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9年中国信贷行业供需及发展前景分析:信贷周期处于上行通道,银行信贷供给能力无忧,整个信贷行业会越来越透明[图]

    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稳中有险

    2018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呈现复苏态势,但增长速度放缓。主要国家国内生产总值逐渐恢复,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恢复或持续增长,制造业和服务业呈平稳增速状态,消费需求有所提升,就业逐渐恢复。但2018年全球经济遇到的风险和困难在逐步增多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通胀上升,紧缩货币政策开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致使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受到扰乱,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存在不稳定现象。

    进入2018年,中国国民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转型升级成效明显,新动能加快成长,但是产能过剩的问题依旧严峻,影子银行机构、债务较高以及互联网等积累风险给金融市场增加了不确定性,同时在金融市场方面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贸易摩擦的挑战,人民币贬值以及跨境资本流动等巨大压力。

    国内外形势的严峻性也严重影响到信贷行业的发展,《白皮书》认为,从各类信贷机构2018年的表现来看,受美联储加息、中美贸易战等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信贷行业受到一定影响,下半年银行普遍谨慎惜贷,小贷公司备受兑付危机困扰,P2P网贷平台接连爆雷,市场情绪极大受挫,这一年信贷人员的发展更多的与国内外形势和信贷政策联系在了一起。监管部门为了稳定金融市场秩序、整顿信贷机构,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对信贷机构尤其是P2P网贷平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也因此信贷行业的发展更加趋于良性,信贷从业者才能对这一行业的发展更加信心十足。

    各信贷平台发展迥异

    基于2018年信贷行业采取的“强监管”政策,银行、小贷公司、P2P网贷平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银行信贷稳步向前

    提到信贷业的发展,银行首当其中,《白皮书》指出,对于信贷行业,2018年虽然政策收紧,但银行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各方面的表现更是可以用一个“稳”字来高度概括。首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和负债规模“稳”步增长,具体表现为资产负债分别为264万亿元和负债243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0%和6.6%;第二,银行业继续加强金融服务,“稳”,表现为在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信用卡消费等方面同比增长都非常明显;第三,信贷资产质量保持平“稳”,不良贷款率环比平稳,关注类贷款占比低;第四,利润增长基本“稳”定;第五,风险替补能力较为充足,“稳”,贷款损失准余额增加明显;第六,流动性水平保持“稳”健,流动性比例为52.94%,环比微幅上升。

    此外,《白皮书》也看到一些不足,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呈现稳定向前的趋势,但信贷投向难以把控、信贷风险转移机制严重欠缺、信用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相信这些问题得到改善,发展态势将更加理想。

    2、小贷公司发展困难

    小贷公司作为普惠金融领域的支撑力量之一,为传统金融信贷业务形成了有效补充,但由于行业监管持续收紧、小贷公司良莠不齐、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以及公众认知的欠缺等因素,2018年小额贷款公司数量持续减少,贷款余额严重缩水。《白皮书》提出,小贷公司2019年最重要的是在风险防控、业绩增长和稳健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才能使自己做大做强。

    3、P2P网贷险象环生

    如果说2018年是信贷行业的“强监管”年,那P2P网贷平台绝对可以说是监管重灾区了。伴随着《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即57号文件的发出,全国范围内的P2P网贷平台,从2017年底备案大军的跃跃欲试,到2018年4月备案延期者的如坐针毡,再到2018年7月的频频暴雷,为了稳定行业发展和市场情绪,监管部门陆续出台政策,到2018年9-11月,雷潮终于得到了有效缓解。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国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共计1082家,较2018年初下降了43%。

    P2P网贷平台的清理整顿符合行业发展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自融、庞氏骗局、虚假标的等问题,但不可置否,仍有相当比例的平台,在深耕业务发展,随着问题平台的清退,进入2019年,平台自律性会变得更强,趋于良性发展,预计未来行业期限还会继续延长。

    好贷平台跟随行业监管并保护市场活力

    自2013年3月上线至2018年12月末,好贷平台累计运行已有2000天,虽然经济政策背景不佳,但好贷在紧紧跟随行业监管步伐的同时,保持充分的市场活力,相信接下来,好贷平台还将在助贷领域为借贷双方提供更加优质的连接服务。

     二、信贷需求情况分析

    (一)、信贷周期分析

    社融同比为企业利润同比的先行指标。当前社融同比处于上升通道,企业利润复苏概率增加。2005年以来,我国的信贷周期一般在2-3年完成融资的扩张及收缩过程。从历史信贷周期来看,社融同比增速可作为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的先行指标。当社融增速显著回升后,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随后大概率实现修复。在2017-2018年金融去杠杆中,社融增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收缩调整,处于下行通道。去年三季度监管放松,并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2019年3月、4月社融增速显著回升。

