加快,2017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经超过1.5亿,占比达到11.4%,而且仍在持续提升。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更大,对医学影像检查、体外诊断检查、心脑血管器械、骨科耗材等医疗器械的需求也会持续增长。
中国老龄化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医保基金持续保持稳定增长,2017年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7932亿元,同比增长37%,支出14422亿元,同比增长34%。随着医保控费、控制药占比、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实施,医保基金收入增速实现对医保支出增速的反超。累计结余与当年支出的比例也从2014年最低点83%提升至2017年92%,医保基金的支出安全性进一步提升。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付费方,医保基金收入和支出的稳定增长也将推动医疗器械市场持续扩容。
中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和支出增长趋势(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增长趋势(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推动因素一: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权限进一步放开,促进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放开。
推动因素二:分级诊疗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医疗器械配置需求增加。
推动因素三:由于限制药占比、取消药品加成等措施落地,公立医院最主要的盈利来源从药品变为医疗器械,公立医院有更强的动力采购医疗器械以增加收入。
调查数据显示:从收入结构来看,药品仍然是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在33%-40%左右。但药品增速低于医疗器械相关的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的收入增速。
公立医院收入结构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增速低于器械相关收入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医院科室盈利能力来看,临床科室由于对药品依赖大,大部分临床科室都处在亏损状态;而以来医疗器械的医技科室则具有极强的盈利能力。相比药品,医疗器械相关收入增速更快且盈利能力更强,对医院盈利贡献更大,也会更受医院青睐,加大医疗器械配置力度。
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明显亏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公立医院医技科室盈利能力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医疗政策大力支持医疗器械国产化
截止2017年,接近160个产品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名单,审批进度明显加快。其中2017年收到特别审批申请273项,完成323项审查,确定63个产品进入特别审批通道,共批准12个创新产品注册上市。其中审批进度最快的是海杰亚的低温冷冻手术系统,从公示到获批仅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医疗器械上市进度明显加快。
2017年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项目数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5-2031年中国耳鼻喉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耳鼻喉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国耳鼻喉医疗器械行业代表性企业布局案例研究,中国耳鼻喉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发展趋势,中国耳鼻喉医疗器械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