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7上半年中国GDP走势分析
2017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81490亿元,增速为6.9%;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744127.2亿元,增速为6.7%。
2010-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速走势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深度调查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二、全国各省会城市GDP排行情况分析
从上半年经济总量看,广州以9891.48亿元居26省会城市之首,成都以6111.4亿元位列第二。
随着中国经济从工业化时代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型,多数特大城市的产业结构正在迅速从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
在这一转型进程中,作为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交通中心的省会城市,优势凸显,在近年来的区域经济版图中越来越耀眼。
随着各地上半年经济数据发布,21世纪经济研究院汇总各地数据,分析各省会城市不同的发展态势。由于拉萨的数据尚未公开,4个直辖市不纳入对比,所以实际排名只包括26个省会城市。
从上半年经济总量看,广州以9891.48亿元居26省会城市之首,成都以6111.4亿元位列第二。
从增速来看,各省会城市GDP名义增速(现价地区生产总值),与实际增速差异较大。
2017年上半年名义经济增速最快的省会城市是西安,增速为23.06%,其次是银川,增速为17.11%。而实际增速最高的是贵阳,增速为11.6%,西宁、昆明并列第二,增速均为9.6%。
广州总量第一
2017年上半年26个省会城市GDP排行榜(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17年上半年省会城市经济增速排行榜(实际增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17年上半年省会城市经济增速排行榜(名义增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根据汇总的数据,2017年上半年经济总量第一的省会城市是广州,接近万亿级水平。第二、第三名分别为成都和武汉,为6000亿元级别。杭州和南京经济总量分别为5689亿元、5488亿元,居于第四、第五位。
GDP居于第一的广州发展稳健。据广州市发改委统计,其半年的主要指标增速大部分达到了2017年的预期目标,其中,进出口表现亮眼,商品出口总值上半年增长34.8%,远超今年2%的预期目标,出口总值完成了3142.4亿元,占到全年预期总量的近六成。
而成都、武汉、杭州、南京则是近年非常抢眼的“新一线”城市,随着新经济、新动能和新业态加速聚集,城市经济发展迅猛,这四个省会城市上半年经济增速均在8%以上。
从实际增速上看,上半年增速比一季度提升的省会城市有11个,放慢的有10个,5个持平。
其中,经济加快有贵阳、长沙、济南、南京、长春、西安、武汉、石家庄、呼和浩特、哈尔滨、沈阳。其中石家庄、武汉上半年经济增速分别比一季度提升1.4和0.6个百分点,分别达到了7.3%、7.5%。
上半年经济增速与一季度持平的有西宁、南昌、银川、成都、杭州,经济增速分别为9.6%、9.1%、8.3%、8.2%、8.1%。其余的省会城市上半年经济增速比一季度有所放慢。
从实际增速排名上看,上半年增速最快省会城市多居于西部。第一名是贵阳,增速为11.6%,第二名为西宁和昆明,为9.6%。前三名均为西部城市。第四名为南昌,第五名为福州。从第六到第十名分别是南宁、长沙、合肥、银川、济南。即实际增速前十名中,西部占了一半,中部占了3个,东部有2个。
上半年实际增速最慢的5个省会城市是呼和浩特、太原、哈尔滨、兰州、沈阳,除了兰州,其余4个城市均为华北和东北城市。
从名义增速(未剔除物价)看,上半年名义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是西安,增速为23%以上。其次是银川,达到了17%以上。其他的名义增速超过12%的省会城市还有西宁、南昌、福州、合肥、郑州、杭州、南京、武汉、乌鲁木齐、太原。
哈尔滨和沈阳名义增速分别只有0.53%、-24.06%,说明东北地区的经济仍末根本摆脱困境。
由于地区生产总值核算采取生产法为主(按照产业分别进行核算汇总),因而各地工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经济增长走势。今年上半年工业最快的地区分别是南宁、济南、南昌、贵阳、银川,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为11.2%、10.3%、9.6%、9.5%、9.2%。而海口、石家庄、哈尔滨、兰州、沈阳工业增速较低,这些地方经济增速也排名不高。
服务业对经济贡献显著
今年上半年各省会城市的一个变化是,越是发达的城市,服务业对经济的驱动越明显,第二产业增速不高。
比如服务业比重最大的广州,上半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0.2%、4.8%和9.5%。三次产业结构为0.99:29.45:69.5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同比提高1.4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0.6%。
类似的还有杭州,上半年服务业比重为62.1%,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3.9%、11.2%,服务业增速几乎接近第二产业的3倍。
西安上半年服务业比重为64.5%,第二、第三产业增速分别为5.4%、9.4%。
昆明、太原、呼和浩特2017年上半年服务业比重分别为61.6%、66.1%、69.54%,在全国靠前,服务业增速也快于第二产业。其中昆明的服务业增速为10.3%,高于第二产业8.7%的增速。
