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7年我国即饮咖啡行业发展概况分析【图】

    近年来,星巴克、雀巢、雅哈、蓝岸等品牌所做的品类推广,为即饮咖啡打下市场持续渗透的基础。2014 年10 月,畅销日本、韩国、香港等地的可口可乐乔雅大举进军中国,令即饮咖啡市场风云再起。

    2003 年以前,国内即饮咖啡饮料市场处于启蒙阶段,没有形成大的销售体量。随着饮料市场的日益多元化,细分品类层出不穷,即饮咖啡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03~2008 年,统一雅哈强势登场,雀巢、卡夫等国外企业持续发力,国内即饮咖啡市场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整体销售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5%。

    2009年以后,可口可乐将热销的乔雅咖啡引入中国;雀巢收购银鹭,加码即饮咖啡业务;星巴克推出多款便携即饮产品;国内诸如广州慕赏咖啡、杭州澳洋食品等中小企业也积极开拓这一市场;即饮咖啡市场的复合增长率达到34.2%,并于2014 年销量达到了7900 万标箱左右。虽然份额不断扩大,但是与国内畅销多年的茶饮料、果汁饮料相比,即饮咖啡市场还无法相提并论。

    2015年星巴克咖啡公司与中国领先的饮料生产商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宣布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在中国大陆生产星巴克即饮饮品,并拓展本地市场分销渠道。根据协议,星巴克负责提供产品原料、研发和创新以及品牌发展,而康师傅则将负责在中国大陆生产、销售星巴克的即饮饮料产品。无独有偶,对高端水不感冒的华润怡宝,会考虑梳理魔力维他命水和火咖咖啡两个品类。

    2015年,即饮咖啡的市场规模达50.12亿元,同比增加27%。虽然即饮咖啡的整体销售量保持了快速的增长,但是在整个饮料行业中,其占比不足2%,并且还在面临“价高量小”的尴尬。

    中国即饮咖啡复合增长率超过30%,对比这样的增长率,主要是得益于国内咖啡市场逐步培育起来,以及海归群体和境外旅行人数的增多。

2009-2015年即饮咖啡饮料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国内即饮咖啡市场的参与者有雀巢、星巴克、统一、伯朗、欧迪、麒麟等。尤其是雀巢和统一,这两个品牌在国内即饮咖啡领域已发展多年,拥有较高市场份额和良好的市场基础。从原价来看,雀巢、统一雅哈、伯朗等品牌的即饮咖啡均在4~7元的定价范围,竞争格局俨然形成。,可以预见在这个市场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消费者关注的主要即饮咖啡品牌

-
品牌
1
雀巢
2
星巴克
3
统一雅哈
4
伯朗
5
欧迪
6
麒麟
7
邦德
8
麦士威尔
9
力神
10
超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即饮咖啡市场一直是雀巢的天下。而如今,包括跨国巨头星巴克与本土快消大佬华润怡宝在内的两大快消巨头试图打破这种局面。日前,星巴克咖啡公司与中国领先的饮料生产商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宣布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在中国大陆生产星巴克即饮饮品,并拓展本地市场分销渠道。根据协议,星巴克负责提供产品原料、研发和创新以及品牌发展,而康师傅则将负责在中国大陆生产、销售星巴克的即饮饮料产品。

    相关报告: 《2017-2023年中国咖啡市场供需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233
10000 12003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即饮咖啡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即饮咖啡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即饮咖啡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国即饮咖啡行业重点企业分析,中国即饮咖啡行业标杆企业经验借鉴,研究总结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