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研判2025!中国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迈向智能化新时代[图]

内容概况: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精准医疗、基因编辑等领域的突破,对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此外,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在疾病诊断、病理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2024年,中国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28亿元,同比增长7.10%。而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正逐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和远程化。


相关上市企业:赛科希德(688338)


相关企业:飞秒光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益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歌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雄博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帆软软件有限公司、药明康德(无锡)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市场规模、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行业现状、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是一种结合了显微镜成像与自动化技术的分析仪器,具备高效扫描、灵活配置和精准控制等特点。它通过自动化的过程,对细胞在多种实验条件下的动态变化进行实时监控与定量分析。该系统可实现多种生物学应用研究,包括细胞计数、分化追踪及病毒感染分析等。

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核心功能


二、行业产业链


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高精度透镜、滤光片、激光器、共聚焦针孔等光学元件,精密机械臂、电动载物台、环境控制模块、传感器、集成电路等机械与电子部件,成像试剂、洗涤缓冲液、防褪色剂、细胞培养耗材等试剂与耗材,图像处理算法、AI分析模块、数据可视化工具等软件系统。产业链中游为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生物医药企业等领域。

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行业产业链


中国滤光片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超薄树脂片镀膜技术将滤光片厚度降至0.11mm,为国内首创;离子束辅助镀膜技术提升膜层附着力30%,有效延长设备寿命;激光雷达滤光片通过车规级IATF16949认证,适配905nm/1550nm波长,满足自动驾驶环境感知需求等。2024年,中国滤光片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03.71亿元,同比增长10.10%。在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中,滤光片通过精准筛选特定波长光信号,支撑多色荧光成像、Z-Stack三维层切及活细胞动态追踪功能。例如,镁伽科技CellVue T2000系统搭载国产高精度滤光片,实现亚细胞级成像精度,表型识别准确率超90%;海尔生物医疗智能细胞自动化平台集成环境控制模块与滤光片阵列,支持长期活细胞培养与动态监测。

2016-2024年中国滤光片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药审中心受理生物制品新注册申请量为2204个,同比增长14.79%。例如,mRNA疫苗技术平台日趋成熟,国内企业已实现从新冠mRNA疫苗向肿瘤治疗性mRNA疫苗的拓展,如针对黑色素瘤的个性化mRNA疫苗进入II期临床;CAR-T细胞治疗产品迭代加速,双靶点CAR-T、通用型CAR-T(UCAR-T)技术突破降低制备成本,提升可及性;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研发进入爆发期,如PD-1/LAG-3双抗在胃癌治疗中展现优异疗效,获批上市数量同比翻番。随着生物制品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细胞成像技术的需求也在增加。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能够提供高通量、高精度的细胞图像,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细胞行为和药物作用机制。

2016-2025年前三季度药审中心受理生物制品新注册申请量情况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三、市场规模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精准医疗、基因编辑等领域的突破,对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此外,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在疾病诊断、病理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2024年,中国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28亿元,同比增长7.10%。而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正逐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和远程化。

2020-2024年中国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四、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中国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行业竞争格局呈现技术驱动与多极分化特征。头部企业如镁伽科技凭借CellVue T2000系统实现高内涵成像与AI分析深度融合,表型识别准确率超90%。此外,易孛特生命科学以接触式化学发光成像仪切入生物医学检测市场;广州博大博聚凭借全自动细胞计数仪及活细胞动态成像系统,在类器官分析、细胞增殖监测领域形成特色竞争力。

中国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行业代表性企业简介


广州博大博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DT96高通量活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支持明场+五色荧光通道,配备10X-40X物镜及1000万像素CMOS相机,实现整板扫描(兼容6-384孔板)、全孔成像及Z轴层切。系统采用固定载物台+移动光学模组设计,避免细胞漂移,配合防潮防雾化技术,可在培养箱内长时程(72小时以上)监测,确保细胞活性。其高通量活细胞成像分析系统广泛应用于类器官分析、细胞增殖/凋亡、药物毒性测试等场景,预设数十种AI分析模型(如细胞汇合度、迁移率计算),输出标准化指标及动态视频。公司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提供1-3年质保及5次/年免费维护,服务覆盖1000+科研机构与企业,产品获NMPA、CE认证。

广州博大博聚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简介


镁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CellVue T2000高内涵成像系统集成20X OLYMPUS物镜与数字共聚焦技术,支持Z-Stack三维层切、多色荧光成像及207个形态学参数量化,表型识别准确率超90%。系统结合半导体量检测技术,每秒生成GB级高质量图像数据,支撑AI模型训练。鲲鹏实验室3.0版本实验通量提升40倍,数据生成能力提高100倍,构建“数据工厂”赋能药物研发。其在抗体筛选、类器官培养、基因编辑等领域实现高通量自动化。产品获NMPA、CE认证,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及集成电路领域,推动生命科学向数据驱动转型。

镁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简介


五、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发展,驱动智能化升级


未来几年,中国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行业将朝着更高灵敏度、更快成像速度、更大视野和三维重建等方向迈进。技术创新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高分辨率成像、活细胞动态成像、超分辨率技术等领域。随着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将更加智能化。例如,通过引入深度学习算法,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和分析细胞图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多模态成像技术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扩展,进一步推动技术的融合与发展。


2、市场需求增长,下游应用加速拓展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精准医疗、基因编辑等领域的突破,对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临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在疾病诊断、病理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渐降低,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的普及率将进一步提高,推动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3、国产品牌崛起,加速全球化布局


未来几年,中国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行业内的竞争格局将更加激烈。核心厂商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国产品牌在技术上实现了与国际品牌的接轨,并在市场份额上取得了显著增长。随着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不断进步,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国外品牌将更加注重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并利用中国本土企业的市场资源和渠道优势,快速占领市场份额。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407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6-2032年中国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产业前景研判报告》共九章,包含2021-2025年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行业各区域市场概况,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行业主要优势企业分析,2026-2032年中国自动化细胞成像系统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