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9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格局、竞争要素、未来发展特点及市场发展空间分析[图]

    一、生态环保和环境治理市场展望

    此前也曾强调,2018年以来,宏观政策调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金面紧张,环保监管力度提升以及企业个体风险等因素共同作用,使行业表现落后于大盘。环保行业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2019年上半年,也看到宏观、微观层面的积极因素正在逐渐积累。

    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支持国家重点战略是重点。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9年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19年1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要求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标志性战役,2019年生态环保工作首先是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2019年以来,生态环境治理固定资产投资和公共财政节能环保支出均保持20%以上的增速,体现了治理环境的坚定决心。

2019年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加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环境监测运维行业市场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生态环保和环境治理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月度累计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公共财政节能环保支出累计同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围绕蓝天、碧水、净土,政策持续加码。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围绕三大保卫战,《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政策推出,大气治理效果持续巩固,水治理重要性不断提升,固废监管力度更严,气水土相关的监测要求更上一个台阶,细分领域治理需求仍充分。

    由于对资金高度依赖,融资成为环保公用行业的关键变量。2018年融资紧张是压制行业表现的重要原因,2018年环保公用板块财务费用率整体提升了0.96个pct,2019年一季度提升了0.88个pct,增幅已经有所收窄。公用事业AA+和AA级产业债信用利差自2018年4月底起持续攀升,2018年四季度以来处于持续回落状态。流动性放松、民营及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减税降费等政策成效初显,有望在下半年看到基本面的改善。

公用事业产业债信用利差(BP)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我国土壤监测情况分析

    我国土壤环境状况形势严峻。根据2014年4月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首次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重污染企业用地、工业废弃地以及工业园区的土壤点位超标率是最高,分别为36.3%、34.9%以及29.4%。从污染物类型来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

土地利用类型
土壤点位超标率
主要污染物
耕地
19.40%
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多环芳烃
林地
10.00%
砷、镉、六六六、滴滴涕
草地
10.40%
镍、镉、砷未
利用地
11.40%
镍、镉重污染
企业用地
36.30%
——
工业废弃地
34.90%
锌、汞、铅、铬、砷、多环芳烃
工业园区
29.40%
镉、铅、铜、砷、锌、多环芳烃
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地
21.30%
无机污染为主、垃圾焚烧和填埋场有机污染
严重采油区
23.60%
石油烃、多环芳烃
采矿区
33.40%
镉、铅、砷、多环芳烃
污水灌溉区
26.40%
镉、砷、多环芳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土壤监测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土壤环境监测是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我国自“六五”和“七五”时期就已开展土壤监测,早期主要针对农业土壤背景值调查、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土壤环境容量调查。基于此,我国首次制定并发布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2016年环境监测系统开展了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监测指标除了镉、汞、铅、砷、铬、铜、锌和镍8种污染物外,还监测Ph等理化指标和多环芳烃等。2017年启动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针对不同土壤层的样品,制定了有区别的测试指标,并增加了元素可提取态的监测,土壤监测标准体系日趋完备。

    土壤监测市场刚刚起步,有望步入快速发展期。目前,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已经初步建设,包含生态环境部的38880个监测点位、农业农村部的40061个监测点位,和自然资源部1000个监测点位。根据“土十条”的要求,2020年底前,要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所有县(市、区)全覆盖。2019年1月1日起,《土壤污染防治法》将正式施行,土壤环境数据是打好净土保卫战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土壤污染防治监测有望先行。初步估算2019-2020年土壤监测点位下沉以及设备运营的市场空间在100亿以上。

    三、土壤修复兼具公益性和盈利性,商业模式清晰,空间巨大

    (一)土壤修复商业模式清晰,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实际市场规模加速释放
    1、工业场地修复+出让模式分析

    环保行业的支付主体和支付意愿是市场空间释放的核心因素。土壤修复领域细分为场地修复、耕地修复和矿山修复,现阶段土壤修复集中在工业企业场地修复和部分耕地修复,虽然场地修复的支付主体仍以地方政府为主,但其修复+土地出让的模式使得支付主体意愿充足,且后端的土地出让有力保障了土壤修复的资金需求。

