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银行金融供给侧改革需要发展分析[图]

    一、息差

    1、净息差

    净息差是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如果将银行比作商业类企业,净息差类似于它的毛利率。

    银行息差有望在 2018 年一季报触底回升,事实也确如所料,银行业整体净息差在 2018 年二季度末的监管数据披露时显示上行。提示年内不确定的息差变化,其实已经隐含对银行息差的担忧。

    银保监的监管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上行至 2.18%,相比 2018 年一季度回升 10BP,不过截至到 2019 年一季度,银行净息差略微下降 1BP至 2.17%。

2014-2019.3年银行整体净息差与非息收入占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截至 2018 年末,仅有 8 家上市银行的净息差相比 2018 年中出现下行;而到 2019 年一季度末,相较 2018 年末净息差出现下行的上市银行家数增加到 17 家。

    虽然可能存在商业银行会计准则变动带来的影响(新准则将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收入均计入“投资收益”,不再计入“利息收入”,可能导致净息差下降),并且存在一定的节点因素,但是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银行资产端与成本端两端利率不断受到挤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2、负债端

    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端利率从利率市场化以来(2015 年 10 月,央行取消了存款利率上限,至此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完全放开)一直存在上行压力,双轨利率并轨的趋势正不断演进。

2015-2019.4存贷差与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万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基本可以看成零售存款的“真实”利率需求水平。目前一年期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在 4.3%附近,已经伴随 2017 年以来金融机构“三三四”专项治理回落近 70BP,未来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首先 CPI 物价对利率的支撑作用开始显现,4月 CPI 已经回升到 2.3%,在吃穿用行方面未来价格上涨压力加大,居民对货币的利率要求也将水涨船高。此外,财富管理渠道的增加持续推动存款成本不断上行。

    从 2018 年以来,金融机构的存贷差就开始出现明显的下滑,虽然其中有表外资产归表导致贷款资产上升过快的影响,但是存款脱媒的现象确实愈演愈烈。上浮存款利率、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等等,银行正在通过各种手段试图巩固存款之基。

    从结构存款的数据来看,从 2017 年底以来,全国性大型银行、中小型银行结构存款中个人存款部分增长迅猛,在 2019 年以前都是保持 50%(月度同比)以上的增速,而中小型银行结构中的单位存款部分增速也不遑多让。截至 2019 年 4 月末,中资大型银行和中资中小型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总计为 11.13 万亿元,占全部存款的比重为 6%,规模相比2015年1月时增长了1.4倍,占比提升2.3pcts。

    今年5月中旬,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 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排查结构性存款,排查主要针对结构性存款不真实、通过设置“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政策只是打压不合规的“假”结构性存款,但采取结构性存款等方式提高银行对储户的吸引力,这是摆在所有银行面前的必由选择。

2015-2019.4结构性存款(大型银行)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资产端

    理论上无论是市场利率上行还是下行,只要银行资产端利率在上行时快于负债端利率,或者在下行时慢于负债端利率,银行的净息差都是有望抬升的。但是现实情况是,目前负债端利率存在上行压力,而另一方面资产端利率上行开始受阻。

    在 2018 年三季度达到高点,在四季度有所下滑后 2019 年一季度又开始回升。票据利率的变化比较独立,从 2018年年初以来就持续下行,主要是受打击金融体系 “资金空转”和“空转套利”的政策影响。

    而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也随之变化,从 2017 年初以来贷款利率上浮占比开始上行,在 2018 年 7 月达到高点 76.33%后开始下滑,同时贷款利率下浮占比开始回升,到 2019年 2 月已经回到高点 17.78%。

    今年以来,贷款利率开始下行,一方面与金融服务实体的政策导向有关,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际利率水平”;另一方面也与整体经济增速下行,外围降息氛围渐浓有关。

