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国智慧城市建设状况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调研现状及未来前景评估报告》显示,韩国作为全球第四大电子产品制造国,物联网国际标准制定主导国之一,主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培养新产业。韩国在2004年3月推出“IT 839战略”,主要目标是提升韩国现有的资讯科技框架,期望在2007年达成韩国的全方位资讯社会愿景;这个“IT 839战略”是以八大创新服务和服务所需的三大基础网络,以及九大成长产业为主。随后,韩国政府推出了“u-Korea”发展战略,旨在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为基础,实现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以此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建设u-City是实施u-Korea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
韩国政府提出“让u - C i t y成为本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培育u-City新型产业”和“将u-City建设模式向国外推广”的两大战略目标。u-City将IT融入城市的方方面面,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市民都可以从任何设备访问和运用城市的各项智能应用,随时随地享受智能服务,是一种集合人、环境和技术为一体的泛在的、无所不在的城市发展模式。例如,在首尔,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智能终端或电子触摸屏,了解空气质量和交通出行状况,查找娱乐、旅游景点、餐厅等场所信息。
目前,韩国u-city已逐步进入智能阶段。据了解,2013年1月,韩国与中国签署了“城市可持续发展MOU”备忘录,由此可见,韩国的u-City建设模式已经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认可,其发展目标将逐步实现。
韩国无论是中央政府层面还是地方政府一级,自上而下对u-City建设形成了统一的认识,积极推动u-City的建设,在其主要城市都进行了规划设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韩国国内约有40多个地方正在进行u-City建设。2007年6月7日,为顺利开展U-City工作,韩国信息通信部专门成立了U-City支持中心,并确定首尔、釜山、仁川等6个地区为u-City示范区。除此之外,韩国的SK、KT等电信运营商以及三星SDS、LG CNS、Posco ICT等系统集成企业也对此具有较高的兴趣,纷纷组织U-City专业化业务团队,积极参与U-City建设。
二、韩国首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
韩国的首都首尔,是世界上最重视科学技术的城市之一,自2003年以来一直位居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榜前列,其智慧城市建设也颇为成功。
“智能首尔2015”计划于2011年6月推出,目的是通过采用智能技术来刺激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从而保持韩国作为ICT领袖的荣誉地位。智能首尔效仿了u-城市(u-首尔,即无所不在的首尔)项目,后者是通过采用无处不在的云计算技术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虽然u-首尔项目改善了传统市政基础设施提供的业务质量(如交通和安全),但未能改善首尔市民的生活质量。智能首尔项目更注重以人为本,其关注的不仅仅是应用尽可能多的智能技术,而是同时致力于在城市和市民之间创建更大程度的合作互动的关系。
人人享有的智能设备
首尔的综合性网络包括高速宽带有线和无线网络,如Wi-Fi和近场通信(NFC)技术。智能首尔的一个关键支柱是提高对智能设备的接入以及教会新用户如何操作它们,从而确保能够听到每个市民发出的声音。
2012年,首尔开始向低收入和其他需要的人群发放二手智能设备。市民被鼓励在购买新的设备时捐赠旧设备,特别是当设备在50~100美元范围内时可以享受税收减免,经过厂家的检查和修复后被免费分发给弱势群体。
首尔市政府正在试行一项智能工作中心项目,政府员工可以在距离其家最近的10个办公室( 智能工作中心)上班。在智能工作中心上班的员工可以享用复杂的工作组软件和视频会议系统,从而可以确保虽然不在市政大厅上班却丝毫不影响工作效能。首尔计划在2015年向其30%的员工提供智能工作。
智能计量
首尔正在实施一项智能计量项目,目的在于将其城市总能源消耗降低10%。该项目开始于2012年,测试试验安装了1000台智能计量表。这些计量表为家庭、办公机构、企业主提供其有关水电气消费量的实时报告。报告以货币单位形式给出,辅以具体的消费模式,以及如何调整这些模式以便节约能源消费的方法。
2008年完成的一项智能计量项目显示,84%的参与者每天检查一次或更多次其能源信息,60%的参与者报告说该项目有助于节约其能源使用,71%的参与者表示希望在未来再参加类似项目。