土壤修复主要以工业场地、耕地和矿山修复为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针对市场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降温”的担忧,(1)由于土壤修复带有“环保民生”和“出让获取收入”双重属性。修复首先是环保责任和任务,其次才是地方政府扩大财政收入的积极选项,因此地是否好卖仅是修复推进的充分条件;(2)土壤修复的金额仅占土壤出让金约10%-20%。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对全国300各主要城市的土地出让监测,2018年的出让均价3966元/m2,而根据公开项目招标数据工业场地修复的均价约为620元/m2(土方量以1m深度计算对应面积),占出让金收入比重仅约16%,而省会城市的修复金额占出让金比例仅约7%。因此对污染地块的修复带来的民生改善和财政收入都使政府推进的意愿充足。

    同时,在法律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完善下,污染企业、地产企业逐步涉入土壤修复领域,成为修复的直接责任方和业主方,多元主体2、政策+环境事件推动行业发展

    政策出台和中央修复资金的回升预示行业有望出现拐点。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配套出台的《污染的参与和法律的进一步推行都为修复空间的释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土壤修复的资金来源日趋多元且支付意愿较为充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政策+环境事件推动行业发展

    政策出台和中央修复资金的回升预示行业有望出现拐点。2019年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配套出台的《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等文件逐步对行业的技术、修复效果等进行规范化。同时,从每年的中央修复资金拨付情况来看,2019年预算额经历下降后实现扭转,同比大幅增长42.9%至50亿元,且土壤修复资金占污染防治资金(大气、水、土壤)的比重也由2018年的7.95%增长至8.33%。预算金额的扭转型增长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终端市场对治理的需求。

2019年土壤修复资金预算大幅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土壤修复资金占比有所提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央与地方的修复等政策拉动土壤修复需求释放

日期
政策文件
主要内容及意义
2018/12/21
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明确和规范地下水修复的风险管理、技术方案、设计施工和运行监测、效果评估规范加强场地开发利用过程地下水环境管理从技术角度规范污染场地地下水的修复
2019/1/1
土壤污染防治法
明确了“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等原则;新增土壤污染防治政府责任制度、建立土壤污染责任主体制度、建立土壤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土壤污染调查、监测制度等;将土壤环境服务机构的虚假报告、数据等列入行政处罚,并明确了严格的违法处理
2019/1/3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试行)
更新了地块概念模型;明确和规范了布点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明确和规范了风险管控和土壤修复效果评估
2019/3/28
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明确了2020-2035年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法规标准和监测体系,各类水水质的达标情况及比例目标等;提出了保障地下水型饮用水源环境安全、建立健全法规和监测体系、加强地下水、土壤治理的协同并落实水十条、土十条等主要任务
2019/4/1
江苏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征求意见稿)
到2022年,全省化工生产企业数量不超过1000家对全省50个化工园区展开全面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压减至20个左右
2019/4/28
山东省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
对全省原有的199家化工园区进行清理整顿,化工园区总量将控制在85个以内;到2025年年底前,危险化学品企业全部进入化工园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土壤修复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实际市场规模加速释放

    场地与耕地领衔,短期理论空间超千亿。工业场地修复方面,根据南京大学生态研究院对省会城市污染地块的统计,2018年省会城市公布污染地块174块,假设2019-2020年各省的修复需求除省会外,还包含省内约10个2-4线城市,保守假设其须完成的修复地块规模是省会的一半,则未来两年场地修复需求约为1044块,根据现有修复项目的场地约100亩的平均面积和50万元/亩的修复均价,未来空间约522亿元;耕地方面,根据“土十条”中“到2020年,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实现安全利用的面积达到4000万亩”、“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到1000万亩”等目标以及公开项目的修复均价,预计十三五期间耕地修复的理论空间约为1000亿元;而矿山修复受经济效益较小等因素掣肘,预计相应市场将在远期释放。考虑到污染土壤排查工作在2017年基本完成,因此保守预计2019-2020年土壤修复的市场空间分别约为1522亿元。

土壤修复未来市场空间超千亿元

土壤修复类型
待修复面积(万亩)
计划修复面积(万亩)
土壤修复投资(万元/亩)
对应十三五市场空间(亿元)
场地修复
-
10.44
50
522
耕地修复
39200
1000
1.0
1000
矿山修复
300
-
7.5
合计
39861
1325
1522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实际市场规模释放仍有望高增。由于耕地修复在付费端主要依靠中央财政资金,因此近年土壤修复市场的高增仍是场地修复拉动。据统计,2017年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3%至90亿元,而根据各上市公司的收入和新增订单情况和对场地修复的市场空间测算,预计2018年实际土壤修复市场规模约为15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7%,而随着各城市工业场地土壤污染的详查和建档的完毕,土壤实际修复的市场仍具有高爆发的潜力,也保证了上文测算的场地修复空间在2019-2020年的释放确定性。

