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8年中国视频节目制作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图】

    1、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1)综艺节目产量增长,需求旺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群众对文化产业的需求与日俱增,居民可投入娱乐消费的支出增长速度高于总支出增长速度,优质的电视节目不断受到热捧。部分以电视剧、综艺节目为代表的电视节目内容制作机构利用这一机遇迅速成长,成为了具备强大的专业制作能力和资本聚集能力的电视节目生产单位,优质作品的产出同时也拉动了电视节目的进一步需求。

    我国综艺节目制作行业近年发展迅猛,《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等“现象级”综艺节目在各大卫视播出并成为一时间的舆论焦点,在丰富群众文娱生活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2008-2017年,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年产量从39.25万小时增长到47.43万小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3%,年播出量从121.41万小时增长到147.12万小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7%。综艺节目的播出具备较强的时效性,但2017年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播出制作比例仍高达3.1倍,平均重复播放率68%,仍存在较大的制播缺口,市场对综艺节目需求仍非常旺盛。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制作和播出时间总量(万小时)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综艺节目的节目收视质量较高,2016年央视和省级上星卫视综艺节目收视比重分别为13.8%和19.2%,远超播出平均收视比重8.5%和7.3%。综艺节目广告吸附能力更强,也更容易引起舆论关注,一旦播出成功,电视台在获得丰厚广告收益的同时,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可能获得大幅增长,是知名卫视所青睐的内容类型。在受到互联网平台的冲击、中国电视业面临更多挑战的大背景下,电视综艺节目仍保持稳定发展,2017年的省级卫视周末晚间档季播综艺节目105档,与2016年基本持平。

    除传统电视媒体外,随着网络综艺节目《奇葩说》、《火星情报局》、《明日之子》、《中国有嘻哈》、《这!就是街舞》等获得成功,互联网平台纷纷加大对网络综艺节目制作的投入力度,网络综艺取得了飞速发展。2017年网络自制综艺继续爆发,全年上线103档,较2016年增加27%,播放量超过40亿的网综13档,超过20亿的网综4档,主推网综播放量更是突破了40亿。其中音乐选秀类网综《明日之子》、《中国有嘻哈》名列自制网综播放量排名前两位,成就“网络选秀元年”。目前,互联网平台仍在网综制作环节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网综数量的攀升和观众对优质网综的诉求增强,更多的专业制作公司涌入网综市场,制播分离可能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成为综艺节目制作公司的新增长点。

    (2)电视广告收入稳中有降

    2017年,全国电视广告收入(不含互联网电视)为968.34亿元,同比下降3.64%。由于基数较大,且受网络视听业务快速增长,新兴媒体广告业务分流等因素的影响,自2014年来已连续四年出现负增长。

2012-2017全国电视广告收入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各级电视媒体的广告创收策略进一步多元化和差异化。中央电视台虽然保持着广告收入总量优势,但广告收入占比逐年下滑,省级卫视则在一批热门综艺节目和热播电视剧的带动下,广告收入占比逐年上升,自2015年起省级广电行业的广告收入占比就已超过六成,并逐年攀升至2017年的66.56%。而以地面电视台为主要媒介的地市级、县级广电行业的广告吸引力较弱,广告收入占比较低。

2012-2017年广播电视行业广告收入分级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电视台的竞争体现了该行业的马太效应较强,拥有比较雄厚资本、能出精品节目的电视台有很强的动力投入更大的资本购买、制作精良的综艺节目和电视剧,进一步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2017年广播电视广告收入居前10位的省份广告收入总额为1113.00亿元,占广电行业广告收入的67.40%,所占份额同比2016年(66.21%)增加了1.19个百分点。

    电视广告收入体量上继续占有绝对优势,是广告市场的主导力量,电视广告收入下滑,一方面源于传统媒体广告份额向互联网领域,另一方面则源于电视广告行业马太效应愈演愈烈:现在电视广告面临的不仅是知名卫视和其他电视台之间的资源倾斜,知名卫视内部向优质内容的集中度也更高,广告商可选择的投放标的正在下降。

    由于综艺节目在冠名播出、植入广告、插播广告方面均具有较强的优势,在电视广告收入稳中有降的背景下,电视台为拉动盈利增长,有较大的动力提高优质综艺节目在黄金时段播出的比例,进而提升综艺节目广告收入占电视广告收入的比重。在整体广告盘缩小的情况下,有实力的制作公司制作的可以在央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和东方卫视等知名卫视热播的综艺节目,更加受到电视台和广告主的青睐。

