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20年全球经济发展现状及商业银行发展趋势分析[图]

    一、全球经济

    新冠疫情已蔓延至180多个国家或地区,全球累计确诊2,245,872例,其中,中国累计确认84,223例,海外累计确诊2,161,649例。从疫情发展的趋势来看,疫情在国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在境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蔓延态势。从疫情表现的危害性看,全球性的蔓延及恶化将造成严重的经济冲击和社会影响。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受疫情影响中国2020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出现自1992年以来首次单季度负增长。2020年全球经济预计将出现3%的衰退,比金融危机期间0.1%的衰退更加糟糕,主要原因是许多国家同时面临卫生危机、金融危机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等多重危机冲击,这些危机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虽然各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陆续推出各项救助措施,但具体效果和经济前景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世界GDP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世界主要经济体GDP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金融市场层面来看,在疫情全球传播且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截至4月17日,沪深300、标普500及纳斯达克股指较年初分别下跌7.53%、11.77%、4.86%。主要经济体市场利率水平显著下降,美国5年期国债收益率、联邦利率分别为0.36%、0.25%,较年初分别下降131和150个基点;中国5年期国债收益率、七天回购利率分别为2.03%和1.40%,较年初分别下降89和110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约1.56%,人民币兑日元汇率下跌约1.66%,伦敦金涨幅约10.83%,布伦特原油下跌约57.62%。

股票市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债券市场及货币市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外汇市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商品市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商业银行

    经济金融环境由相对 “稳态”急速的切换为持续“动态”, 2020 年商业银行各类风险程度预计均有所上升,商业银行大概率将进入业绩下行期。
自2013年以来,商业银行净息差呈整体下行趋势。截至2019年12月31日,商业银行净息差为2.20%。

2013-2019年商业银行净息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银行的业绩表现和经济周期高度相关,银行的利润和营收增速总体是围绕名义GDP 增速波动的。伴随着疫情影响下的GDP负增长,大概率将驱动商业银行进入业绩下行期。

银行业绩周期和经济周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自2013年以来,商业银行贷款不良额和不良率整体呈上升趋势。随着疫情在全球加速扩散,全球供应链中断以及“逆全球化”趋势有所抬头,实体企业经营面临供需两侧冲击,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将恶化。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额和不良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疫情发生之后,各国银行监管机构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发布指引,指出各国出台的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并不必然造成银行对相应贷款的评级下调,因此相应的贷款逾期和风险暴露可能被延后。但是,从长期看,这些企业再通过各自的产业链向其他行业传导冲击,体现为银行对公客户的信用风险提升。这些遇到困难的企业又通过降薪、裁员的方式向个人传导,体现为零售客户的信用风险提升。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可能因国内实体企业经营所面临的供需两侧的冲击而恶化。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商业银行信用债投资规模达人民币19,163.44亿元,投资占比呈整体下降趋势。

商业银行信用债投资规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3-2019商业银行信用债投资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年第一季度境内市场中出现违约的信用债共48支,涉及金额人民币521.27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258.79亿元,大幅增加人民币262.48亿元 。

2020年第一季度境内市场违约信用债券按发行人公司属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年第一季度境内市场违约信用债券所属地区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0年第一季度境内市场违约信用债券按发行人所属行业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受疫情影响,金融市场股票、利率、汇率、商品价格等均受到冲击,商业银行投资组合估值波动性以及市场风险加大。金融市场波动将影响公允价值及投资收益,进而对银行损益产生较大影响。

    疫情以来,商业银行的运营以及合规性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1、业务连续性和运行效率。

    受疫情影响,多数商业银行的线下物理网点及经营机构处于轮值服务或停摆状态,商务出差活动处于停滞状态,使得原有业务线下营销推广、现场尽职调查、贷后巡访及押品重评等工作趋于暂停,原有线下业务模式受到巨大冲击。部分商业银行通过制定线下应急服务方案及简化工作流程等形式积极推进线下业务,或将线下业务尽量迁移至线上办理,但受到服务容量及服务触角的限制,在此情况下,业务运营效率仍受到极大冲击。同时,由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等领域的数字化服务及线上运行能力往往弱于一线前台业务部门,二三道防线的履职连续性倍感挑战,线上评估与审查、系统数据挖掘分析,非现场监测与预警等成为主要的履职手段。

