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0年中国服装企业发展趋势

智研咨询讯:

  内容提示:服装市场需求缺乏差异化,发展服装品牌国际化是一个国家服装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金融危机,把中国服装业再次逼到生存的边缘,要想在世界经济圈中有话语权,“品牌”是一张必不可少的入场券。

  1979年,在一张黑白照片中,一个穿着风衣围着围巾的外国男子在街上迎面走来,与周围人群样式一致而色彩单调的服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方不远处,一个穿着暗色棉袄的老人好奇地回头一望——这一瞬间永远地被记录在中国服装的发展史上。照片里的这条街是北京的长安街,照片中的这个外国男子则是法国设计师皮尔•卡丹。

  那一年,皮尔•卡丹率领12名法国姑娘在北京民族文化宫进行了一场时装表演,国人第一次感受到国际时装的魔力,也真切地感觉了“品牌”的概念。

  但当时,由于文革的影响,人们曾经将服饰与阶级性划上等号,几亿中国人的衣柜中,绿、蓝、黑、灰等几种颜色的衣服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

  “品牌”:曾经消失的概念

  今年60多岁的李阿姨这样形容那时的情形:“那时候我们基本都只能穿蓝色的工装服,基本不可能见到花布,家里都是有几件衣服穿几件,根本想不到还要去挑选,不像现在有那么多的品牌商标,现在的孩子根本想不到那时候的状况。”李阿姨住在北京市朝阳区,那个年代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文革对中国服装业造成的影响,不止影响了一代人的生活,它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对中国服装业的冲击力,是不言而喻的。可想而知,在当时的环境下,百姓对服装的需求很多依然仅仅是停留在“温饱”的阶段,对服装的样式质量等会形成差异化的要素需求很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大纺织厂、棉花厂也只是以第一厂、第二厂来命名。对于老百姓来说,第一与第二的差距仅仅是表现在称号不同的方面上,对于品牌建设来说,无异于是无源之水,市场的需求缺乏差异化,商家又何来的品牌竞争呢?

  国外一个世界一流品牌的建设,要花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但是中国的服装品牌建设精确地说是从90年代才开始的。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文革时期的影响,使企业并不需要在品牌建设上过多地投入。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直到90年代中后期为止,大多数服装企业实际上都不具有现代品牌所必须的条件,品牌意识仅仅是处于简单的“卖商标”阶段。大多数的企业并未真正将品牌的真谛传递给消费者。因此我们不禁要问:品牌的真谛究竟是什么?

  目前中国的服装业90%都是民营企业,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并且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小企业资金少,很难有足够的资金去保障一个品牌长期的大范围的维护。一些短期行为比如贴牌赚取利润,也只是一个阶段局部的特点,既然存在了,必定代表一定群体的利益,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服装企业,实际上应该说这是一个国家服装业发展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服装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服装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服装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中国服装行业主要产品市场分析,中国服装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典型服装企业商业模式案例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