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是生物制药产业的支撑技术。所有的生物制药研究都离不开哺乳类动物细胞。因此,个性化的细胞培养基及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是生物制药研究的必要支撑。
以疫苗生产为例。要想生产出灭活的疫苗,首先要拿到有高表达量的病毒,然后将这些病毒在个性化的细胞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再通过生物反应器生产出具有高抗原量的病毒原液。这些步骤完成后,再将病毒进行灭活、纯化。通过这一系类流程生产出来的疫苗才能满足试产的需求。
2004年以前,国内的细胞培养基市场几乎全部被国外企业垄断。2008年以前,国内的生物反应器市场也几乎被国外企业垄断。甚至到2014年,国内使用的多数的细胞培养基和生物反应器都来自进口。国内能与进口大品牌相竞争的细胞培养基和生物反应器生产商,少之又少。
近年来,随着海外人才回国,政府的大力扶持,生物制药行业得到了大力发展。行业对细胞培养技术的需求量也将逐步增加。细胞培养市场相关领域,也逐渐走强。
目前,国内细胞培养基生产企业产能较大,产能利用率不高,主要是国内细胞培养基产品处于低端供给结构,2017年国内细胞培养基均价不到3万元/吨,国外细胞培养基产品均价约26万元/吨是国内产品均价的8倍多。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细胞培养基产业竞争态势及市场发展趋势研究分析报告》内容指出:
2017年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市场规模约11.67亿元,同比2016年的8.78亿元增长了32.92%,近几年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市场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
2009-2017年中国细胞培养基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目前,国内细胞培养基行业市场长期被国外市场占据,2009年国外细胞培养基产品销售金额约1.67亿元,占比国内规模比重约95.11%,到2017年进口产品销售金额达到了10.36亿元,占比国内细胞培养基规模11.67亿元的88.78%。
2009-2017年中国细胞培养基行业细分进口产品规模及比重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拒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细胞培养基行业产能已经超过万吨级,其中大部分国内企业产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与国外进口产品价格差异十分显著。
国内部分企业细胞培养基产能统计
产能 | 备注 | |
健顺生物 | 300吨 | 规划产能为1200吨 |
广东普奥思 | 100万升 | 目标产能为1000万升 |
北京青大天一 | 400万升 |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2013 年 4 月,国家科技部发布《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 2014 年备选项目征集指南》,将个性化细胞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研究开发作为生物技术主题之一,提出:研制适用于动物细胞规模化培养的无血清培养基;研制适用于病毒性疫苗制备和生产的无血清,无蛋白培养基和可用于流加培养的浓缩无血清培养基和个性化细胞培养基;建立符合 GMP 标准的大规模粉末培养基制备技术平台,研究大规模粉末培养基制备的质量控制技术和质量标准。
目前我国的市场上大量的高端培养基都需要从美国进口。主要是由于之前国内疫苗生产采用传统细胞培养基和传统细胞培养工艺,存在生产厂家规模小、疫苗的产量低、生产稳定性差、残留宿主DNA和蛋白等质量不达标、病毒等微生物污染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我国生物制药业的需求,因此我国细胞培养基领域存在很大的进口替代空间,同时在高端的生物蛋白培养基等领域,我国的细胞培养基生产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力,逐步实现了进口替代,随着我国的技术不断的发展,进口价格将会逐渐走低,同时对外依存度的下降也会导致产品的市场价格逐步走低。


2025-2031年中国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共十五章,包含2025-2031年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行业发展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