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示:首先酒店管理者要从战略高度充分理解酒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从而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绿色酒店”是指运用环保、健康、安全理念,坚持绿色管理,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和合理使用资源的酒店。其科学内涵是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和有益于消费者和公众身心健康的理念融入酒店的经营之中,从酒店经营的各个环节着手来控制污染与节约资源,以实现酒店的可持续发展,达到酒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绿色酒店以“安全、健康、环保”三大理念为核心。安全是指饭店具有相应的公共安全设施和食品安全保证系统。健康是指给消费者提供有益于健康的服务和享受,突出绿色客房、绿色餐饮和卫生操作,其出发点就是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强调在建设绿色饭店时,要把是否提供健康的服务和产品作为一个重要的特征和因素进行考虑。环保是指饭店经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能降耗,具体来说就是要减少浪费、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要在酒店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降低到最小; 要将酒店的物资消耗和能源消耗降到最低点。在环保方面关注节能、降耗和垃圾处理。
2012-2016年中国酒店行业市场投资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
创建绿色酒店、实施绿色营销,是我国酒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创绿”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组织、社会公众、饭店的共同努力,根据国内外绿色酒店的发展趋势,和我们调查中所显现的市场需求和存在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绿色酒店发展对策:
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规范、监督与引导。
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对策和规划,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监督体系,特别是市场检测体系,推进绿色餐厅的评估认证制度,并使用税收等经济激励和惩罚手段,根据市场需求,优先支持和推动绿色经济型酒店的发展。
2. 以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对酒店进行绿色设计。
按照2002 年我国首部饭店行业的《绿色饭店标准》和2003 年3 月1 日起正式实施的《绿色饭店等级评定规定》,以目前国内最具操作性、权威性和前瞻性的国家级行业标准来建设绿色环保经济型饭店,有关部门做好监督和严格审核,并争取获得国际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与国际接轨,既完善自身管理,也为进入国际市场打下基础。
3. 推动酒店绿色管理与绿色营销,完善酒店内部技术支撑体系。
首先酒店管理者要从战略高度充分理解酒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从而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贯彻管理者的绿色经营理念,实现酒店的目标绿色化,酒店必须形成具体的规章制度,在无形中规范员工的行为,使得他们遵守规章制度,逐渐树立并强化绿色的理念。
酒店应进行全员培训,培养绿色员工,使得员工具备绿色意识,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实现绿色服务。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培养酒店员工的绿色观念,向顾客传达绿色意识,引导顾客进行绿色消费,倡导顾客在消费时注意环境保护。完善经济型酒店内部技术支撑体系。科学技术在各个行业的作用都至关重要,循环经济下的经济型酒店发展尤其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具有核心作用。当下,应重点解决油污烟气处理、炉灶节能、厨余垃圾综合处理、废水废气处理与利用等技术难题。
4. 提高顾客和公众的绿色意识,倡导绿色消费观念。
采取各种方法积极提高顾客和公众的绿色意识、公众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培养公众积极正确的绿色消费观,使其成为循环经济理念基本的推动力量。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对于酒店来说,既是动力也是挑战,我国酒店只有顺应这种绿色消费浪潮,迎合现代顾客的绿色需求,才能扩大其市场影响力。酒店还要承担促进顾客进行绿色消费的责任,应以传播绿色酒店知识、倡导绿色消费观念、营造绿色消费时尚为主要内容,来促进消费者价值观的变化,诱发出其绿色需求和购买行为。在形式上,让消费者有机会真正接触、了解绿色酒店产品,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受尊敬的、高尚的社会潮流,这样才能使绿色消费意识深入人心,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绿色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