土壤修复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土壤修复行业格局、竞争要素与未来发展特点分析

    (一)格局现状:行业规模迅速增长导致集中度有所下降,头部公司分化

    目前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包括(1)与环保相关的科研院所及高校,其在科研能力的支持下技术能力领先,并主要参与污染场地调查评估、设备研发和部分治理修复工程的承包,但整体工程承包能力相对不强。(2)国内专业环境修复工程公司,大多由成熟的环保工程公司为开拓土壤修复市场而专门设立,也有一部分是由地方环保部门、投资公司等转型而来,在订单获取、项目管理、项目运作方面经验丰富。(3)国际知名的修复企业及合资公司,例如日本同和集团、美国TRS、MC2、ERM集团、荷兰FUGRO集团等。各类企业以咨询管理、分析检测等为主,并与国内的工程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直接接入土壤修复过程。

科研院校主要在技术方面拥有优势,国内企业成熟项目运营经验丰富,外资企业以合作为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由于土壤修复在过去三年处于详查和向治理过渡的阶段,因此市场格局变化较大,加之部分地方修复周期开始后,不可避免出现行业发展初期规模迅速增长和中小企业涌现的情况。加之近年部分龙头企业上市受阻等因素,2015年CR4(建工修复、高能环境、中科鼎实、永清环保)达41.4%,近年除高能环境外其他企业市占率均降中趋稳,整体集中度仍有所下降。

    (二)竞争要素:运营管理经验+技术构建综合壁垒

    土壤修复行业有一定技术壁垒,同时市场的需求的集中释放处于注重环保质量的十三五末期,行业发展的起点不会太低。因此短期来看,扩规模能力至关重要,而企业的规模、项目经验与管理能力是市场推广能力的核心支撑;长期来看,行业政策有望不断细化,相应的运营成本提升后,技术和精细化运营能力将成为龙头企业提升份额的综合壁垒。

    1、市场拓展至关重要,运营经验则为拓市场的根基

    由于目前土壤修复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经济发达和污染严重的两类地区需求率先释放,加之技术约束相对较少,因此现阶段市场拓展能力至关重要。首先对于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早期项目的试点、示范效应要求较高,因此在招标时企业的规模、运营经验及资质是市场拓展能力的重要支撑。通过对较发达地区的公开招标文件进行梳理,也发现了在评分权重中,“企业资质”、“过往重大项目经验”等权重远重于价格。

    另一方面,目前修复需求仍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加之由于目前土壤修复政府仍为主要客户,因此污染治理需求迫切地区的区域性企业仍在当地项目获取方面存在优势,2019年1-5月,当年成交的土壤修复项目中,中标方与业主方为同一城市的项目数量占总项目比例仍较高。

土壤修复项目金额呈现出较强的区域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地方性企业在获取当地订单仍具有较大优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短期来看,市场仍将呈现龙头企业全国布局拿大单,地方企业拿小单的局面,需求的全面爆发使行业短期内呈现“共同繁荣”的局面。但从微观订单的拿单要求以及评审因素权重等来看,以湖南为代表的竞争激烈省份中,规模较小的项目同样开始注重企业的资质与项目经验,为未来行业集中度提升打下了基础。

    2、技术各有所长,定制化综合能力为未来发展奠基

    土壤修复方法和技术路线众多,需根据污染物种类和业主需求进行选择。根据修复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包括以热脱附、气相抽提、常温解析、热解析、洗脱、土壤阻隔填埋等为代表的技术;化学法主要通过氧化还原和复分解等反应固化、稳定化污染物;生物法则通过微生物、植物等修复土壤。另外,根据修复的工程地点又可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

    目前行业技术壁垒则更多体现在企业因地制宜、因需制宜的综合技术能力上。首先,在技术路线的发展趋势趋向原位修复和绿色修复,但由于目前国家尚未出台修复的具体技术要求,主要以对修复效果进行严格考评,加之土壤因污染物和周边环境的不同需要较强的定制化能力,因此行业的成熟项目往往采用多种技术路线进行联合修复。同时参考美国场地修复的技术分布也能发现各类土壤修复技术均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

