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在互联网络上实现,以打破时间、空间以及条块分割的制约,从而加强对政府业务运作的有效监管,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并为社会公众提供高效、优质、廉洁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
1、电子政务产业链
电子政务行业为电子政务领域软件产品的开发、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其上游为通用软件、硬件供应商,下游行业是最终用户以及系统集成商等合作伙伴。
电子政务行业产业链结构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电子政务行业上游为通用软件、硬件供应商;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通用软件大部分由国外知名软件厂商提供。近年来,随着国内软件企业实力逐渐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上游系统软件与开发软件行业的竞争有利于本行业进一步控制成本,促进企业发展。硬件行业内厂商较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产品供应较为充分。因此本行业的发展基本不会受上游供应商的限制。
电子政务行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实施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管理、公共服务和应急能力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政务行业的下游主要是各级党政机关、高校、产权交易机构等。随着国家经济和政治实力的增强,对数据管理、国家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对相关领域的信息化投入不断加大带动了相关软件产品的需求。同时,下游行业对软件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要求比较高,使得本行业厂商必须不断加大在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以便更好地满足下游行业客户的需求。近年来,由于各级党政机关、高校等在信息化方面投入预算的稳定增长,都为本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电子政务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加快,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增长十分迅速。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运行态势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约3106.9亿元,同比2017年的2861.8亿元增长了8.56%,近几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
2008-2018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3、电子政务细分市场
我国电子政务市场主要有硬件、网络设备、软件以及服务等四个细分市场。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市场整体呈现硬件市场规模占比不断下降,而软件及服务市场占比不断上升的趋势。数据显示,2018年硬件市场规模为1010.52亿元,软件市场规模为723.89亿元,服务市场规模为927.92亿元。
2008-2018年我国电子政务细分市场规模走势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08-2018年我国电子政务细分市场份额变动趋势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4、电子政务市场竞争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几家大型的全国性经营企业和众多的区域性经营企业。其中,全国性经营企业的竞争要点主要有客户基础、企业背景和资质;而区域性企业的竞争要点主要有跨地域扩张能力、产品方案和标杆项目。全国性和区域性的代表企业分别是太极股份和榕基软件。
中国电子政务行业主要企业
序号 | 主要企业 |
1 | 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公司 |
2 | 浪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3 | 福建榕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4 |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
5 |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6 | 北京华宇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7 | 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
8 | 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


2025-2031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中国电子政务行业投资前景,2025-2031年中国电子政务企业投资战略与客户策略分析,研究结论及建议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