    2、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

    多数商业银行都针对疫情下的业务模式变化制定了疫情响应服务方案,积极通过原有服务流程简化再造,采取客户代办模式,或先开办业务,履行报备并承诺于疫情后再补办业务资料等形式推进业务。在此情况下,商业银行需特别关注特殊时期业务办理过程中关键风险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疫情后资料存档的完整性与合规性,例如KYC尽职调查的有效性、业务审批的严谨性及有效性,放款前提条件落实情况、资金流向及贷款用途合规性,以及业务办理过程中对监管合规要求的遵循等。此外,还需特别防范在外部环境挑战和内部考核压力的双重传导下,一线业务人员为满足业绩要求产生的道德风险和操作变形。

    3、科技服务支撑能力。

    商业银行的线上服务及金融科技应用能力也面临巨大考验。一方面由于疫情下线上业务激增,系统容量与承载能力、系统稳定性高度承压;另一方面,由于疫情下多元化的线上办公模式,远程会议、资料传输、信息保密、网络安全等问题也对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服务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由于各种灵活办公模式的采用,例如腾讯会议,ZOOM,微信会议等,商业银行还需做好员工信息与保密管理方面的培训与管控。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之路,2013年至2017年,银行业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受资管新规及一系列相关文件影响,2018年非保本理财发行数量微增,保本理财发行数量略降;2019年保本理财和非保本理财发行数量均有大幅下降。受到疫情的冲击,2020年第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继续呈放缓态势。

2013-2019年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趋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理财中间业务收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趋势

    1、全集团建立综合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并由专门机构或部门牵头负责

    建立综合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 , 并由专门机构或部门牵头负责,具体工作包括: 一是信息收集,既包括日常性信息或各业务条线的信息,还要特别关注例外和异常信息收集,如员工健康状况等。 二是信息分析,除了将相关的信息进行汇总整合之外,还需要特别考虑不同风险之间的传导和影响,以及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的关联性等。这无疑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但也将为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培养出一批具备综合思考能力,洞悉风险传导机制的领先型人才。 三是业务决策,除了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分析之外,还要充分考虑到未知的信息和快速的变化,例如境外疫情发展速度很快,每一天的变化可能都影响我们对未来情景的判断,因此需要形成一个动态的决策和调整机制,不断的应对变化。

    2、加强集团一体化管理,统筹境外机构的风险监测

    随着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应当改变“救火型”的应急管理方式,而采用“防火型”的主动管理, 建议成立境外疫情应对专门委员会,持续的与各地机构、员工甚至监管机构建立有效沟通,主动收集各地疫情发展变化情况,结合当地业务与产品特点,监测当地风险变化,评估当地分支机构的运营弹性,并结合集团疫情应对的基本策略,推动当地机构有序落实关键管理活动,包括:分支机构运营保障、业务合规的豁免要求、流动性评估、资本管理压力测试、信用风险化解、市场风险应对、危机应对措施重检、数字化基础设施与能力评估、税务、财务和监管合规报送,以及监控与审核措施的落实等。

    3、坚持底线思维,在充分预判风险的基础上,执行多情景的压力测试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

    此次疫情事件无疑会成为银行深入开展压力测试的重要动力和现实需求。现阶段,需要重点开展的压力测试工作包括 一是通过压力测试计量并识别出高风险组合(行业、地区、圈链、产品等),针对高风险组合及其压力测试结果,调整业务策略或者提前部署资产质量下滑的风险应对措施。二是通过整合的压力测试,检验疫情对银行财务 、 风险以及资本的影响 。结合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预判,以及资产质量下滑、息差收窄等不利因素,对银行预期信用损失增提以及净利息收入下行进行压力测试,分析疫情对银行各项指标的潜在影响,并根据压力测试结果,调整或优化经营计划,进行组合调整或资本补充。 三是检查疫情期间风险管理模型是否存在失效风险,模型设计通常基于不同的数据假设,这些假设可能存在缺陷,甚至在极端市场情况下模型可能失效。本次疫情,多国央行纷纷降息甚至采用负利率,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部分企业违约风险急剧上升,原有的风控模型可能失效,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调整。 四是开展风险管理系统的压力测试,检验疫情之下风险管理系统性能不足,或者功能及灵活性不足等问题。

    4、深化大数据应用,为后疫情期间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深化大数据应用使银行的决策从“经验依赖”到“数据依据”转化,尤其是在疫情影响下,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分析前端市场的数据变化,并通过模型迭代优化模型效度 , 对于管理层进行后疫情期间管理决策至关重要,具体应用场景包括:一是经营管理,由于疫情使得各行业的线下营销通道几乎处于停摆状态,在可选的线上营销渠道数量并未明显大规模增加的情况下,包括银行在内的各行各业对线上渠道的争夺会更加激烈,获客单价会有较大幅度上升。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银行做出更高质量的用户画像,以便在营销战略上做好更精准、更具差异化的用户群定位。二是风险防控,受到疫情影响,银行信贷业务尽调、审查、核保、放款和存续期管理等现场工作无法开展,风险防控面临挑战。

