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闫禹:十年青春见证超级工程将碧波化作通途

    伶仃洋上,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向一片湛蓝不断延伸,将碧波化作通途。15年岁月铸造的超级工程将港、珠、澳三地紧紧相连,成就了一代人的梦想。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办高级工程师闫禹将青春洒向大海,10年前的决心蜕成就了10年后的骄傲。

    “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做好每个细节,最后汇总到一起,就是最优的,这就是工匠精神。” 闫禹表示。

    精彩观点

    闫禹

    十年青春 将匠心存于超级工程

    大学毕业后,闫禹加入了港珠澳大桥建设团队,负责港珠澳大桥城管隧道和人工岛的建设工作。万事开头难,沉管隧道全长5664米,由33节管节连接而成的,当2013年沉放首节管节就用了96个小时。

    “没想到首个管节出师不利,在海上作业,要看大海的‘脾气’,错过了海上作业的时间点,施工就更难了。”闫禹说。从现场研判,到多家汇商,再到具体执行,在第二次沉放管节时顺利完成了对接。

    “岛隧工程的第一战役是人工岛,当时完成得干净利落,大家感觉工程一开始就取得了重大突破,很兴奋,对后面的工作充满信心。后来当首节管节沉放出现问题时,那种心理落差提醒我们要稳住,要正视未来工程建设可能面临的多重问题,做好每一个细节。”闫禹说。

    “每个管节都是第一节。”港珠澳大桥凝聚了中国新时代工程师勇闯世界一流的底气和智慧,以及不懈的努力和付出。闫禹伴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不断成长,从助理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十年的时间,让他对工程的细节和品质多了一份更深入的认知。

    闫禹

    坚守本分 面对质疑不改初心

    2018年9月16日,17级超强台风“山竹”在广东登陆,强风来袭,大桥能否顺利通过“大考”,迎来10月的正常通车,备受关注。当时,闫禹和团队一直坚守一线,通过结构监测系统捕捉到了大桥结构响应的珍贵数据——“瞬时最大风速达55m/s,索力、位移、振动监测都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短短两句话背后,是闫禹和监测团队两年里无数次不分寒暑、不分昼夜地在162米高的桥塔上、在23公里长的箱梁里、在40米水下的隧道里进行设备安装测试,才保证了监测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正常运转。

    闫禹感慨万分:“当时有质疑的声音,花那么多钱去装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拿出这数据,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山竹’的到来印证了努力没有白费。”数据的背后是牺牲了和父母、妻儿团聚的时间,“那时候家人整天见不到我,回来就睡觉了,没有交流,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我能多年专注于大桥建设。”

    闫禹

    汇聚力量 依托大桥促进三地交流

    历时十五年的港珠澳大桥,从筹备到建设再到通车,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超级工程的背后有很多交通建设前辈们的奠基,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港珠澳大桥这项国家重点工程连接粤港澳三地,仿佛地理位置上更近了,心也更近了。“以前带着孩子去香港,要坐船转车,很麻烦,也很费时间,现在通过大桥直接到香港,生活很方便。”闫禹说。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港珠澳大桥发挥了其前所未有的功能。“我们建立了大湾区智能运维研发中心,三地研究机构不断交流,不管是人流物流还是资金流都得到了有效的沟通,大桥通车后技术要素的融合不断加快,效率得到提高。”

版权提示: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