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7年全国竹材产量27.20亿根,竹产业总产值2346亿元,竹材产量区域集中度高【图】

    我国的竹林主要分布于20个省(区、市),面积较大的有15个省(区、市)。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四川、广东、安徽、广西8省(区)竹林面积合计占全国的80%以上。

2015-2016年我国主要省市竹材产量分析

资料来源:中国林业统计年鉴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竹材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未来发展趋势报告》数据显示:根据我国林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竹业产值为2346亿元,竹材采运业产值334.07亿元。

2010-2017年我国竹业产值分析

资料来源:中国林业统计年鉴

    近年来,竹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效显著,主要有以下特点:

    竹林资源进一步扩大。我国地处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素有“竹子王国”之美誉。竹种结构进一步优化,雷竹、麻竹、青皮竹、方竹等一批优良、高效竹种得到大面积培育和开发利用,并形成了散生竹、丛生竹,大型竹、中小型竹,乡土竹种、引进竹种,生态竹林、经济竹林综合发展的新格局。

    产业效益进一步提高。2017年,全国竹材产量27.20亿根竹产业总产值2346.00亿元,出口177个国家,创汇数十亿美元。产品涉及传统竹制品(日用品、工艺品)、竹材人造板、竹浆造纸、竹纤维制品、竹炭和竹醋液、竹笋加工品、竹叶提取物等10大类,几千个品种,应用领域已发展到建筑、造纸、新材料、家具、包装、运输、医药、食品、纺织、旅游等。

    竹林资源的多种效益进一步发挥。竹产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全国拥有6500多家笋、竹加工企业,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9家,从业人员4500多万人,对于扩大就业,促进山区和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效益明显。产业化、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我国林业的四大朝阳产业之一。竹林资源的多种效益得到开发,依托竹资源开展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在浙江、四川、广东、湖南、广西、贵州等产竹省区迅速发展,已成为竹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随着竹业科技研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深入,我国在丰产竹林培育和经营技术、竹胶板、竹建材、竹家具、竹食品、竹饮料、竹炭、竹纤维等竹产品研发技术,竹产品质量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统计,我国有国家和省部级竹类研究成果100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竹产品和专利技术450多项。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对我国竹林培育、加工及竹产品深度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采编:CY220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