    结合历史社融同比的周期性走势,预计当前社融大概率处于上行通道,即使其上行过程可能面临波动。扩张性信贷政策及财政政策有助于企业融资需求的释放,预计将对社融形成一定支撑。在稳增长政策方面,积极的信贷政策、大规模减税降负等财政政策短时间内发生方向性逆转的概率不大,疏通企业融资途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仍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逐步推进。

当前信贷周期处于上行通道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消费信贷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经济复苏预期增强。企业端,2019年4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结束负增长,PMI为50.1%,环比下降0.4%,考虑季节性回调,PMI连续两个月均在荣枯线以上,经济动能仍处在扩张区间。数据显示内需有一定修复,预计将支撑企业未来的融资需求。继3月企业贷款大幅增长之后,4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83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少增1845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已连续三个月为正,释放信号积极。

    房市回暖支撑信贷扩张。个人端,2019年以来,住房成交面积同比显著增加,居民按揭贷款需求增长显著,个人中长期贷款改善显著。4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4165亿元,同比增长17.6%。居民中长期贷款延续3月高增长趋势。居民中长期贷款的显著改善表明个人端的融资需求可调控空间较大,可对未来社融增速起到一定的稳定器作用。

3月、4月PMI(%)重回荣枯线以上

按揭贷款需求边际改善

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改善

    (二)、小微减费加杠杆,民营企业需求有效释放

    民营、中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效果显著,融资需求得到有效释放。2018年下半年以来,降低企业各项税负、支持中小微信贷的政策密集出台。2019年3月、4月数据显示,中小企业PMI修复较为明显,政策效果显著。实体经济生产恢复将拉动融资需求。同时,金融供给侧改革打通间接融资渠道,民营、中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得以有效释放。

    民营、中小微企业加杠杆有必要,且有空间,激发民营中小微的信贷需求符合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政府加杠杆、国有大中型企业加杠杆后,小微企业尚没有大规模加杠杆,整体负债水平相对较低。民营中小微企业是新经济的有效发力点,其加杠杆有利于经济的健康长效发展。

中小企业PMI(%)修复明显

    二、信贷供给情况分析

    (一)、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不断提高

    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方面的监管起步较晚,但已经成为银行体系最核心的监管指标。2004年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是我国首个关于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明确要求,《办法》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要求不低于4%,达标期限为2007年1月1日。此后,我国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不断向《巴塞尔协议》靠拢。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

资本充足率=(资本-资本扣除项)/(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操作风险加权资产+市场风险加权资产)
资本=核心资本+附属资本(二级资本)
核心资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
附属资本=(重估储备+未公开储备+普通呆账准备+混合债务工具+长期次级债务)
资本扣除项=(商誉+商业银行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资本投资+商业银行对非自用不动产和企业的资本投资)
风险加权资产=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相应风险系数

    2012年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提高了对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办法》要求自2013年至2018年,系统性重要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应逐步达到不低于11.5%、9.5%和8.5%的水平,其余银行再此基础上分别少1%。《办法》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已经高于巴塞尔协议III。    

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

村镇银行资本充足率

    (二)、资本充足率角度测算供给:银行信贷供给能力无忧

    1、分子端:当前资本金支撑信贷投放的空间及时间仍较为充裕

    当前全行业资本金可支撑的信贷规模约为73.38万亿元,当前各上市银行形成资本约束的资本充足率减去监管红线要求得到的平均值约为2.08%。假设当前银行体系融资行为全面冻结,同时假设全行业资本充足率维持在高于监管2.08%的水平,银行资本金能够支撑的信贷规模约为11.21万亿元,按照近5年信贷投放速度,当前资本金能够支撑投放信贷7个月余。

    如果将假设进一步放松,在各项资本充足率考核只需达标的前提下,按照过去5年信贷平均投放速度,当前银行体系资本水平能够支撑投放信贷50个月余(此项测算假设各项资本充足率降至监管红线)。具体测算方法如下:

    1)由于国内对于系统性重要银行和非系统性重要银行的监管要求不同,故将系统性重要银行和非系统性重要银行分开测算。

    2)假设资本充足率降至监管红线,这时由于资本充足率下降带来的可释放风险加权资产D=(当前资本充足率情况B/资本充足率监管红线C-1)×当前风险加权资产A。

    3)由于不同银行资本结构不同,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和资本对银行造成的约束不同,因此应该看这三者均降至监管红线时,哪一项对应的增量风险加权资产最小,取MIN(D1,D2,D3)。