有些城市,服务业比重不是很高,比如贵阳为54.84%,上半年其第二、第三产业增速分别达到了10.9%、12.5%,属于第二、第三产业同时快速拉动经济。
另外如长沙和福州,今年上半年服务业比重分别为47.1%、49.83%,服务业增速分别为10.2%、11.4%,均原高于第二产业7.3%、7.3%的增速,也支撑了经济增速。
从投资来看,很多省会城市增速并不高。比如上半年贵阳投资增速只有6.6%,在全国靠后,但是实际经济增速为全国第一。昆明上半年实际经济增速全国第三,但是投资增速只有5.3%,合肥和杭州的投资增速也不高,分别只有4.9%、1.1%。
而有些城市投资增速很高,比如海口今年上半年投资增速达到30%以上,济南、南京、呼和浩特今年上半年投资增速为15%以上,但这些城市经济增速却并不高。
可以看出,省会城市经济增速与投资关系不算密切,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明显。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上半年西部和中部量级最大的分别是成都、武汉,级别为3000亿左右的水平。东部为广州,总额达4572亿元,居26省会城市第一。
另外,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超过11%的省会城市,有贵阳、昆明、南昌、福州、合肥、成都、郑州、南京、海口。
三、2017GDP中国城市排名 五大城市群发展不同
近日,国内各城市2017上半年的GDP总量已经公布,其中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依旧是国内一线城市之首,其次则是天津、重庆、苏州、成都、武汉,该五个城市在今年上半年的GDP总量在6000亿以上,也被称之为新一线城市。在2017年上半年消费品零售排名中,上海、北京、广州、重庆、成都、武汉、天津、深圳、南京、杭州居于前十。
津京冀创新表现活跃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上半年GDP,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增速与一季度持平,经济平稳向好。
事实上,从数据来看,近两年,经济较为低迷,从2015年经济增速破7%以来,到了2016年全年经济增速为6.7%。经济触底后开始反弹,从2016年四季度经济增速6.8%到今年上半年的6.9%,经济开始稳步向好,市场上普遍认为,今年的经济大概率完成2017年GDP增速目标6.5%左右,且有可能维持在6.9%这个增速,对下半年的经济看好。
2015-2017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及增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2017年上半年GDP增速中,津京冀地区的增长速度分别是6.9%、6.8%、7.3%。长三角地区中,上海、苏州、无锡的增长速度分别是6.9%、7%和7.2%。其中津京冀地区的新动能发展较快,产业结构优化。
2017年上半年15个副省级城市GDP同比增速及总量(注:此处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
城市 | GDP总量(亿元) | 增速% |
广州 | 9891.48 | 7.90% |
深圳 | 9709.02 | 8.60% |
成都 | 6111.4 | 8.20% |
武汉 | 6019.08 | 6.90% |
杭州 | 5689 | 8.10% |
南京 | 5488.73 | 8.00% |
青岛 | 5075.08 | 7.70% |
济南 | 3417.4 | 8.30% |
西安 | 3304.08 | 7.80% |
哈尔滨 | 2424.9 | 7.00% |
厦门 | 1861.4 | 8.00% |
大连 | - | 6.80% |
宁波 | - | - |
长春 | - | - |
沈阳 | - | -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此外,津京冀三地区的创新表现活跃,在今年上半年,北京高新产业的增加值同比增长16.7%,相比其它行业收入增速较快,天津的科技型企业共增加7568家,科技“小巨人”242家,分别累计达年9.4万家和4135家。
2012-2017中国分地区GDP目标增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经济增长来看,其中有两个城市的经济增速较为抢眼,分别是深圳和成都,其经济增速分别在8.8%和8.2%。此外,有部分城市已经赶超副省级城市,其中就有重庆、昆明、南昌和福州,其增速平均在9%以上。相比之下,大连、哈尔滨的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增速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31省区市中,有21省上半年经济增速跑赢全国,3省区市与全国增速持平,7省低于全国增速。尤为亮眼的是,西藏、重庆、贵州经济再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10.8%、10.5%及10.4%,相对于一季度来讲,西藏增速为11%,经济增长放缓,重庆则持平,经济稳步增长,而贵州的经济增长放快,一季度增速为10.2%。
相反地,增速倒数五名为辽宁、甘肃、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增速分别为2.1%、5%、6.3%、6.5%、6.6%,集中在东北区域和西北区域。其中,辽宁2016上半年GDP增速为-1%,2016全年为-2.5%,尽管今年2季度的增速倒数第一,但是从今年一季度开始,经济增速转负为正,经济开始向好。
14省跻身“万亿”俱乐部 广东江苏山东经济体量仍为前三
从31省区市上半年的GDP数值来看,飞笛研究发现,广东、江苏和山东三省稳坐前排,名列前三,上半年GDP总量分别为41957.84亿元、40821.2亿元、35017.39亿元。
经济规模排名 31省、区、市 二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同比增长(%) 同比增速排名
经济规模排名 | 31省、区、市 | 二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同比增长(%) | 同比增速排名 |
