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7年中国北斗产业发展趋势预测【图】

    2018年覆盖“一带一路”国家,2020年前后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北斗一代为试验系统,提供区域连续的导航定位、简短数字报文通信和授时功能。北斗二代为区域服务系统,定位服务区别于一代以无源定位为主。2016年末到2017年初,北斗“三步走”战略完成第二步与第三步接棒。目前是政策密集发布期和卫星密集发射窗口期。预计到2018年覆盖“一带一路”国家,2020年前后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2017年下半年北斗将开始全球组网,拉开面向全球服务帷幕,同时提升系统承载能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三阶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北斗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空间段计划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27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北斗导航卫星持续发射载有导航电文的无线电波,提供给地球上的各种接收机来应用,截至目前已发射23颗。地面段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3种类型地面站,主要工作为追踪及控制北斗导航卫星的运转,包括收集并计算导航信息,监视系统状态,调度卫星,修正维护卫星各项参数等。用户段包括北斗系统用户终端以及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用以满足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应用需求。

    在定位、导航、授时之外,北斗比GPS多出通信功能。目前,全球共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中国的BDS(北斗系统)、以及欧盟的GALILEO系统。与GPS相比,北斗具备三大优势:1>由中轨道、高轨道和同步卫星组成,比GPS低轨卫星的抗遮挡能力更强;2>不仅具备导航定位功能,而且附带独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即在没有通信和网络的地方仍可以通过同步卫星向外界发布文字信息,该功能在汶川地震救援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3>比GPS频点多,在精度和稳定性上表现更好。我们认为,随着北斗技术的成熟,在信号覆盖范围内,北斗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与GPS相当,未来随着定位模组的价格下降,将促进其普及与推广。

    全球卫星导航市场规模在万亿人民币量级,普通精度应用占绝对部分比例,高精度应用比例提升。根据欧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局GSA,2014年全球卫星导航市场规模接近2300亿欧元,预计到2023年可达2900亿欧元。从市场结构上看,普通精度应用的道路交通(包括PND、汽车前装/后装导航以及行业市场中的车载导航监控等)与LBS(移动终端及相关位置服务)占了市场绝大部分比例,2013年和2014年占比分别为93.2%和91.2%,而高精度应用2013年和2014年占比分别为6.8%和8.8%。

2013-2023年全球卫星导航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3-2023年的累积核心产值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服务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届时用户规模将达到世界第一,年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导航定位终端社会总持有量超过10亿台。如果到2020年,北斗导航市场规模占到卫星导航产业市场规模的60%,届时北斗市场规模将上升至2400亿元左右,北斗导航产业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2016-2020年卫星导航、北斗、高精度市场规模测算(单位: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普通精度领域沿着“军工—行业—民用”顺序渗透,在高精度领域军工和行业应用同步推进。全球领先的GPS沿着“军工领域—行业应用—民用领域”的顺序和方向不断渗透。因为导航与位置服务国产化是自主可控的重要方面,北斗在普通精度领域的渗透与发展进度与GPS类似。在高精度领域,随着我国北斗系统的基础建设逐步成熟,终端设备技术发展水平提升,在“供给”逐渐满足“需求”的情况下,配合国家支持,在高精度领域军工和行业应用同步推进。目前,全球卫星导航产业呈现出从单一GPS应用向多系统兼容应用转变,从以导航应用为主向导航与移动通信、互联网等融合应用转变,从终端应用为主向产品与服务并重转变三大发展趋势。

2013-2016年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市场出货量

指标
2013
2014
2015
2016
国内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亿)
3.48
3.88
4.66
5.3
具有卫星导航定位的智能手机(亿)
3.3
3.7
4.4
5.1
汽车导航后装市场终端销量(万)
760
910
1000
800
汽车导航前装市场终端销量(万)
185
247
371
550
各类监控终端销量(万)
600
650
800
600
高精度定位接收机和板卡销量(万)
8
15
14
14
北斗终端社会持有量(万)-量级
100
1000
10000
3000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北斗应用领域以及范围