安全业务
作为u-首尔的一部分,安全服务自2008年4月起启动。 该服务利用最先进的定位以及闭路电视监控技术,将涉及孩子、残疾人、老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紧急情况通知相关机构和其家庭成员。为此,相关部门还设计了一款智能设备。当设备持有人离开指定区域或拨动呼救按钮时,报警信号将发送给监护人、警察、火警部门以及闭路电视监控控制中心。
为充分利用u-首尔服务,市民需要向指定从事该业务的移动运营商注册。为支持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首尔通常免费或以相当大的折扣提供紧急情况报警业务,目标是在2014年使注册用户达到5万个。
创新应用
恩平是首尔的一个区,恩平u-城市项目建设始于2006年,完成于2011年3月,现拥有4.5万个用户。智能城市连接为该区住户提供了通过其卧室墙上的智能设备接收实用信息的功能。为保护住户安全,每个街道角落上都安装了智能闭路电视监控摄像头,对非法侵入私人住宅者进行自动侦测。如果一个持有方位侦测设备的残疾人或老年人离开了恩平,或触碰了报警铃,其方位信息将以文本形式发送给其监护人。城市高科技路灯降低了能源使用,并能播放语音,还能为居民提供无线互联网接入。一份数字新闻报向居民和旅客提供新闻、公交车时间表以及其他实用信息。最后,该城市的u-绿色业务通过一个传感器网络监控水和空气质量,并直接将信息发送至媒体和住户起居室里的设备。
首尔市政府运行一个u-城市综合运营中心,该中心管理无处不在的ICT网络,收集和存档重要的城市信息。首尔的下一代在线预订系统为市民提供实时的公共服务搜寻、预订及支付。该一站式综合预订系统列有150多项业务,分别隶属于教育、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商品以及医疗等项目。该预订系统最终将纳入3万多项公共服务,分别由首尔市政府及其附属机构提供。
自2001年起,首尔市政府开始增强其三维(3D)空间信息系统的功能,该地图应用能够提供3D街道信息,并使新的智能业务的提供成为可能。2008年启动了3项新业务:地理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城市街景;旅游胜地详情服务为用户提供首尔虚拟游览;一个应用业务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基础设施发展或改造的模拟。3D信息的质量在2009年获得了进一步提高,从而使该系统能够用于环境监测。比如,2012年开发的洪灾模拟系统能够帮助确定在发生洪灾时哪个区域受灾最大,从而帮助预先制定洪灾响应机制。
2009年推广的u-雨棚公共汽车站利用最先进的ICT技术,为市民提供一系列智能服务,包括有关公共汽车路线信息、一份地图以及天气预报(见左下图)。
首尔市政府公开其所有行政信息,并通过2010年启动的公共应用大奖赛来对私营部门或市民对此类信息的应用进行奖励。最佳应用将免费向大众提供。
基于NFC的移动支付系统由公共、私营部门合作开发,任何持有智能设备和移动卡的用户都可接入该系统。人们在支付其交易时可以将其智能手机贴近一个特殊读卡器,后者可以获取该交易的关键信息。该业务也支持资金从一个智能设备向另一个设备转账。
由私营开发的HomePlus应用允许在HomePlus虚拟商店(可以在街道广告栏上找到,且每个项目都有条形码)上进行交易(见右下图)。消费者可以在途中购买商品,而在当天晚一些时候在家收货。第一家HomePlus虚拟商店于2011年8月开业。
另一个私营开发的应用是学校新闻报,该应用将学校和学生家长联系起来,及时通知家长有关学校教学计划的改变以及要求学生第二天上课带到学校的物品。
作为首尔市长,朴元淳说:“要想成为智能城市,关键是要在完全不同的层面上启动‘通信’项目。比如,一个数字城市通常要涉及人与人、人与机构、市民和市政空间之间的关系,而在这所有关系之中,人总是位于中心地位。一个数字城市通常也表现在其前所未有的共享上。”
三、韩国松岛智慧城市发展规划
韩国松岛被视为全球第一个智能城市。松岛离韩国繁忙机场仁川国际机场仅15分钟的车程,城市交通都围绕着机场建立。松岛是仁川广域市在一个人工岛屿上兴建的国际中央商务区和智能互联城市岛。松岛城的建造尽管要到2020年前后才能完工,但是这个城市现在已经可以居住,目前已经有近4万民众居住在松岛,并且有5.5万上班族每天都到此上班。
松岛城并非建立在拥挤的城市周围,而是建立在靠近黄海的一片沼泽地。由于盐性土壤缘故,工程师在沙层和顶层土壤中间设计了一种特殊缓冲土壤来为树木提供水分
尽管松岛也有自己的地标性高层建筑,但是该城市40%的区域位于开阔的绿地。2009年建成的松岛中央公园占地420万平方英尺,包含了一个博物馆,生态旅行和船运出租车服务。
开发者认为,松岛基础设施和技术都是当今超一流的,且是可持续发展的。这种城市拥有十几座LEED认证大楼,并建有气动垃圾处理系统,能够将居民家中的垃圾通过管道“吸”至处理中心,然后系统会自动分类,并再次回收利用。未来,该城市计划将垃圾转变为可再生资源。
在松岛大街上,传感器能够监测交通路况,并依据交通拥堵情况来改变信号灯。自行车行驶在松岛15英里长自行车道上,汽车都配置了无线身份识别标签来反馈交通路况。另外, 传感器还会监测中央公园的盐水流动。
在松岛国际商务区中,几乎方方面面都是数字网络,其中包括帮助控制交通和公共交通系统的传感器,基于思科的TelePresence个人视频服务(将居民与企业和服务商连接),以及管理城市服务(如垃圾处理和能源生成)的中央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