美国土壤修复技术呈现多样性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以化学法、水泥窑协同和热脱附为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国内企业在技术方面各有所长,但已经有部分公开招标项目明确对修复的技术路线提出了要求,而行业头通过自主研发、海外合作、并购等,在技术储备方面更为充足,有望在未来技术要求趋严、趋细致的发展中保持自身的领先地位并扩大优势,同时原位修复热脱附等项目的推广也有望进一步打开修复的增量需求空间。

    部分项目已经要求特定技术进行修复

地区
项目
项目技术要求
江苏
常丰农化原厂址场地修复工程污染土壤及污水地下水修复
投标人须具有采用原位热脱附工艺进行土壤修复的业绩且采用原位热脱附工艺修复的造价不低于1000万元或采用原位热脱附工艺进行土壤修复的污染土壤量不低于1万方
江苏
原煤制气厂地块(除一、二期以外剩余地块第一部分)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工程
投标人须具有采用原位热脱附工艺进行土壤修复的业绩且采用原位热脱附工艺修复的造价不低于2000万元或采用原位热脱附工艺进行土壤修复的污染土壤量不低于1万方
湖南
湘潭电化集团生产厂区旧址锰污染土地修复项目
厂区场地重金属污染土壤要求采用稳定化固定化修复;重金属和有机物复合污染土壤采用化学氧化法+稳定固定化修复;厂区内堆土土壤(表层和表下层土壤),采用稳定化固定化修复;有机物污染采用化学氧化法修复
重庆
重庆九龙坡起重机厂原址场地污染土壤治理修复
对厂区的重金属、有机物等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工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龙头企业通过国外合作、收购等方式强化技术储备

企业
合作内容
高能环境
2016年9月与美国Thermalrs(TRS)成立合资公司,TRS原位热脱附项目经验丰富,高能环境有望借助TRS打开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对相应的修复设备、技术进行国产化改造与适应
博世科
2017年1月收购全资收购加拿大RemedXRemediationService(RX),RX拥有领先的化学氧化技术,在油田及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方面应用成果丰富,技术和项目经验优秀
永清环保
2015年8月收购美国IST的51%股权,其拥有原位生物修复、淋洗等技术以及油田、地下水等丰富项目经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行业发展展望与特点

    1、催化和可持续性:短看重点区域化工园区搬迁,长看全国性需求陆续释放

    短期来看,2018年是各省化工园区改造搬迁政策的密集出台年,而2019年以来江苏等地发生的安全事件及后续江苏、山东、河北等的化工园区整治活动料将是短期需求加速爆发的重要催化。

    (1)江苏:化工园区关闭搬迁量化指标清晰,短期超20亿元修复需求确定性较高

    江苏省2018年6月即发布《全省沿海化工园区(集中区)整治工作方案》,而自响水事件后,江苏省2019年4月初发布《江苏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底,全省化工生产企业数量或减少到2000家。到2022年,全省化工生产企业数量不超过1000家”的整体目标,同时从化工园区层面上要求将现有的50个园区数量压减到20个左右。如前文所述,当前江苏省土壤修复工程的订单规模仍相对较小,而此次明确量化的化工产业关停搬迁执行力强,有望显著拉动2019-2020年修复订单的放量。由于化工企业的减量和工业园区减少有所重叠,若仅考虑2019-2020年约30个园区的关闭,对应约150平方千米场地面积/或750万土方修复量,50%场地在2019-2020年启动修复,即可释放约22.5亿元的修复需求。

《江苏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要求企业和园区关停或搬迁,土壤修复需求望加速释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山东:安全检查范围更广,园区清理力度更大

    山东省4月初开展为期3个月的危险化学品、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此次山东省的行动更注重综合性的检查和执法,但涉及行业更广。同时2018年山东开启的化工园区认定和清理整顿行动同样在2019年达到高峰,计划化工园区总量控制在85个以内,截至2019年5月已完成4批共85家化工园区(含专业园区)的认定,目标数量已基本满足,而其余园区已经开始的关停、搬迁和后续的修复将成为未来两年的工作重点。

图表19山东省安全检查范围更广,园区清理力度大

政策文件
主要内容及意义
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
依法严惩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彻底治理一批重大安全隐患,关闭取缔一批违法违规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山东省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
对全省原有的199家化工园区进行清理整顿,化工园区总量将控制在85个以内,到2025年年底前,危险化学品企业全部进入化工园区,2019年5月公布第四批拟认定化工园区和专业化工园区名单,1-4批共认定85家化工园区(含专业化工园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河北:更短的整治窗口期