应用领域
终端占比
应用范围
上市公司
军用领域
8%
制导武器导航、航空器导航和士兵手持终端等
振芯科技、中国卫星、海格通信、华力创通、北斗星通等
行业领域
27%
高精度测量、航空业、海洋渔业、交通运输业、GIS测绘和采集、智慧城市等
北斗星通、海格通信、合众思壮、中海达、同洲电子、四维图新、中国卫星、航天科技等
大众消费领域
65%
手机导航、车载导航、信息服务、娱乐、人/动物跟踪、车辆跟踪等
北斗星通、合众思壮、四维图新等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百城百联百用”到“一带一路”,政策推动加速北斗应用渗透。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的北斗“百城百联百用”行动计划,自2014年推动以来取得显著成效。该计划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落实推进,目前北斗在城市燃气、城镇供热、电力电网、供水排水、智慧交通、养老关爱等诸多民生领域实现跨界融合,促进北斗应用加速渗透。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加快落实,为北斗系统发展及北斗产业走出去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在“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地区没有能力建设卫星空间信息系统,有意愿使用多卫星系统。目前,北斗系统已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可提供基于“北斗”系统的跨境运输、渔业管理、口岸清关、精细农业等多个领域的应用解决方案。

    从用户段的角度讲,卫星导航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方面。1>上游包括基础数据、基础器件和基础软件,主要是天线、芯片、板卡、地图、软件等基础类产品,是卫星导航接收设备的核心部件;2>中游是包括终端集成和系统集成两方面,指手持终端、接收机、车载终端、船载终端等完整的卫星导航接收设备产品,及集成软硬件产品的业务应用软件;3>下游则是运营服务,包括为用户提供入网注册、导航定位及基于位置的综合信息服务等。

    中游产值最大,下游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6年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22.06%。其中,上游、中游、下游的产值分别占比为15%、56%、31%。产业链上游和中游的总体产值虽较2015年均有所提升,但规模化应用造成芯片和终端产品价格仍保持在较低水平甚至下降,相关产值增速持续放缓,而以运营服务为主的产业链下游产值则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随着PPP项目模式的推行,行业应用逐步进入服务化发展阶段,各地公共位置服务平台需求显著增长,互联网巨头(如阿里等)也纷纷热衷开拓位置服务业务,产值占比从2015年的25%提升到2016年的31%。

2006-2016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分布图(单位: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汽车后端终端市场规模及所占中游终端集成比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高精度应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品主要应用于测量测绘、地理信息、灾害监测、精准农业应用、气象预测、飞行器控制等专业领域。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和位置服务需求的提升,近年来高精度应用也逐渐向位置服务、汽车导航、智能交通、船舶导航等大众领域渗透,应用领域不断丰富。2016年国内高精度接收机出货量在14万台/套左右,其中国产高精度接收机约占50%;高精度天线出货量13万只,其中国内生产的天线超过11万只;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已经从2010年的11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6年的近60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高达33%。

2010-2016年国内高精度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年中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市场规模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GNSS测绘仪器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测绘仪器是指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经营管理等阶段进行测量工作所需用的各种定向、测距、测角、测高、测图等方面的仪器。卫星导航测绘仪器主要是指利用差分技术的高精度GNSS接收机,定位精度可达毫米级。主要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地籍测绘等领域。测绘应用过去主要集中于测量测绘部门,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及精细化施工的不断推进,其他领域也涌现出对卫星导航测绘仪器的需求,如石油、电力、水利等行业,客户也从测绘系统单位拓展到建筑施工单位、勘察单位等等,产品应用领域日趋广泛。

高精度GNSS接收机历史市场规模与未来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位移监测市场整体呈现长尾特点,对国家投入依赖较高。位移监测涉及行业领域众多,整体呈现长尾特点。多数位移监测领域的应用为国家基础设施类的工程项目,具有资金需求大、投入时间长、后续维护投入大的特点,对国家政策投入依赖程度高。地质灾害监测因为受国家主管部门的推动及国家财政的支持,呈现高速的发展态势,成为位移监测最主要的领域。2011-2015年,行业年复合增速22%,预计2016-2020年,年复合增速达到23%。

我国位移检测市场历史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本文采编:CY306
10000 108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北斗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北斗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北斗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共十三章,包含2019-2023年中国北斗产业园区建设分析,中国北斗产业重点企业经营分析,中国北斗产业的投资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