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2年中国文化旅游市场行情动态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进行了分析。
一、潜在进入者
潜在进入者主要受规模经济、资本需求、产品差异性的影响。
1. 规模经济。通常影视城往往占地规模大、配套设施全,才可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影视剧组。如无锡影视基地的建设始于1987 年,是我国最早规划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建有唐城景区、三国水浒景区等,并拥有完备的影视制作设施和专业的技术人员队伍,能以其规模宏大的人文景观和完备的影视服务功能吸引海内外众多摄制组和游客的光临。而潜在进入者要想进入该行业,就必须考虑是否能够获得规模经济。
2. 资本需求。建设影视城往往需要巨额的资金,如:横店影视城已经投入20 个亿,涿州影视城投资3 亿元,无锡影视城总投资近3 亿元。巨额资本的需求对影视旅游业的潜在进入者构成了进入壁垒。
3、 产品差异性。目前,各个影视城往往通过树立品牌和实施差异化战略来吸引游客以及剧组。但是,绝大多数的影视城还很难做到特色经营,如很多影视城都有广州街、香港街、秦王宫、清明上河园等人文景观,严重的雷同让各影视城度日维艰。因此,产品差异性要求潜在进入者另辟蹊径,一进入市场就能以其“新、奇、独、特”来抓住游客,这对潜在进入者也是一种风险和考验,如果市场反映冷淡,就可能血本无归。
二、现有竞争对手间争夺的激烈程度
影视旅游服务业竞争态势分析
一、影视旅游产业政策导向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以特色文化资源为载体的旅游服务业正在成为各地第三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其中由于影视旅游服务业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影视媒体的宣传作用,有利于提高当地的社会知名度,而且与特色文化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受到企业和外商的关注。因此,各地在发展影视旅游产业中均采取积极支持和重点扶持的政策,有的地方政府甚至把建设影视旅游基地作为当地旅游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和主要招商项目。据统计,目前全国已经建成了30 余座影视城,还有20 多个规划投资上亿元的新建大型影视城正在加紧施工或招商,影视旅游业在中国属于朝阳行业,但我国的影视旅游业绝大多数都处于亏损状态。究其原因在于目前影视城泛滥成灾,过度竞争使该行业前景堪忧,而企业与政府对影视旅游业发展的热情不减。
二、影视旅游资源的特点
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加上各地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影响,使得影视旅游资源在地域上有一定的差异,并与当地的人文景观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影视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然而,影视旅游作为国内新兴的服务业,普遍缺乏专门的设计、经营管理人才,各地基本上采用建设影视拍摄基地一种模式,不仅对资金投入的依赖较大,而且在服务方式上容易造成雷同。资金、专门人才将成为该产业深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三、现有企业的竞争强度和退出壁垒
目前,在影视旅游服务业中存在众多的或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国内已有大大小小的影视城数十个,其中“无锡影视城”、“涿州影视城”、“华夏西部影视城”、“横店影视城”都自称为“东方好莱坞影视城”、“亚洲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另外,全国各地还有许多地方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影视城。如陕西的“西部影视城”、重庆的“老重庆影视城”、浙江的“桃花岛影视城”等这些众多的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的存在,显示了该行业竞争的激烈。
对于影视旅游服务业来说,退出壁垒主要是影视城的各项固定资产的投资。而通常其影视城的建设投入都有几个亿的资产。要想退出该行业,这些投资就有可能变为沉没成本。而且,不同的影视剧需要不同的场景,影视城为剧组建造的外景不一定适应其他用途。所以,退出壁垒高昂显示了该行业较大的经营风险。
三、替代产品压力
目前,影视旅游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分为两块:一是影视剧组支付的场租费或为影视城带来的无形资产;二是游客的门票收入。对该行业来说,其替代产品也应从以上两方面分析。从影视剧组的角度来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其成本的下降,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将会依靠计算机技术,影视城的外景拍摄功能逐渐弱化甚至有被取代的可能。从游客的角度来说,目前国内自然景观不断被开发,其他的人造景观也不计其数,到国外旅游的条件也日益成熟。因此,影视旅游面临的替在压力很大。
四、供方侃价能力
国内大多影视旅游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大片的土地,目前来看,土地供应的数量和价格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而各级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措施吸引投资,许多影视城的用地基本上都是地方政府无偿提供的。因此,供方侃价能力相当低。
五、买方侃价能力
对于影视旅游业来说,其买方为影视剧组和游客。由于各地纷建影视城,而许多影视城又大同小异,这使得影视剧组的挑选余地非常大,对于影视剧组来说,他们的侃价能力相当强。国内已有许多影视城为了招来影视剧组免收场租费。对于游客来说,他们的选择余地也不断扩大,侃价能力也在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