    4)得出增量风险加权资产后,此步骤计算这些增量风险加权资产可对应多大规模信贷。

    风险加权资产=∑总资产×某项资产占比×该项资产在《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的风险权重。

    根据《办法》和历年银行资金运用占比,估算得到信贷类资产的“∑某项资产占比×该项资产在《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的风险权重“约为50%。
将这50%称为信贷风险乘数,并假设2019年全行业信贷风险乘数为50%。

    因此,可释放的信贷规模=增量风险加权资产÷信贷风险乘数。最后,将系统性银行和非系统性银行信贷规模加总。

    由于银行不太可能将资本充足水平降至监管红线,故以资本充足水平在监管要求水平上每提高0.50%来做敏感性分析,并根据近5年银行发放贷款的年均复合增速计算平均每年发放贷款数量,以此推断资本充足率下降释放的信贷规模可以支撑放贷的时间。

    假设银行融资全面冻结,以现有的资本金测算。若资本充足率维持在高于监管1%的水平,银行资本金能够支撑的信贷规模约为41.25万亿元,按照近5年信贷投放速度,当前资本金能够支撑投放信贷28个月余。若资本充足率维持在高于监管2.08%的水平,银行资本金能够支撑的信贷规模约为11.21万亿元,按照近5年信贷投放速度,当前资本金能够支撑投放信贷7个月余。

    当前各上市银行形成资本约束的资本充足率减去监管红线要求得到的平均值约为2.08%。形成资本约束的资本充足率-监管红线=MIN(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

    考虑上市银行已公告、未实施的融资计划,假设资本充足率维持在高于监管红线2.08%的水平(2.08%为当前上市银行形成资本约束的资本充足率减监管红线得到的平均值),上市银行可支撑的信贷规模约为12.68万亿元,可支撑释放13个月余。

    如果将假设进一步放松,在各项资本充足率考核只需达标的前提下,上市银行可释放的信贷规模约为61.64万亿元,按照近5年银行平均投放信贷速度,可支撑投放67个月余。假设资本充足率维持在高于监管红线1%的水平,上市银行可释放的信贷规模约为36.50万亿元,可支撑释放40个月余。

    2018年以来银行补充资本十分频繁且金额较大。2018年至今,银行通过债券、定增和优先股方式补充的资本金累计超过1.1万亿元。2018年银行大量补充资本金有力地支撑了间接融资在社融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债券方面,预计2019年农业银行仍有至少6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即将发行,工商银行尚有55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获批额度未使用,建设银行仍可发行不少于13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交通、浦发、民生和贵阳银行尚有1545亿元债券获准额度未发行。

    定增方面,宁波银行定增80亿元尚未完成。

    优先股方面,中国银行1000亿元优先股待发行,北京银行和中信银行400亿元优先股待发行,光大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有350、300亿元优先股待发行,民生和长沙银行分别有200、60亿元优先股已公告未发行。

    将上市银行已公告、未实施的计划融资金额,按照融资类型分别加入各行的核心一级资本、一级资本或者资本当中,重新计算各家银行考虑融资计划后的各项资本金额和各项资本充足率。按照与表5同样的方法计算资本充足率降至监管红线时可释放的信贷规模,并作敏感性测算。在估算上市银行释放信贷金额占全行业比重时,采用2018年6月末的数据,这一占比为62.5%。

    预计2019年全行业信贷投放能力较强,信贷供给无忧。考虑全行业正常融资速度,取2014到2018年每季度数据做复合平均增速预测,每季度银行风险加权资产平均增速为2.57%,资本平均增速为3.38%,一级资本平均增速为3.31%,核心一级资本平均增速为3.06%。在此基础上预测2019年四个季度银行业风险加权资产及资本金额。按照与表5相同的方法,计算得出2019全年银行若维持各项资本充足率高于监管红线2.08%的水平(2.08%为当前上市银行形成资本约束的资本充足率减监管红线得到的平均值),二季度后,每季度银行全行业资本可支持的信贷投放量在16万亿以上,上市银行资本可支撑信贷规模在10万亿元以上。从资本供给角度而言,信贷供给能力无忧。

    按正常补充资本速度,预计2019年全行业可释放的信贷规模(单位:亿元)

