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硬脑(脊)膜补片行业产业链图谱、行业现状、重点企业及未来前景分析:硬脑(脊)膜补片应用需求持续增加,市场规模恢复增长[图]

内容概要:硬脑(脊)膜补片是指用于硬脑膜和/或硬脊膜缺损暂时或永久性修补的片状材料类产品。近几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攀升、国民疾病认知水平提升,我国颅脑肿瘤、颅脑创伤、脑出血等脑部疾病外科手术治疗选择率不断上升,带动硬脑(脊)膜补片应用需求持续增加,行业规模再度进入增长通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硬脑(脊)膜补片市场规模达到11.8亿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18.41亿元。


相关上市企业:冠昊生物(300238);正海生物(300653);迈普医学(301033);佰仁医疗(688198)等


相关企业:天新福(北京)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沃尔德外科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希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桀亚莱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江西光至金辉医疗制品有限公司;上海白衣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陕西佰傲再生医学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产业链;硬脑(脊)膜补片行业规模;竞争格局;重点企业;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


硬脑(脊)膜介于颅骨和脑组织之间,具有保护大脑、防止脑脊液漏出的作用,硬脑(脊)膜损伤会导致脑脊液持续性漏出,进而引发脑膜炎、颅内感染等问题,严重危及生命。硬脑(脊)膜补片是指用于硬脑膜和/或硬脊膜缺损暂时或永久性修补的片状材料类产品。


硬脑(脊)膜补片可分为动物源性材料(包括自体组织修补材料、同种异体修补材料、异种生物修补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与动物源性材料相比,人工合成材料生物相容性差,存在异物刺激反应等问题;但人工合成材料也具有稳定性高、材料易于获取、加工技术种类多、降解速度可调、产业规模化成本优势突出等优点。

硬脑(脊)膜补片分类


硬脑(脊)膜补片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设备供应环节,主要包括牛、猪等动物组织,乙醇酸、聚己内酯、聚乳酸、聚丙烯、聚酯纤维、膨化聚四氟乙烯等人工合成材料,以及生物反应器、精密注塑机、激光切割机、质量检测仪器等生产设备。产业链中游为硬脑(脊)膜补片生产制造环节,代表生产企业有迈普医学、冠昊生物、正海生物、佰仁医疗、天新福等。产业链下游硬脑(脊)膜补片应用场景与终端市场,其核心应用场景是神经外科手术,主要包括颅脑损伤(如硬脑膜撕裂)、脑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补、脑血管病变手术(如动脉瘤夹闭术)以及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如癫痫灶切除)等。

硬脑(脊)膜补片行业产业链图谱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硬脑(脊)膜补片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


二、市场现状


人工硬脑(脊)膜补片主要用于填补局部硬脑膜的损失或缺失,以恢复组织完整性。硬脑膜是脑组织表面一层重要的组织结构,是保护脑组织的一道重要屏障,修补缺损的硬脑膜对于保护脑组织,防止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脑膨出、癫痫等并发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障国民医疗用量,2020年以来,硬脑(脊)膜补片已在我国24个省份开展带量采购,集采之下硬脑(脊)膜补片市场价格下探,其中,安徽、河北、河南、江苏等省平均降幅为70%-90%。以河北省2021年开展的三类医用耗材集采为例,硬脑(脊)膜补片平均价格从1.6万元降至1000元左右,平均降幅91.46%,最高降幅99.21%。

2020年以来中国各省市硬脑(脊)膜补片价格平均降幅、最高降幅


从市场规模发展情况看,在2016年到2020年间,我国硬脑(脊)膜市场规模保持加速扩容态势,市场容量甚至一度扩大至数十亿元。但随着各地硬脑(脊)膜补片的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相继发布落地,国内硬脑(脊)膜补片终端价格大幅下降,产业市场规模出现显著缩水态势。而近几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攀升、国民疾病认知水平提升,我国颅脑肿瘤、颅脑创伤、脑出血等脑部疾病外科手术治疗选择率不断上升,带动硬脑(脊)膜补片应用需求持续增加,行业规模再度进入增长通道。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硬脑(脊)膜补片市场规模达到11.8亿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18.41亿元。此外,从细分产品占比看,目前我国硬脑(脊)膜补片市场中,动物源性材料占比超80%,人工合成材料占比则不足20%,而以迈普医学为代表的国产企业正在加速布局人工硬脑(脊)膜补片赛道。