    2019年3月末河北省发布《河北省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坚决实施“四个一批”:即关停取缔一批、搬迁入园一批、提升改造一批、做强做优一批,并再次明确重点企业2019年10月前完成搬迁入园的要求,并且除此前规划的39家搬迁入园企业外,还将对各类资质和运行不合格的企业进行关闭和取缔。河北省此次治理窗口期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相比其他地区更短,对应的修复订单也有望加速释放。
图表20《河北省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攻坚行动方案》明确取缔和搬迁入园的时间区间相对更短

主要要求
具体内容
实施攻坚时间
2019年6月前完成摸底建档和评估分类,2019年7月-2020年7月组织实施“四个一批”,2020年8月开始验收考核并进行考核巩固。
关停取缔一批
不符合国家和省相关产业政策的,无项目备案、规划用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法定手续或手续不全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环保不达标、风险突出且不能有效管控的化工企业依法依规关闭取缔。
搬迁入园一批
对位于城市人口密集区、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划、不满足安全防护距离要求的化工企业,加快实施搬迁。其中城镇人口密集区的39家危化企业须于2019年10月底前完成搬迁改造。在本次攻坚行动中,经排查摸底、评估符合搬迁情形的,一并纳入实施。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另外,浙江、河南、湖北等地同样出台工业园区等整治措施和安全检查要求,且部分省份自2018年就已经出台各类搬迁和整顿文件,而安全检查的极速推行有望进一步加速此前的规划安排。考虑到以上省份目前土壤修复订单规模仍相对较小,在园区搬迁的大力推动下,2019-2020年区域性订单有望实现快速的增长。

图表212019年以来多地针对化工园区等出台安全检查和整治政策

日期
地区
政策
重要内容
2019/04
江苏
江苏省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方案(征求意见稿)
到2020年底,全省化工生产企业数量或减少到2000家。到2022年,全省化工生产企业数量不超过1000家城镇人口密集区安全卫生防护距离不达标的89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019年底前退出30家;2339家园区外企业里高安全风险、安全环保管理水平差、技术水平低的2020年底前关闭退出;1660家规下企业进一步排查摸底,评估安全环保风险,不达标的企业2020年底前全部关闭退出
2019/03
山东
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情况
对全省原有的199家化工园区进行清理整顿,化工园区总量将控制在85个以内;到2025年年底前,危险化学品企业全部进入化工园区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依法严惩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彻底治理一批重大安全隐患,关闭取缔一批违法违规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2019/03
河北
河北省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攻坚行动方案
要求坚决实施“四个一批”:即关停取缔一批、搬迁入园一批、提升改造一批、做强做优一批;除此前规划的39家搬迁入园企业外,还将对各类资质和运行不合格的企业进行关闭和取缔
2019/03
浙江
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对全省第一批危化品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的通知
排查整治范围包括全省所有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重点检查企业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和园区风险防范措施实施情况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监管、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职责,切实加大事故隐患整改力度届时未能按期对省级挂牌隐患完成整改的企业,将被依法责令停产、停业
2019/01
河南
关于推进城市建成区内重污染工业企业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
2022年年底前,城市建成区内重污染企业分类完成就地改造、退城入园、转型转产或关闭退出任务退城入园企业2019年年底前启动搬迁工作,中小型企业2022年年底前完成,大型和特大型企业2025年年底前完成;关闭退出企业2020年年底前完成关闭退出工作
2019/01
湖北省
关于印发湖北省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清单的通知
2020年底前,全省将完成关改搬转化企345家,占整体数量的72%,2025年底前完成剩余的化企133家
2019/03
湖北省
应急管理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督查工作的通知
全省涉及硝化、加氢、磺化、烷基化工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为主要督查范围专项督查采取深度执法、驻企检查的方式,每家企业检查时间不少于2天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长期来看,订单下沉和重点区域轮动支撑高增速。如前文所述,当前广东、山东、湖南、上海土壤修复订单金额位居前列,一方面与较多的工业企业布局和部分修复先行区优先推进有关,另一方面也因为全省的污染详查与防治推进较为领先。通过梳理目前各省土壤详查的进度目标和进展情况,大部分地区农业耕地的详查目标基本与土十条和十三五规划相匹配。而河北、河南、云南、贵州等地区的企业用地详查规划相对更为领先。

