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国内主要一线城市每年人口净流入数均保持正的增长率不断上升,大量的外来人口直接导致了城市居民消费群体的快速增长。
2010年-2014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人口净流入量(万人)
一线城市人口增长目前已经进入稳定期,增长速度均出现大幅下降,甚至有的地区人口增长出现负增长,城市消费者群体规模逐渐趋于稳定。以上海为例,自2010年计算每年上海人口净流入的同比增速,发现每年增速都为负,说明了在近几年,上海人口总数增速有所放缓。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年末,上海常住人口总数为2415.27万人,较去年同期下降1.5%,这是上海常住人口15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2010年-2014年上海人口净流入(万人)及同比增速
城市人口总体保持稳定,价值消费者占比不断扩大。虽然未来城市人口总量或将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但是随着今后城市人口收入水平的增长,高价值的消费人群占比将显著增长。根据Mckinsey预测,截至到2020年,中国年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位于16000美元到34000美元的家庭占比将达到51%,成为高价值城市消费人群。
2020年世界主要国家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百万美元)
国内城市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百万美元)及可支配收入家庭结构(%)
同时,一线城市往往具有强大的商业辐射功能,消费层次上基本能够覆盖整个消费群体,主要商业业态都有其明确的消费群体。一线城市的消费群体未来将引领中国城市发展,发挥消费示范效应。
从消费结构来看,随着消费的转型升级,城市居民已由物质性消费、基础性消费向精神性、发展性消费转变。1995到2015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48.8%下降到30.60%,与之相对的是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支出、生活设施及用品需求显著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一线城市居民对于教育文化娱乐消费的需求较强,反映了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文化性消费的侧重;全国轿车销售量、电信收入和旅游总收入同样增长明显,增速分别达到24.3%、11.7%和12.4%。2016年除汽车、住房、通信等继续热销外,餐饮、旅游、健身、教育、文化、家庭服务、节假日传统特色商品和服务等将快速增长,居民消费向品牌化、环保化、个性化、时尚化方向发展。
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结构
2014年主要一线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结构
中国城市居民消费总量(万亿美元)及结构(%)变化及预测
新一线城市,是指依据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城市枢纽性、区域经济影响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划分出的接近于北上广深,未来即将成为一线城市的发达城市。新一线城市的名单中,经济发达城市如成都、苏州、宁波、无锡,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如天津、武汉、西安、沈阳、大连,地区经济重心如重庆、青岛、杭州、厦门、南京等,展现了迅速增长的经济实力和逐渐与一线城市看齐的消费水平。大城市病和拥挤的人口密度使得未来一线城市人口流入政策难以放松,一线城市人口拐点已现。新一线城市中,人口、资本、消费、基础设施等的快速聚集将助力消费结构升级,成为中国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未来新一线城市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口总数有望大幅增长。根据Mckinsey,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达到9.26亿,2030年有望突破10亿;在城市数量方面,中国的城市化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期2025年中国将出现221个100万人口的城市,23个5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
新兴一线城市的快速发展直接带来了大量的城市人口,增长了城市中消费居民人口总量。新兴城市不断增长的规模以及经济实力为城市人口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进而提升了城市人口的人均收入水平,造就了新的城市消费阶层。
在主要新一线城市及二线城市与一线城市的对比中,新兴城市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迅速赶上一线城市,并且由于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和住房压力,消费动力和意愿更强。新兴城市产业迁移与升级带来的高GDP增长率和10%以上的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长率,积聚了大量待消化的消费潜力;比如:长沙、大连、乌鲁木齐等二线城市的消费支出占收入比已经超过70%。
2015年主要一二线城市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比较
一线城市商业文化的示范效应以及二线城市消费者进阶的消费观念使得二线城市消费结构发生嬗变。第一财经和淘宝消费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多元的穿衣风格、健康的饮食偏好、个性的居家装潢、智能的出行方式成为新一线城市年轻人全新的生活方式。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在文化娱乐、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将持续向一线城市靠拢。
中国城市消费者消费结构调查研究
目前,食品饮料、服装和电子产品仍然是城市消费人群的主要消费品类,未来三年内,旅游消费有望高速增长。根据Accenture消费者调查,未来三年内城市居民在旅游、电子产品以及食品饮料三个消费品类上将显示出极大的消费需求,特别是旅游消费,将成为城市居民消费品类中预期消费增长最快的消费品类。
依托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根据Mckinsey预计,截止到2025年,我国将有6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未来城市消费将成为拉动国内消费水平的主要动力之一。消费结构方面,食品饮料、电子产品以及服装目前仍然是消费热点,但是随着城市消费人群消费习惯以及倾向的改变,未来在旅游、电子产品、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