2022-2029年中国硬脑(脊)膜补片行业规模变化

中国硬脑(脊)膜补片细分产品市占比


值得注意的是,硬脑(脊)膜补片还是国内少有的已实现国产替代的赛道。主要在于,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国产企业正不断加大相关技术的研发创新,并先后推出自研自产的硬脑(脊)膜补片产品。同时,在集中采购政策,以及国产产品成本更低、价格优势更为突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迈普医学、冠昊生物、正海生物、佰仁医疗、天新福、沃尔德医疗等国产品牌拥有了与贝朗、强生等跨国巨头品牌市场竞争实力,逐步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工硬脑(脊)膜补片行业国产化率已高达90%。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多次集采加上高国产化率,并没有让硬脑(脊)膜补片变成红海市场,根据多家上市企业最新财报显示,硬脑(脊)膜补片目前的毛利率仍有90%左右。

中国硬脑(脊)膜补片生产企业布局情况


三、重点企业


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于2011年7月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冠昊生物”。冠昊生物是一家立足再生医学产业,拓展生命健康相关领域,嫁接全球高端技术资源和成果的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在生物材料、细胞干细胞、药业、以及先进医疗技术、产品业务领域布局,核心业务形成“3+1”格局,即材料、细胞、药业三大业务板块和一个科技孵化平台。其中,材料板块产品主要有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B 型硬脑(脊)膜补片、胸普外科修补膜、无菌生物护创膜、艾瑞欧乳房补片,可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胸普外科、皮肤科、骨科、整形美容科等。数据显示,2024年,冠昊生物营业总收入为3.77亿元,同比下降6.6%;其中,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B 型硬脑(脊)膜补片销售收入分别为0.75亿元、0.72亿元,同比变化率分别为-14.7%、21.52%。

2021-2024年冠昊生物营收情况


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于2017年5月16日成功上市,股票简称“正海生物”。正海生物是一家致力于生物再生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最早一批深耕再生医学赛道的III 类植入性医疗器械公司,目前公司已上市产品包括有口腔修复膜、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活性生物骨、皮肤修复膜、骨修复材料、外科用填塞海绵、自酸蚀粘接剂等,在人体软硬组织修复领域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丰富的临床高质量耗材。数据显示,2024年,正海生物营业总收入为3.63亿元,同比下降12.19%;其中,脑膜系列产品销售收入为1.49亿元,同比下降9.91%。

2021-2024年正海生物营收情况


四、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当前,3D打印技术、纳米纤维材料、生物活性复合材料等前沿科技正逐步应用于硬脑(脊)膜补片的研发与生产中。例如,3D打印定制化硬脑膜修复材料能够精准匹配患者解剖结构,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同时,结合生长因子的智能生物材料研发进展迅速,已有企业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预示着未来硬脑(脊)膜补片将具备更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性。此外,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的发展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其能够在体内逐渐降解并被组织吸收,减少二次手术的风险和痛苦。


2、国产化进程加速,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近年来,我国硬脑(脊)膜补片行业国产化进程显著加速。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工硬脑(脊)膜补片行业国产化率已达90%,主要生产企业包括迈普医疗、冠昊生物、正海生物等。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方面不断提升,逐渐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随着国产化率的提高,国内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使得国产硬脑(脊)膜补片在价格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同时,国产化进程也加剧了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创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未来,随着国内企业技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市场份额的扩大,硬脑(脊)膜补片行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


3、政策支持与监管加强


政策支持与监管加强是硬脑(脊)膜补片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包括创新医疗器械扶持政策、医保覆盖范围调整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为硬脑(脊)膜补片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硬脑(脊)膜补片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例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医疗器械注册提出了更高要求,确保只有符合标准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此外,医保政策的调整也促进了硬脑(脊)膜补片的普及和应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未来,随着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和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硬脑(脊)膜补片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硬脑(脊)膜补片行业发展趋势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咨询(www.chyxx.com)发布的《中国硬脑(脊)膜补片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智研咨询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智研咨询】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本文采编:CY385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硬脑(脊)膜补片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硬脑(脊)膜补片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硬脑(脊)膜补片行业市场运行格局及投资战略研判报告》共八章,包含2020-2024年中国硬脑(脊)膜补片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主要硬脑(脊)膜补片企业或品牌竞争分析,2025-2031年中国硬脑(脊)膜补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可研报告
专精特新
商业计划书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联合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答完即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