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天然气勘探逐步深入,难度加大
我国天然气勘探投资减少,新增储量同比下滑。根据国土资源部数据,2015 年我国油气勘探投资 600 亿元,同比下降 19.2%,常规天然气新增储量 6772 亿立方米,同比下滑 28.2%,连续 13 年超过 5000 亿立方米,累计探明气田 267 个,探明率仅为 19%。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天然气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我国天然气勘探投资减少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常规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同比下滑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天然气地质资源储量集中,后续勘探难度加大。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鄂尔多斯、柴达木、塔里木、珠江口、琼东南、莺歌海、东海、松辽 9 个盆地,储产量占全国总量的 80%。随着高品质资源逐步开采消耗,剩余天然气资源多为低品质、高风险类型。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统计数据,超过 35%的天然气资源分布在低渗储层,25%为致密气,20%处于海域深水,资源隐蔽性增强,勘探难度较大。
我国天然气储量分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非常规天然气有望成为未来国内增产的主力
国内短期增产并无储量压力,常规天然气仍将是近年国内增产主要力量。尽管我国油气勘探面临技术问题,以基础储量(地质勘探程度较高,可供企业近期或中期开采的资源量)和 2015 产量计算,我国基础储产比(基础储量与当年产量之比)为 39,短期几年增产并无储量压力。全国主要盆地常规天然气地质储量未开发率为 41.3%,可采储量未开发率为 36.1%,鉴于目前常规气产量占比高于 93.3%,常规气仍将是近年国内增产的主要力量。
我国天然气短期增产并无储量压力(2015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政策扶持和补贴继续推进,我国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占比有望显著提升。由于页岩气开采难度大,前期投入较高,我国自 2012 年开始对页岩气按 0.4 元/立方米进行补贴,根据2015年财政部联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页岩气开发利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十三五”将继续实施页岩气财政补贴政策,2016 年至 2018 年的补贴标准为 0.3 元/立方米;2019 年至 2020 年补贴标准为 0.2 元/立方米。天然气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到 2020年天然气国内年产量要达到 2070 亿立方米,复合增速 8.9%,而页岩气年产量要达到300 亿立方米,复合增速 45%,煤层气年产量达到 100 亿立方米,复合增速 18%,届时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占比有望从 6.7%提升到 19.3%。
非常规天然气有望成为未来国内增产主力。从现有产量和储产比来看,非常规天然气存在产量翻倍增长的可能,也存在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的可能。以实际可开发储量比产量计,常规天然气比值为 96,页岩气比值为 1196,煤层气比值为 909,现有储量无法支持常规气长期增产。《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 年)》提出我国页岩气 2020 年产量要达到 300 亿立方米,2030 年要达到 800-1000 亿立方米,而根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预测,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将成为未来增产主力,其中页岩气产量到 2030 年达到700 亿立方米,到 2050 年达到 1000 亿立方米,煤层气产量到 2050 年将达到 350 亿立方米。
天然气现有产量和实际可用 资源产量比 (2015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天然气产量结构变化,非常规天然气成为增产主力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进口管道气格局形成,进口量稳定增长
国内供需缺口不断扩大,对外依赖度不断提高。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速长期高于产量增速,国内供需缺口不断扩大,2015 年国内供需缺口约 600 亿立方米,对外依赖度为33%。随着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勘探难度加大,非常规天然气增产具有不确定性,我国未来将长期依赖进口天然气。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预计到 2050 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将高达 2850 亿立方米,进口依赖度达到 40%以上。
我国国内供需缺口不断扩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管道进口气已形成初步格局,目前对单一国家依赖度高。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管道天然气进口格局,形成中国-中亚 A、B、C 三条管道和中缅管道,主要管道气进口国为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缅甸和哈萨克斯坦,2016 年我国从以上四国进口管道气 2797 万吨(约合 380 亿立方米),其中进口土库曼斯坦 2163 万吨(约合 294 亿立方米),占比 77%,单一依赖度较高,主要原因是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储量丰富,价格较低,但该国安全指数相对较低,我国需要进一步优化进口管道气结构。
中国- 中亚天然气进口管道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主要管道气进口国占比(201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中俄管道天然气协议签订,形成多元供给布局。2014 年中俄签订天然气合作协议,俄罗斯将从 2018 年起向我国出口天然气,最终达到年出口量 380 亿立方米,合同期长30 年,此项东线天然气项目的协议签署标志着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及海上四大通道的布局的最终确定。
我国已形成进口气四大通道格局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进口LNG增长较快,长约合同保障供应能力
LNG进口增速较快,占比不断提高。长期以来,我国进口天然气以管道气为主,LNG只占进口量 15%左右,主要用于冬季调峰。近年来我国 LNG 进口量稳定增长,复合增速 30%,远超于管道天然气增速,2016 年 LNG 进口量达到 2604 万吨(约合 354 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进口量的 48%。
我国 LNG进口量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LNG进口平均单价下降( 美元/ 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LNG 进口国众多, 长约进口为主要方式,长约合同保障 LNG 进口能力。2015 年我国 LNG 进口国 15 个,但 93%来自与我国签订长期 LNG 合同(SPA)的五个国家。从企业来看,LNG 进口以中海油为主,占比 68%,其次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别占比22%和 8%。SPA 中,采购方和供货方在每合同年初基于 SPA 规则确定当年接货义务量,以现有签订的 SPA 来看,我国每年最大接货义务量高达 4178 万吨(约 568 亿立方米),是 2016 年进口量的 160%,SPA 将长期保障我国 LNG 进口能力。
我国 LNG进口国占比情况 (2015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LNG 进口企业占比(201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


2026-2032年中国天然气终端销售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2026-2032年中国天然气终端销售行业市场专项调研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共十章,包含中国天然气市场领先终端企业经营分析,天然气终端销售市场投融资分析,天然气终端销售市场投资风险及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