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热膜
在电子设备迅速普及,尤其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设备高功率运行的散热问题一直是业界的关注点。如何有效的散热,减缓高温降低设备运行性能以及防止高温导致的系统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电子设备辅助材料行业的研发和更新换代重要领域。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导热物质是石墨,众多的智能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等都配备有相应的石墨散热产品。
石墨烯是已知的导热系数最高的物质。理论导热率达到5300W/m•K,远高于石墨。石墨烯所具有的快速导热特性与快速散热特性,使得石墨烯传统石墨散热膜的理想替代材料。可代替现有的石墨导热材料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大功率节能 LED 照明、超薄 LCD 电视等散热。随着智能手机大屏化,智能终端芯片高速化等趋势,对设备的散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也开启了导热性能更好的石墨烯导热膜充足的发展空间。
智能手机屏幕尺寸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BOPP薄膜市场评估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二、柔性显示
透明导电膜是显示领域很重要的原材料,要求在实现导电功能的同时不影响显示器件的光学性能。传统的透明导电膜都使用 ITO膜(氧化铟锡),占据了显示面板40%左右的成本。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兴起,以及移动终端、车载显示、智能家电等领域对显示设备柔性甚至可弯曲的要求,石墨烯薄膜将实现对 ITO 的逐步替代。
从性能上看,石墨烯导电性和透光性优于 ITO,同时碳原子独特的二维连接方式能够满足显示面板柔性甚至弯曲折叠的要求。
从成本上看,石墨烯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而 ITO需要使用贵金属铟,理论成本高于石墨烯。鉴于ITO已经规模化量产多年且价格逐年走低,石墨烯在现有产业环境下不具备大规模替代ITO的成本优势。石墨烯对ITO的替代将从可穿戴等柔性显示高附加值市场开始,中短期不会进入目前竞争激烈的触摸屏市场。
石墨烯导电膜与ITO参数对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领域的摩尔定律已经逐渐的收到现有材料体系的限制。目前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都是以硅为基础材料制备得来。科学界对新一代的半导体材料的寻找从未停止,石墨烯被看做最有希望替代硅实现半导体产业革命的超级材料之一。石墨烯在半导体材料中的应用属于高级应用,目前仅少数顶尖公司具备该项研发生产能力,其中技术领先的企业是韩国三星和美国 IBM。石墨烯做的集成电路晶体管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快的运行速度并且能耗更低、效率高稳定性好。
2012-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传感器
目前石墨烯催化领域,产业应用最有前景的是石墨烯基传感器的发展。目前已经有针对甲醛、二氧化氮、氨气、硫化氢等的气体传感器,针对水中诸如铅、汞等重金属元素的液体传感器,以及可以检测体内血红蛋白情况、特性蛋白质等的生物传感器以及相关靶向药物催化载体的研究。目前石墨烯传感器研究发展迅速,鉴于其优异的传感性能,突破成本瓶颈后,石墨烯传感器的市场规模将可能迅猛增长。
2016-2020石墨烯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测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5-2031年中国电子设备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电子设备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未来前景研判报告》共十三章,包含2020-2024年中国电子设备行业产业链分析,2025-2031年中国电子设备产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2025-2031年中国电子设备产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