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物流企业以商品车物流为主,业务覆盖汽车全产业链
汽车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物流需求,从供应链上游至下游分别有零部件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商品车物流以及售后备品物流。
我国汽车物流行业发展时间尚短,商品车物流提供的服务主要是运输与仓储等,业务模式简单,汽车物流诞生于商品车物流业务,这也是目前我国汽车物流企业最主要的业务。随着汽车生产过程不断优化改进,各流程之间的物料流动衔接更加科学顺畅,零部件采购及生产物流逐渐得到发展;在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的今天,汽车物流行业继续向着售后备品物流与二手车物流的方向延伸。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汽车物流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汽车物流供应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与国际先进汽车物流企业相比,我国汽车物流企业在提供综合物流服务能力上有待加强。随着传统业务利润趋于稳定,创新业务模式、开发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将成为汽车物流企业的必然选择。长久物流也处于由以商品车物流业务为核心业务同时向零部件物流等其他相关领域拓展,整车物流业务由商品车物流向二手车物流拓展的过程中。
2)运输方式较为单一,以公路运输为主
目前我国汽车物流运输方式比较单一,以公路运输为主。三种运输方式特点比较如下:(1)公路运输:门到门运输,运力配置灵活,对配套设施的要求较低,适用于频次高、销售终端零散的运输,是目前乘用车运输的最主要方式,但容易受恶劣天气影响;(2)铁路运输:长途运输安全性高,受恶劣天气影响较小,但需要站台和分拨仓库等配套设施,发送频率受铁路调度制约,及时性不足,灵活度较差;(3)水路运输:长途运输上成本较低,随着燃油价格长期上涨趋势的延续,这种特点将越发明显,需要码头和分拨仓库等配套设施,运力调度受船期影响,运输周期相对较长,适用于长距离大规模运输。
三种运输方式的配合具有一定的互补效应,但我国公路、铁路和水路三种运输方式有效联运水平还较低。主要是目前国内临近站台或港口的中转库供应还较少,且国内汽车物流市场需求仍以门到门运输为主,公路运输在门到门运输及末端配送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因此目前公路运输仍然是我国汽车物流的主要方式。而铁路与水路运输需要站台或码头集结,周边也需要分拨仓库提供缓存场地,导致这两种运输方式尚无法大规模使用,仅作为公路运输的补充。
3)信息化技术应用发展迅速,但总体水平落后,提升空间较大
汽车物流作为物流行业中较为复杂的物流活动,在汽车物流活动的生产装配、仓储、运输配送、装卸搬运等各个环节都有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如下表所示:
汽车物流行业信息化需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信息技术已经在汽车物流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电子订单管理系统(EOS)、销售时点系统(POS)、仓储管理系统(WMS)、乘用车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S)、采购管理系统、货运代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网上支付系统等已在一些大型企业中逐渐推广。但实际运营中这些系统多仅限于对原有各自业务的支撑,彼此之间信息孤立,离信息规模化、系统化还有一定差距。更多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实力有限,使用的信息技术设备功能单一,甚至不具备信息技术设备及信息化管理能力。


2025-2031年中国汽车物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汽车物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共十章,包含汽车物流与供应链分析,汽车物流的信息化,重点企业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