    预测商业银行2019风险加权资产,并预测按5年复合增速补充资本情况下的资本充足率

2019系统性银行风险加权资产预测

2019系统性银行资本预测

2019系统性银行资本充足率预测

2019非系统性银行风险加权资产预测


2019非系统性银行资本预测

2019非系统性银行资本充足率预测

资本充足率维持在高于监管红线2.08%可释放信贷规模合计(全行业){(上市银行)=全行业信贷规模*2018}

    上市银行释放信贷占全行业比重{(上市银行)=全行业信贷规模*2018}

    2、分母端:地方债风险权重潜在调整可释放信贷6.11万亿元

    2018年8月有报道称监管部门有可能降低地方政府债券风险权重。假设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权重由《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20%降至0%,预计可释放贷款额度6.11万亿元。

    具体测算方法如下,1)采用2019年3月地方政府债券在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作为地方债的存量金额,假设银行持有其中的80%,地方债风险权重由20%降至0%。2)风险调整后释放的信用风险加权资产=地方债余额*银行持有比例*风险权重变化的20%,得到风险权重调整后,释放的风险加权资产约为3.06万亿元。3)由释放的风险加权资产推算实际可投放的信贷规模,可投放信贷规模=释放的增量风险加权资产/信贷风险乘数。

假设地方债权重降为0%可释放的贷款规模测算(单位:亿元)

地方政府债券余额(201903)_A
191000
银行持有地方债比例_B
80%
地方债风险权重_C
20%
假设调整后地方债风险权重_C’
0%
风险权重调整后释放的风险加权资产_D=A*B*(C-C’)
30560
信贷风险乘数_E
50%
假设释放的风险加权资产均用于投放信贷,对应的可释放信贷规模_F=D/E
61120

    3、分母端:每置换1000亿元CBS可增加中期信贷额度500亿元

    经测算得出,银行每将1000亿元的永续债置换为央票,可在3年期内增加信贷额度约500亿元。鉴于目前只有中国银行发行完毕400亿元永续债,当前永续债规模较小,短期影响有限。测算方法与地方债风险权重降低相同。

    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entralBankBillsSwap)由央行在2019年1月24日设立,用于向公开市场的一级交易商置换其持有的商业银行发行的永续债。同时,央行将主体评级不低于AA级的银行永续债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常备借贷便利(SLF)和再贷款的合格担保品范围。CBS是“以券换券”,不涉及基础货币吞吐,交易期限为3年,期间永续债的票息仍归一级交易商所有,风险并未实质性转移。这3年期间,商行直接借入同业发行的永续债按照“对我国其他商业银行债权”进行风险计量,根据《办法》规定,对我国其他商行3个月以上的债权风险权重为25%。3年后一级交易商需换回该永续债,然后永续债发行方仍以250%权重计量风险资产。

    CBS将银行永续债换成央票后,进行抵押,这时的风险权重为0,低于没有CBS工具直接借入永续债对应的25%权重。因此,CBS可通过降低3年内期限的抵押品风险权重,释放中短期信贷额度。CBS更多的意义在于优化银行的流动性结构,提高永续债的流动性,以便银行通过永续债补充资本,更好地服务实体。另外,由于当前银行发行永续债的总额有限,这一工具对信贷的影响有限。

每1000亿永续债对应的3年期内可释放信贷增量(单位:亿元)

永续债金额
1000
央票作为抵押品风险权重
0%
永续债直接抵押风险权重
25%
风险权重调整释放信用风险加权资产
250
信贷风险乘数
50%
假设释放的风险加权资产均用于投放信贷,对应的可释放信贷规模
500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对信贷额度影响

    1、TMLF:意在降低资金成本,对信贷规模影响中性

    TMLF(TargetedMedium-termLendingFacility)意在以更低的成本提高大中型银行服务民营小微的意愿和能力。2018年12月,央行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支持民营及小微企业,以比MLF低15bp的利率向大中型银行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TMLF的期限为一年,到期可续作两次。TMLF的期限更长、利率更低,意在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申请TMLF支持民营小微贷款,提高了大中型商业银行对民营小微企业进行信贷供给的能力。

    对信贷释放规模影响方面,预计TMLF影响中性。

    1)TMLF具体规模尚没有明确指示,银行是否申请目前并无强制要求。具体申请金额由人行结合商业银行支持民营小微的情况,并考虑银行自身需求而定

    2)能够申请TMLF的银行为国有行、股份行和大型城商行,受众有限。

    3)大行一般资金成本较低,对TMLF需求不大;需要投放民营、小微贷款,但存款成本高于TMLF的中型银行预计积极性较高。

    4)TMLF资金成本为3%,和MLF成本挂钩,如果MLF利率并不下调,TMLF带来的资金成本优势有限。

    2、定向降准:普惠金融口径调整释放信贷至少2551亿元

    考虑普惠金融口径调整,经测算得到口径调整对上市银行带来的信贷额度增加至少为2551亿元。2019年1月2日央行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小微企业标准从“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调整至“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根据2017年9月30日央行发布的对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通知,凡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5%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档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0%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按累进原则在第一档基础上再下调1个百分点,2018年起实施。因此,根据各家银行2018年普惠金融占比(或增量占比)较2017年的变化,各家银行2019年普惠金融对应的档次相比2018年普惠金融档次会有所不同,导致监管要求的存款准备金率相应提高或者降低。