    5、推动敏捷管理,提高银行应对变化与驾驭变化的能力

    敏捷组织相较于传统组织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敏捷性,具备强有力的应对变化与驾驭变化的能力,疫情之下银行敏捷管理亟需做好两个方面工作:提高组织结构的灵活性,适当形成扁平化的工作机制。为了提高信息搜集的效率和准确性,并作出快速反馈,需要考虑适度的压缩组织中间层级,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同时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衰减影响,提升信息的准确性、减少决策与执行间的距离,做到快速、准确决策与执行。例如可以利用视频或电话会议,扩大会议容量,将前线人员和中后台人员一次性纳入会议范围,鼓励多角度的讨论,听取综合化的汇报,并及时制定跟进措施计划。建立敏捷团队,激发前线人员的内驱力。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前线人员掌握最新最及时的信息和变化,因此建议通过以下手段激发前线人员的内驱力:首先,增加渠道让前线人员反馈其日常的观察,因为原有的汇报体系中可能没有能够及时体现市场变化信息的指标。鼓励前线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探索,及时确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探索这次疫情中的成功创新经验,总结和进一步完善适合银行自身情况的敏捷开发流程和机制,以在未来充分应对快速的市场变化。

    6、优化综合经营布局和主动资产配置能力,应对低利率环境的挑战

    整合业务,发挥集团化、全能化和国际化优势,多元化发展经营和金融服务能力。转变模式,从传统发放贷款,收取利息向发行和分销产品进行转变,如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改变资产流动性结构。三是产品创新,发展中间业务,提高非息收入,利用中收增长抵消利差收窄。

    7、巧推数字化转型

    银行业数字化变革大概率会提速,只有具备快速创新进化能力的敏捷银行,致力于提供嵌入生活、实时智能响应客户需求的金融服务,真正成为一种服务,而不单单是一个场所,方能成为未来银行的领导者。

    建立高效的数字化营销体系,基于拥有的大量客户数据,深度挖掘出客户真实需求,围绕客户体验打造“精准营销”。

    加强场景生态建设,在推动数字化场景落地过程中,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转型节奏缓慢,各部门各自为政、协同效率低等现象。

    有效打通全渠道链路,有效分配线下资源以赋能线上渠道。重新梳理线上线下业务,加大网上银行、无人银行的布局,推进移动化建设,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电话等线上渠道,充分发挥线上产品优势,让金融服务移动化成为数字化转型最优先、最重要的突破口。

    8、灵活调整业务策略

    疫情对银行业的冲击将呈现较明显的周期性差异,监管机构为了缓解疫情冲击陆续出台救助政策,在此期间,银行需要根据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相机抉择,把握关键增长点。

    中国新基建。当前中国经济本身的下行压力叠加疫情冲击,基建投资成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控的最重要抓手,被赋予经济启动机和助推器的重任。“新基建”投资因兼顾短期拉动经济和中长期释放经济增长潜力的作用,成为点亮中国经济未来的新希望。短期内,扩大“新基建”投资有助于稳增长和保就业;中长期,“新基建”的适度前瞻性布局有助于加快中国经济的新旧动能转换,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先机。

    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国内生产企业面对境外供应商中断供应,需要在国内找国产替代,由此带来一定市场空间。同时,对于一些企业减少在国内的投资,转而在境外投资建厂,其中会有一部分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引发另一次境外发展的机会。

    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正处于内部测试阶段,为正式落地发行做“演练”。数字人民币具有双层运营体系,一层是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一层是商业银行和普通公众之间,央行和商业银行一起维护货币体系的运转。在这双层运营体系中,商业银行将扮演重要角色。商业银行具备成熟的信贷网络基础设施、支付网络基础设施以及较为完善的IT服务系统,从而在数字人民币的二元模式下,央行扮演发行方角色,商业银行发挥分销商角色。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可以为商业银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信用评估能力并降低反洗钱成本,对于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关报告《2020-2026年中国新经济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337
10000 12403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2-2028年中国产业经济行业供需策略分析及市场供需预测报告
2022-2028年中国产业经济行业供需策略分析及市场供需预测报告

《2022-2028年中国产业经济行业供需策略分析及市场供需预测报告》共八章,包含中国交通运输业投资环境及投资机会分析,中国各省市投资环境及投资机会分析, 中国领先投资公司产业投资状况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