外围经济降息呼声渐起

日期
事件
1 月 28 日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暗示“如果欧元区经济形势变得更加糟糕,形势进一步恶
化”,欧洲央行不排除重启新一轮 QE 量宽买债政策。
1 月 31 日
美联储表达了暂停加息的意愿,并明确表示“在一定程度上,未来(美国)加
息的可能性下降”。
2 月 7 日
印度央行宣布降息 25 个基点,利率降至 6.25%,拉开了 2019 年降息第一枪
2 月 8 日
澳洲联储在发布的利率决议声明中暗示未来将会降息。
5 月 7 日
马来西亚央行宣布将隔夜政策利率下调 25 个基点至 3%,这是该国自 2016
年 7 月以来首次下调基准利率。
5 月 8 日
新西兰央行下调官方贴现率 25 个基点,至 1.5%。
5 月 22 日
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RBA)行长菲利普·洛维(Phillip Lowe)释放信号,
暗示将在 6 月份下调利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我国央行暂无调整基准利率的迹象,但是定向借贷便利(TMLF)和定向降准也属于一定程度上的量宽政策,虽然只是结构上的。

    二、不良率

    截至 2019 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比率 1.80%,环比继续下行 3BP,连续两个季度下行。

    1、 中小银行

    不良贷款比率持续下行并不意味着银行资产质量在边际改善。因为从不良贷款的绝对值来看,截止到 2019 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21571 亿元,同比增长21.58%,又开始延续 2018 年二季度以来的反弹势头。

2015-2019.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及不良率(亿元,%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分银行类型看,国有行与股份行的资产状况表现存在明显改善,而城商行与农商行的资产状况出现恶化。主要是国有行不良率的持续下行牵引银行业整体不良率在 1.8%附近保持相对平稳。从 2018 年二季度以来,城商行与农商行的不良率出现显著上行。

2019年一季度银行不良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9年一季度银行不良率环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不良贷款余额增速上,截至到 2019 年一季度,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外资行分别为 3.52%、14.80%、52.75%、48.81%、23.81%,其中城商行增速环比上行 6.84pcts。

    如果排除人为的调控和抵补措施,银行资产质量具有典型的顺周期特点。当经济增速下行时,银行资产质量会出现加速恶化的情况。一方面,经济下行会导致在银行的抵押物价值缩水,另一方面银行投放到实体经济的资产(主要以贷款为代表)也容易出现损失,不能收回的情况。

    从 2018 年二季度开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速又开始从底部回升,新一轮不良生成周期的底部正在形成,而国内经济增速在 2017-2018 年间保持平稳(6.8%)后从 2019年开始出现明显下行。在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非常复杂的背景下,国内经济增速难以看到回升势头,银行不良资产绝对额的增长估计渐成趋势。

    2、 金融资产重分类政策

    2018 年年中,银保监要求各银行将逾期 90 天以上的贷款计入不良贷款。不良标准的认定趋严导致部分风控标准弱于监管要求的中小型商业银行的不良率出现激增。经过近一年的适应,商业银行不良率上升势头得到一定控制,而上市银行表现更佳。

    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与现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相比,《暂行办法》将风险分类对象由贷款扩展至承担信用风险的全部金融资产,对非信贷资产提出了以信用减值为核心的分类要求,特别是对资管产品提出穿透分类要求,有利于商业银行全面掌握各类资产的信用风险,针对性加强信用风险防控。

    三、商业银行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实现净利润 18302 亿元,增速下滑至4.72%,但2019年一季度增速回升至高点9.44%,并持续超过前两年的同期水平。从上市银行披露的 2018 年报和 2019 年一季报来看,上市银行业绩表现更佳,无论是营收增速还是归母净利润增速都出现连续上行。

    32 家上市银行 2018 年共实现营收 4.25 万亿元,同比增长 8.35%(前值为 2.76%);2019 年一季度合计实现营收 1.2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85%(前值为 3.10% )。

    32 家上市银行 2018 年共实现归母净利润 1.49 万亿元,同比增长 5.59%(前值为4.95%),2019 年一季度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4366.72 亿元,同比增长 6.23%(前值为5.92% )。不过各类型银行间增速分化,股份行业绩增速大幅回升,其次是城商行,农商行归母净利润增速下行明显。