    具体测算方法为

    1)确定2018年各家银行所处的普惠金融档次。由于2017年各家披露普惠金融贷款占比及增量占比数据口径模糊,且数据大量缺失,因而用2018年各家上市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推算其所处的普惠金融档次。比存准率基准档低0-0.5%的为普惠金融第一档,比存准率基准档低0.5%-1.5%的为普惠金融第二档。如果某银行存准率高于基准档,则辅助以2017年民营中小微贷款占比确定普惠金融档次。

    2)确定2019年口径调整以后,各家银行所处普惠金融档次。由于2018年报或半年报中披露的普惠金融贷款占比情况相对完善一些,且年初口径调整后一个季度内各家银行存准率变动有限,不能及时反映普惠金融定向降准的带来的影响,因此2019年的普惠金融档次采用央行规定的普惠金融贷款占比推算。

    3)按照2018年吸收存款乘以准备金率变动得出可释放的信贷额度,经测算得出口径调整释放的信贷额度约为2551亿元。由于存在缺失数据,考虑到2018年以来支持小微、民营的各项政策不断出台,监管支持普惠金融的决心和力度都在增强,因此,大概率各家银行普惠金融的档次较2018年应有相应提高,监管要求的存准率会降低。按照方法算出的口径调整带来的2551亿元信贷增量,已是在谨慎假设下的保守预计。

    三、中国信贷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018年全年全球贸易持续低迷,具体来看,美国2018年三季度GDP增速为两年以来最快季度增速,消费支出稳步提高,通胀水平明显回升,劳动力市场保持平稳,出现较好复苏态势。

    但不可忽视的是,其商业投资仍显疲软,新增非农就业等部分短期数据也未达预期,劳动参与率保持较低水平;欧元区经济复苏略有改善,主要源于内需和出口回升,但经济持续复苏仍然受制于难民问题和银行业风险;英国脱欧风波使得整体经济状况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日本在其一系列宽松政策刺激之下,并未带来经济增长,仍然呈现疲软态势,通缩压力依然不减。

    另外,虽然劳动力市场表现稳定,但是居民消费持续负增长,同时日元大幅升值打击了其出口和工业生产,投资持续走低;新兴市场经济体中部分地区经济有所企稳,其中,印度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1%,但银行坏账率较高、产能利用率低等问题依然严峻。

    1、预计两三年内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开放及用户需求的增加,信贷行业将完成买方市场的完全转变。各类信贷机构将为了争夺市场占有率而采用各种营销手段。其中互联网因其便宜、高效、精准的特性将成为最重要获得客户资源的渠道之一。掌握了客户资源就掌握了这个行业。

    2、预计两到三年后个人信贷领域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将被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消费公司等专业信贷公司占领;而银行因管理体制原因在个人信贷领域无法取得优势,转而将重心放在中小企业融资上。

    3、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加剧,大多数公司将告别暴利时代,无法承受目前传统广告的推广成本,转而将营销放在成本更低的互联网。并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户,信贷行业服务水平将得到很大提高、管理水平也会越来越规范。预计2019年左右上门服务、一对一服务将成为信贷行业常态

    4、随着市场的开放,整个信贷行业会越来越透明,老百姓越来越了解这个行业。届时收费、利率等费用问题将公开化。

    5、预计两三年内,整个市场还会处在一个混乱期。之后政府将会对这个行业制定各种规范及标准,实施过程中将有大量小公司、皮包公司、中介公司被市场及政府淘汰。小额信贷行业预计在5年左右会被几大品牌公司所垄断。

    6、预计三年以后,个人信贷领域将规范化、透明化、标准化;个人贷款被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所接受,贷款将变成生活的一部分;企业贷款因其涉及的面较广,规范的时间将会延长,中介公司还能在其中分得一杯羹。

    我国金融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而信贷行业作为金融业的核心,它的任何变化都映射着中国实体行业的状态和趋势。

本文采编:CY315
10000 111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4-2030年中国P2P信贷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P2P信贷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2024-2030年中国P2P信贷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共十二章,包含2024-2030年中国P2P信贷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2024-2030年P2P信贷业务管理与风险控制,2024-2030年P2P信贷行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