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本行业的障碍
1、资金壁垒
航运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投资回报周期长的行业。由于船舶具有造价高的特点,航运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才能实现并保持规模优势。由于新定船舶的交付期较长(海船往往长达几年),当航运市场对船舶运量需求增加时,航运企业无法立即增加船舶数量来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当大量新增运量投放市场时,将改变航运市场的供求关系,此时,航运企业同样无法立即减少船舶数量来控制维护成本。船舶供应相对于航运需求的滞后性增加了航运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整个航运行业的周期性波动,提高了对于航运企业的资金要求,同时也迫使大部分优秀航运企业采用自有船舶与租赁船舶相结合的运营方式灵活经营。
此外,部分船员的高工资、部分船舶的维护和维修高成本,也提高了航运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航运企业资金需求量大,存在较高的资金壁垒。
2、技术壁垒
我国对于航运企业的船舶技术状况、安全管理、人员资质都有一定的准入要求,且国家对于航运业的技术、管理标准要求高于其他一般行业。这就要求从事航运业的企业有较为成熟的业务技术体系及一批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技术、管理人员,上述技术条件要求对于新企业从事航运业务构成一定阻碍。
3、人员壁垒
船员的足额、合理配备是保障船舶安全运行、停泊和作业的重要因素。船员的素质高低将决定船舶的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为此,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要求船舶在航行期间内,必须综合考虑船舶的种类、吨位、技术状况、主推进动力装置功率、航区、航程、航行时间、通航环境和船员值班、休息制度等因素来确定船员构成和数量,且数量不得低于船舶最低安全配员数额。目前船员劳务市场中,高级船员相对短缺,且培养周期长、成本高,因此中短期内存在船员尤其是高级船员供不应求的局面,对于新企业从事航运业务构成较大的障碍。为此,诸多航运企业都会采用外聘船员的方式补充自有船员队伍,完善人才配备。
4、客户资源壁垒
航运业退出成本极高。因此,航运企业需要长期稳定的大客户资源作为业务量的重要支撑,从而一定程度上规避行业系统性风险。因此,无法在短期内取得长期稳定的客户资源,是新企业在航运业立足的重要障碍。
5、外资限制壁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规定,外国国际船舶运输经营者不得经营中国港口之间的船舶运输业务,也不得利用租用的中国籍船舶或者舱位,或者以互换舱位等方式变相经营中国港口之间的船舶运输业务;根据《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批准,在中国注册登记的外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或船舶,不得经营沿海、江河、湖泊以及其他通航水域的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
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 修订)》,水上运输行业属外商投资限制产业。故此,目前我国航运业对于外资存在进入壁垒。
内容选自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船舶制造产业全景调研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二、行业特征分析
1、周期性
航运业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与贸易情况紧密相关,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由于船舶建设周期长,行业需求变化难以准确预测,因此,行业运力供给的调整一般落后于行业需求的变动,短期内航运业经常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显示出一定的周期性
航运业周期各阶段特征如下:
阶段一:复苏期至繁荣期:需求恢复,运价开始缓慢回升,同时运力供给低迷,供不应求的格局促使运价加速上升。船东缔约行为活跃,大量造船,订单急剧增多,最终形成造船泡沫。
阶段二:衰退期至萧条期:需求达到顶峰,订单也累积到阶段高点。如果需求受到冲击导致增速下滑,而运力开始陆续交付,船队规模不断扩张,供需严重失衡导致运价急剧下跌。同时造船市场出现造价急跌、撤单、延迟交付、缔约量下降等现象。
阶段三:萧条期至复苏期:运价水平、新船造价和二手船价低位震荡,船东会根据行情封存运力、大量拆解,缔约量平淡,甚至长期接近至零,同时会放慢航速来减少有效运力供给,并减少油料消耗以降低成本。虽然需求已经触底反弹,运价也走出谷底,但过剩的运力使运价反弹乏力,并伴随反复。
阶段四:复苏期至繁荣期:随着运力的进一步降低、需求的进一步恢复,不断缩小的供需差带动运价加速上升,业内开始大量订船以抢夺先机拔得头筹,最终形成另一轮造船泡沫。
2、季节性
由于贸易活动随季节波动,因此航运业也显示出一定的季节性。对于内地及海上集装箱航运业来说,由于节日、假期消费品需求的变化、农产品的季节性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一般在第一季度最低,第二季度上升,第三季度达到顶峰,第四季度回落;另外,江河枯水期等气候因素(如长江在每年的11 月至次年的4 月为枯水期)对于内河运力也有相当大的影响,造成航运业的季节性特征。
3、资金密集性
航运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企业运营所需要的航线经营费用较大,购船、购车等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较高,固定成本占成本结构的比例较大,存在一定的规模效应。因此,充足的资金支持是航运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本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
航运业的主要上游行业有造(修)船业、石化业、港口业。造(修)船业为航运业提供运输所用船舶及修船服务,石化业为航运业提供燃油及发动机润滑油等,港口业为航运业提供靠港装卸及囤货服务。
根据提供的各类运输服务,航运业的主要下游行业有钢铁、煤炭、化工、消费品制造业等。
航运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025-2031年中国航运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航运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未来发展潜力报告》共九章,包含中国两岸海运运行分析,国内航运生产厂商竞争力分析,2025-2031年中国航运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