华北、西南和东南发达地区的详查进度与要求相对更快

地区
类型
进度目标
备注
北京
农用耕地
Oct-18
完成农用地土壤采集和检测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基础信息采集,构建全市土壤信息化管理平台
企业场地
Dec-18
河北
农用耕地
Jun-19
6月底前完成农用地土壤调查、环境质量类比划分年度工作计划;并制定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河南
耕地+场地
Oct-20
2020年10月底前完成洛阳、新乡和驻马店三地的先行区建设
上海
企业场地
Dec-19
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贵州
耕地+场地
Dec-19
基本查明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广东
农用耕地
Aug-19
2019年8月底前,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档案验收和移交工作
企业场地
Dec-19
2019年10月底前,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信息采集和风险筛查;12月底前,21个地级以上市关闭搬迁企业用地土壤环境排查基本完成
云南
农用耕地
Dec-18
2018年底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19年完成污染状况详查报告;2020年底完成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
企业场地
Dec-19
2019年底前,完成企业用地调查基础信息调查和地块风险筛查,12月底前,全省启动初步采样调查工作
天津、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广西、安徽、福建、四川、重庆、宁夏、江西、海南
农用耕地
Dec-18
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19年完成污染状况详查报告;2020年底完成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
企业场地
Dec-20
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建设土壤样品库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上海、广东等发展历程,华北、西南等地区随着详查和方案制定的完成,有望接起未来需求的接力棒,而每个省内也将沿袭大中城市的重点园区场地订单-下沉地区订单这一节奏逐步释放,继重点化工园区搬迁后有力支撑起2020-2025年这一治理窗口期的行业增速。

    2、盈利能力:价格竞争初现,企业端介入望平衡盈利能力

    整体项目合同规模提升,收入端招标价格的竞争使盈利能力波动。从采招网、政府采购网等整理了公开土壤修复项目,由于场地修复比重逐渐增加且大中城市逐步完成土壤详查,近三年1-5月的中标项目平均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1-5月修复工程项目合同均价1792万元,同比提升49.7%,但仅提取场地修复订单样本,从单方修复均价来看,2019年以来的价格水平有所下降。

    单个项目平均规模逐年提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场地修复单方均价有所下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土壤修复成本相对稳定。土壤修复的成本主要包括工程分包成本、设备折旧、修复过程中的药剂、能源以及人力,各类项目成本占比与企业项目类型及技术路线有关,整体分包成本占比约40%-60%,修复药剂、能源等材料占比约20%,装备和设备折旧等占比约10-20%,由于原材料、设备等占比相对不高,且各类材料也相对较为分散,因此成本端的变动对企业盈利影响相对有限。

    土壤修复的行业平均毛利率处于25-40%的水平。虽然招标过程中价格权重目前并非最重,但由于中小企业的迅速涌现,仍使部分地区的招标价格仍受到一定影响,叠加利润水平与项目所处地区和类型相关,因此行业内部分企业毛利率波动较大。

    修复企业原材料、设备占比约50%相对稳定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修复企业毛利率波动基本维持在25%-4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为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仍将经历下降后趋稳,但在这一过程中龙头的盈利能力受影响会更小,主要由于:(1)龙头全国广泛布局,受地区盈利性不均的影响要明显小于地方性中小企业;(2)龙头拥有较为充足的区域性项目储备,设备的持续使用进一步降低了项目成本;(3)设备国产化降低成本,随着未来热脱附等设备的国产化推进,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有望进一步从成本端得到改善,提升盈利能力。

    3、资金周转:短周期EPC风险相对较小,预付+完工百分比保障回款稳定

    目前场地修复以EPC模式为主,由于场地修复的工期相对较短,通常项目约0.5-1.5年,因此项目订单对收入的指引性较强。在付款方面,项目前期业主方即支付10%-30%的预付款,50%左右款项根据完工百分比进行支付,10-20%验收后结算尾款,并且部分项目存在5%-10%的质保金,在质保期后得以回收,整体回款压力相对较小。对比行业内主要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整体均不大且近年均有所好转。

    土壤修复汇款模式较好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修复企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有所下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土壤修复相比传统环保的大气、水治理等订单体量相对更小,同时修复后带来的潜在受益使业主方的治理动力同样强于其他环保治理。另外,随着未来客户结构中企业端占比的上升,包括部分地产企业介入模式和市场化的逐步成熟,业主对象的多元化对回款风险也有一定的分散作用。

本文采编:CY315
10000 12800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模式分析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模式分析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模式分析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共八章,包含中国土壤修复行业竞争态势分析,中国土壤修复企业发展情况,2024-2030年中国土壤修复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