1 | 广东 | 41957.84 | 7.80% | 13 |
2 | 满勤 | 40821.2 | 7.20% | 19 |
3 | 山东 | 35017.39 | 7.70% | 15 |
4 | 浙江 | 23383 | 8.00% | 12 |
5 | 河南 | 20304.72 | 8.20% | 9 |
6 | 河北 | 16404.9 | 6.80% | 25 |
7 | 四川 | 16080.3 | 8.20% | 9 |
8 | 湖北 | 15871.39 | 7.80% | 13 |
9 | 湖南 | 15275.51 | 7.60% | 16 |
10 | 上海 | 13908.57 | 6.90% | 22 |
11 | 福建 | 13289.77 | 8.30% | 8 |
12 | 安徽 | 12645.4 | 8.50% | 7 |
13 | 北京 | 12406.8 | 6.80% | 25 |
14 | 辽宁 | 10296.8 | 2.10% | 31 |
15 | 陕西 | 9581.1 | 8.20% | 9 |
16 | 天津 | 9386.87 | 6.90% | 22 |
17 | 重庆 | 9143.64 | 10.50% | 2 |
18 | 江西 | 8961.2 | 9.00% | 5 |
19 | 内蒙古 | 8465.7 | 6.60% | 27 |
20 | 广西 | 8179.81 | 7.20% | 19 |
21 | 山西 | 6577.91 | 6.90% | 22 |
22 | 云南 | 64447.81 | 9.50% | 4 |
23 | 吉林 | 6124.22 | 6.50% | 28 |
24 | 黑龙江 | 6108 | 6.30% | 29 |
25 | 贵州 | 5732.35 | 10.40% | 3 |
26 | 新疆 | 4362.98 | 7.20% | 19 |
27 | 甘肃 | 2993 | 5.00% | 30 |
28 | 海南 | 2198.23 | 7.50% | 18 |
29 | 宁夏 | 1397.61 | 8.60% | 6 |
30 | 青海 | 1204.3 | 7.60% | 16 |
31 | 西藏 | 555.4 | 10.80% | 1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统计发现,今年万亿俱乐部的省份有14个,与去年一样,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四川、湖北、湖南、上海、福建、安徽、北京、辽宁。但是,与去年相比,以上省份中,安徽、福建的经济规模排名分别上升2名、1名,相对的,辽宁省的名次由第11名滑至14名,恰好跻身万亿俱乐部。
经济规模倒数10名分别为云南、吉林、黑龙江、贵州、新疆、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名单也有变化,经济体量为6447.81亿元的云南“榜上有名”,而山西则以微弱优势移除倒数第十名。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经济规模尚小,西藏和贵州奋起直追,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
广东江苏经济总量首破4万亿 河南首破2万亿
飞笛研究院在对比2017年与2016年经济总量时发现,广东与江苏的经济总量首次突破4万亿,今年上半年,广东和江苏GDP相差1136.64亿元,去年同期为868.3亿元,差距扩大268.34亿元。一样有量的突破的是河南省,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
广东经济总量表现依然亮眼,据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为41957.84亿元,同比增长7.8%,经济增速与一季度持平,GDP占全国GDP比重的11.0%。
这也是广东半年经济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从支出法角度来看,广东“三驾马车”增速加快,消费逐渐平稳,进出口增速重回两位数增长,投资增速小幅提升。事实上,近三年,广东需求端保持稳中有进的态势,消费维持在10%左右的高速增长,投资增速则从2017年1月份以来小幅夸张,而进出口增速进入两位数增长区间。
江苏省也是4万亿大省的一员,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江苏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082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8.4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18743.4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20719.4亿元,增长8.3%。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江苏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高于GDP增速1.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50.8%,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河南GDP首破2万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GDP20307.72亿元,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4%,第二产业增长7.5%,第三产业增长10.0%。三次产业结构由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的趋势更加明显,服务业占GDP的比重42.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3%。在河南经济发展史上,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过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