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废塑料回收业作为一新兴产业,已经为我国废旧塑料资源再生、治理“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一定的成绩。突出的有:以浙江省东阳废塑城为首的七大废旧塑料集散地;大连、成都、重庆、沈阳、株洲、青岛、邯郸、张家口、北京、郑州等地分别从日本、德国引进了20余套熔融再生利用废旧塑料生产装置;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用废旧塑料制编织袋加工基地等。另外,还有各地塑料加工企业或引进或开发的不同生产规模的各类废旧塑料回收加工装置等。这些废旧塑料集散地、加工基地、回收加工装置等已经初步形成了我国的废旧塑料加工业,消耗掉相当数量的“白色垃圾”。如山东省的桑村镇塑料编织袋加工基地,拥有塑料颗粒加厂 201家,塑料编织厂23家,形成了废旧塑料的收购、运输、加工、印刷一条龙,每年吃掉“白色垃圾”12万t,年产编织袋5亿条,年销售额 3.5亿元。
但是,与国外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加工业相比,无论从技术、规模、回收率以及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我国在总体上还是相对比较落后的。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废塑料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塑料加工业仍位于合理区间运行,稳步增长,塑料制品产量为7387.78万吨,同比增长7.44%,塑料表观消费量达到9325.4万吨,国内塑料使用量约为6785.37万吨。我国2014年塑料回收再生利用量达到2825.43万吨,国内废塑料回收利用量约为2000万吨,同比增长46.4%。
随着环保法实施,塑料行业转型升级,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物力与财力来提高自身技术、装备以及管理水平,无形中增加了再生塑料加工成本。据了解再生塑料企业利润持续走低,由2012年的500元/吨左右降至2014年的200元/吨左右。再生料由于环保频频施压生产成本逐步提高,新料因原油暴跌价格大幅下行,两者价差进一步缩小,迫使部分企业放弃或减少再生料使用,再生塑料行业发展更是举步维艰。
2006-2014年我国废塑料回收利用情况
2009-2014年我国废塑料回收行业市场规模


2025-2031年中国废塑料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
《2025-2031年中国废塑料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共十一章,包含2023年中国废弃资源回收加工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025-2031年中国废塑料产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2025-2031年中国废塑料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