2017-2019Q1上市银行营收增速(分类型,%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 年,无一家银行营收出现负增长(前值为 9家),其中增速重回 2 位数的有 21 家,同比增加 15 家,增速下滑的有 7 家;2019 年一季度营收增速重回 2 位数的增加至 29 家,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增速均超过 20%,增速环比下滑的仅 5 家。营收增速大面积回升,其中股份行增速大部分由负转正,拐点明显;带动与归母净利润增速的剪刀差普遍由负转正。

    2018 年,仅 1 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出现负增长(郑州银行),14 家增速保持 2 位数以上,同比均持平,增速下滑的有 13 家。2019 年一季度有 2 家出现负增长(增加了青农商行),增速保持 2 位数以上的环比增加 4 家,增速下滑的减少至 10 家,但农商行增速下滑明显,其同类型中差异明显。
32 家上市银行 2018 年、2019 年一季度分别实现净利息收入 2.99 万亿元、7820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7.11%,9.41%。其中,2018 年有 4 家出现负增长,2019 年一季度负增长减少至 3 家 (这里面不能排除新会计准则应用带来的净利息收入口径的变化影响)。

    四、非息收入

    2018 年 32 家上市银行共实现非息收入 1.1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42%;2019 年一季度30家上市银行(青岛银行与西安银行未披露 2018年一季度数据,故未计算入行业整体口径)共实现非息收入 4483 亿元,同比增长 28.99%,相较 2018 年增速翻番。除了光大银行和青农商行增速为负数外,绝大部分银行 2019 年一季度非息收入的增速都在 2 位数,个别甚至达到 3 位数。

    非息收入的提高主要受益于投资收益的大幅回暖。并且,非息收入的快速回升导致非息收入占比的提升。截至 2019 年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非息收入占比提升至 25.83%,回到 2016 年时的水平。从个股来看,有 21 家上市银行非息收入占比在 30%以上,其中江苏银行超过 50%,相较 2018 年上升 25pcts。只有 6 家占比出现下行,相较 2018 年减少一半。

    未来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开始营业,资管新规的不适应症逐渐消退,银行非息收入有望继续保持增长。而且在息差下行阶段,非息收入也必须成为银行开源的重要渠道。

    五、资本补充

    资本补充是银行永远逃不开的话题,也是戴在银行头上的紧箍咒。截止到 2019 年一季度,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4.18%、11.52%、10.95%,分别较 2018 年下降 2BP、6BP、8BP。

2015-2019.3商业银行各级资本充足率(%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本充足率的下行主要受风险资产增速提升的影响,截止到 2019 年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净额增速为 17.93%,而同期三项风险资产加总后增速提升到 13.21%,较 2018 年提升 4.67pcts。

    2018 年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的资本充足率相较 2017 年分别提升105BP、50BP、5BP,而民营银行和农商行分别下降 770BP、10BP。截至 2019 年一季度,仅股份行资本充足率环比上升 1BP,其他各类型银行均下跌。

    2018 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监管新规将业务规模的上限与净资本/净资产挂钩,实际上提高了在一定规模下银行机构的资本要求。

未来风险暴露与资本挂钩

分类
风险暴露上限
非同业单一客户
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 10%
一级资本净额的 15%
非同业关联客户
一级资本净额的 20%
同业单一客户或集团客户
一级资本净额的 2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即使资本充足率相对较高的国有银行,在 TLAC 规则(2022 年 11 月前实现 16%资本充足率/6%杠杆率;2025 年 11 月前实现 18%资本充足率/6.75%杠杆率)下,也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TLAC 监管方案仅针对全球 30 家系统重要性银行,包括我国 4 家银行,分别是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

