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孔晓宏 融入杭州都市圈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12月25日,杭黄高铁开通运营,黄山到杭州最快仅1小时26分,黄山市与杭州都市圈城市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为黄山市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近日,黄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孔晓宏就相关话题接受新华网采访。

    
杭州都市圈自2007年设立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成为全国首个都市圈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六大都市圈之首。黄山市为什么要加入杭州都市圈?

    孔晓宏

    加入杭州都市圈,既是黄山市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为都市圈区块链的拓展、生态链的优化、产业链的延伸、价值链的提升提供支持和保障。

    党的十九大对区域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强调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入杭州都市圈,既是黄山市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十分难得的重大机遇,同时也为都市圈区块链的拓展、生态链的优化、产业链的延伸、价值链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入钱塘”。黄山市的歙县与杭州市临安、淳安相邻,休宁县与衢州市开化接壤,纵贯临安、歙县境内的天目山把黄山和杭州的臂膀紧紧地挽在一起,位于皖浙交界处的清凉峰是天目山脉最高峰;发源于黄山市休宁县六股尖的新安江,是钱塘江、富春江的正源、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是上下游人民共同的母亲河。正所谓“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

    黄山地域和杭州地域曾同属会稽郡,交往历来十分频繁,当年的徽商沿着新安江水路和徽杭古道东进浙江、走向全国,称雄明清商界三百年,涌现出了胡雪岩、张小泉、黄宾虹等一大批拥有共同记忆的杰出代表;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与绵延千年的吴越文化千百年来交往交汇、渗透交融、历久弥新。

    目前都市圈城市投资者在黄山市兴办企业近300家、总投资额逾200亿元,解决就业5万余人,为黄山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新时代的徽商也积极投身都市圈城市创业兴业,目前在杭州、湖州、嘉兴、绍兴、衢州的黄山企业有200余家,工作和生活的黄山人有4万多人。特别是近年来,黄山市与杭州市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早在2015年黄杭两市就签署了全面深化合作交流协议。2016年杭州承办G20峰会,黄山市全力以赴保障好、服务好峰会,为峰会圆满成功作出“黄山贡献”。尤其是皖浙两省共同开展的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成效显著,探索出了一条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安江模式”,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

    可以说,黄山市加入杭州都市圈,是顺势之举、必然选择。

    黄山市在新一轮杭州都市圈中的定位是什么?

    孔晓宏

    着力将黄山打造成为都市圈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文化旅游示范区、健康宜居样板区,成为都市圈重要的绿色卫城和西进南拓的战略支点城市。

    黄山“美在山水、魅在文化、绝在生态”。我们将充分发挥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综合优势,找准自身在都市圈的定位,着力将黄山打造成为都市圈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文化旅游示范区、健康宜居样板区,成为都市圈重要的绿色卫城和西进南拓的战略支点城市。

    黄山山好水好生态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82.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3倍,湿地保有量2.2万公顷,地表水水质优良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位居全国领先,是都市圈乃至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战略水源地。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推进林业增绿增效,集中力量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加快建设山水相济、人文共美的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着力打造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长效版”“拓展版”“推广版”,争当践行“两山”理论的样板区,为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构筑起牢不可破的生态屏障。

    “梦幻黄山·礼仪徽州”。黄山山美水美人文美,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旅游的起步地。黄山是全球首个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于一身的风景名胜区,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市现有4A级以上景区26家、其中5A级3家。我们将围绕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目标,深入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扎实开展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组织实施旅游“品质革命”,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推动徽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推出一批有颜值、有气质、有品质的新业态、新产品,加快建设全新黄山、全景黄山、全业黄山、全球黄山,把黄山打造成为都市圈市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首选地”和“后花园”,让更多的人走进新黄山、感受古徽州,共享山水与人文交相辉映的和谐之美。

    黄山无雾霾,欢迎您常来。黄山的空气清新怡人、沁人心脾,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在95%以上,今年1~9月,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22.8微克每立方米,空气质量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全国169个重点城市中位居第二,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黄山的城乡徽风绵远、古韵悠长,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中部六省市级以上城市中率先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我们将加快建设皖南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皖浙赣区域交通枢纽城市,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等“六城联创”,大力发展以新安医学为特色的大健康产业,把黄山打造成为都市圈市民陶冶身心的康养福地和慢享生活的第二居住地。

    在国家《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杭州都市圈被列入‘一核五圈四带’的‘五圈’之一,一跃成为国家战略。未来,黄山市如何更好地融入和服务杭州都市圈?

    孔晓宏

    共绘同心圆,推动规划无缝对接;共奏发展曲,推动产业联动协作;共享新福祉,推动服务共建互惠;共创新未来,推动合作常态长效。

    “携手共建大湾区,同绘美丽都市圈”,我们将与都市圈城市一道:

    ——共绘同心圆,推动规划无缝对接。按照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在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公共服务等方面,主动对接杭州都市圈新一轮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努力实现都市圈各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联动发展。

    ——共建大通道,推动交通互联互通。坚持综合、立体、智能、绿色理念,推进黄衢高铁、杭临黄高铁、黄千高速、新安江干线航道等西进南拓大通道重点项目,加快构建水陆空内通外畅、高效智慧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高水平建成都市圈“1小时交通圈”。

    ——共奏发展曲,推动产业联动协作。注重分工协作与特色培育相结合,共同谋划制定产业发展导向目录,积极探索产业分工和园区合作新模式,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有序转移,加快打造各具特色、梯次布局、共兴发展的产业集群,共同构筑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共享新福祉,推动服务共建互惠。加快都市圈各城市间政务、商务、游客和市民服务等网络共通、数据共享、成果共认,积极推进市民卡“一卡通”,力争实现社会关系可转移持续、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市民旅游联票通游,加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资源合作,共同构建更高水平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共创新未来,推动合作常态长效。健全完善都市圈“决策—协商—议事—执行”四级运作机制,在规划编制、产业发展、交通建设、旅游文化、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政府间交流合作,鼓励商会协会、社会组织、民间人士交流交往,努力形成全方位、高水平、深层次的都市圈交流合作新格局。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