    虽然资本充足率要求在不断提高,但是银行补充资本的渠道却比较有限,而依靠自身内源式积累又很难跟上风险资产扩张的速度。

    从 2018 年以来银行业的股权融资情况来看,渠道主要集中在增发、优先股,还有可转债。

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与工具

资本分类
资本来源
核心一级资本
IPO、增发、配股、可转债(权益部分)、留存收益(计入未
分配利润)等
其他一级资本
优先股和永续债
二级资本
二级资本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 年年初,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防控和惩处损害银行利益的违规股东行为,保障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行和健康发展。在《办法》总则中,率先对资本增持银行股份做出核准和备案要求,因此银行吸收股权资本的门槛提高。

银行融资情况

(单位:亿元、家)
总量
首发
增发
优先股
可转债
可交换债
2019M1-M5
金额
1555.48
74.68
292.36
300
860
28.44
家数
10
4
1
1
3
1
2018
金额
2635.13
80.13
1000
1325
230
-
家数
16
3
1
6
6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为解决银行权益融资难问题,2018 年底,金融委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尽快启动永续债发行,用于补充银行资本。它是我国银行业在巴塞尔协议 III 框架下,借鉴境外资本市场成熟经验推出的用于补充银行其它一级资本的创新资本工具,同时也是我国首个用于补充银行其它一级资本的银行间债券品种。此前,商业银行补充其它一级资本的主要渠道仅为发行优先股。但优先股受制于发行周期长,发行主体仅限于上市银行等原因,无法在当前全球资本监管标准日趋提高的背景下满足银行业持续性、大范围的资本补充需求。相对优先股而言,永续债具有发行范围更广、审批时间更短、可以设计减记条等优点款。

    今年年初,中国银行完成境内首单银行永续债发行,发行规模 400 亿元。随后,银行永续债监管框架日臻完善,会计处理和所得税政策也已经得到明确,并且相关主管机构也多次表态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5 月 10 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获银保监会批准发行不超过 400 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如果如期成功发行,民生银行计划发行的永续债有望成为继中国银行之后境内第二单商业银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六、银行间差距

    我国商业银行伴随金融加大对外开放,以及互联网企业对金融行业的“入侵”,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而银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有的越变越强,而有的则只能守着短暂的行业垄断红利艰难度日。

2015-2019.3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分类型,%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而且不单单是各类型银行间的差距在拉大,同类型银行中的个体差距也越来越大。按照隶属层级、规模等条件区分的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如股份行中的招商银行、城商行中的宁波银行、农商行中的常熟银行正在向上一级银行界别跨入。

    七、金融供给侧改革

    今年 2 月 22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议上提出“要深化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攻坚战,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 这是官方首次提出“金融供给侧改革”概念。不久,银保监会主席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发言:结构性去杠杆达到预期目标,我国经济的宏观杠杆率已改变过去年均增加 10 多个百分点的势头,去年以来趋于稳定;另外,银行保险领域的野蛮生长现象得到遏制,今年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五方面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改善金融供给、畅通供给渠道、优化金融机构、提高配置效率、降低供给成本,畅通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

    5 月 24 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公告,鉴于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包商银行)出现严重信用风险,为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有关规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决定自 2019 年 5 月 24 日起对包商银行实行接管,接管期限一年。

    这是近 20 年来继海南发展银行关闭后首例被宣布接管的商业银行案例,但并不是此轮金融乱象治理第一个被行政接管的金融机构。在去年 2 月 23 日,保监会就发布公告称,鉴于安邦集团存在违反保险法规定的经营行为,可能严重危及公司偿付能力,为保持安邦集团照常经营,保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保监会即日起对安邦集团实施接管,为期一年(截至 2019 年 2 月 22 日)。但在原定一年接管期结束后,银保监决定将安邦集团接管期限延长一年。

    在首提“金融供给侧改革”的 2019 年,预计金融机构“破”、“立”会加速推进,金融环境将得到进一步净化,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合规经营,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机构将受益政策红利。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银行业市场供需预测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337
10000 11101
精品报告智研咨询 - 精品报告
2023-2029年中国银行金融科技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2023-2029年中国银行金融科技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2023-2029年中国银行金融科技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共十章,包含中国银行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案例分析,中国银行金融科技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发展趋势预判,中国银行金融科技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其他要求,请联系: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