    (3)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高速发展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中国视频节目输出的重要渠道,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2017年,在线视频市场预计达952.3亿元,同比增长48.3%;广告仍然是视频平台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在线视频广告市场规模达496亿元,同比增长32.3%,其中在线视频移动广告规模达317.1亿元,占在线视频广告收入的68.5%。内容付费逐步成熟,2017年付费市场规模达到200亿元,在未来两年内有望突破500亿元。截至2017年12月,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79亿,较2016年增长6.3%,占网民总体的75%,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了5.49亿,较2016年增长9.7%,占手机网民的72.9%,移动化观看已经成为主导性的视频观看模式。同时,随着一大批音乐、音频分享平台持续壮大,网络音频用户也迅猛增长。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5.48亿,占网民总体的71%,手机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5.12亿,占手机网民的68%。

2013-2020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领域资源集中度较高,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586家机构获准开办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但资源集中度很高:其中腾讯、爱奇艺和优酷三大视频网站在用户流量、内容生产、商业模式等方面发展迅速,行业领军优势愈加明显,而芒果TV、哔哩哔哩、搜狐视频等第二梯队紧随其后,不时推出优秀产品。上述这些主流的视频网站往往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并不惜重金追逐最优质的节目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此背景下,视频网站开始深化与节目制作经验丰富的内容制作公司合作,从单纯的购买电视节目播映权走向定制、合作网络节目,为节目制作行业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网络综艺质量提高,“台转网”授权比例出现下降趋势

    2017年网络综艺在质量上显示出质的飞跃,投资成本、播放量及互联网热度等数据不断刷新。2017年网络综艺上线播出197档,较2016年同比增长53%

    播放量总计552亿次,较2016年同比增长120%,其中播出量前10的节目占总播放量的42%,视频网站主推综艺的资源聚集效应很强3。网络综艺与电视综艺之间的作品部数及流量差距进一步缩小。网络综艺凭借投资规模、嘉宾阵容及制作质量的不断提升,节目售卖价值水涨船高,开发模式向全产业链延伸,呈现全面升级之势。

    2015年至2017年,腾讯视频、爱奇艺和优酷视频三大平台的主推电视综艺版权授权,仍为主要综艺节目来源,如《中国好声音》、《中国新歌声》、《奔跑吧兄弟》、《蒙面唱将猜猜猜》、《最强大脑》等。在电视综艺版权费高,网综招商规模逐步增加的双重影响下,近三年各大平台纷纷加强网综布局,自制网综数量显著提升。从报告期综艺节目网络播放量上看,网综的关注度也显著提升。2015和2016年度的前10大网络播放量综艺节目中均只有一档网综节目,分别为腾讯视频播出的《我们15个》(排名第10,播放量12.5亿次)、芒果TV/优酷视频播出的《爸爸去哪儿》第四季(排名第7,播放量20.61亿次),2017年度的前10大网络播放量综艺节目有三档网综节目,分别为腾讯视频的《明日之子》(排名第4,播放量41.41亿次),爱奇艺的《中国有嘻哈》(排名第5,播放量29.1亿次),芒果TV/优酷视频的《爸爸去哪儿》第五季(排名第9,播放量23.02亿次)。网综市场经过数年孕育,2017年刚刚出现了优质节目的井喷,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虽然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势头较好,但目前播放量较高的综艺节目仍为电视台综艺节目,因此视频平台仍将持续采购电视台综艺节目版权。面对观众口味的持续变化,在亟需补充优质内容以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视频网站不会仅仅作为需求方,单纯购买电视台综艺节目版权,而将越来越多主动参与内容制作以保证内容的质量以及内容与平台品牌之间的匹配性。其未来几年预计的版权采购金额2018年为61.5亿元,2019年为53.8亿元,2020年为28.01亿元,呈下降趋势,而在生产过程中的自制版权2017年较2016年增长了4倍以上,版权采购与自制呈现此消彼长的状态。视频网站增加自制综艺投入,将成为常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电视台综艺的网络授权收入出现下滑。

2017年底爱奇艺许可版权(外购)的状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1)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企业数量众多,竞争充分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电视节目制作业务的准入许可逐步放开,政策准入门槛较低,从事电视节目制作业务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全国范围内取得2018年度《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及影许可证》的机构达到18728家,较2017年度的14389家增加4339家,增幅达30.15%,已经形成了较为充分的市场化竞争格局。就节目类型而言,除广播电视时政新闻及同类专题、专栏和以养生类节目代表的生活资讯类节目具有公益属性,不适宜进行市场化运作而由节目播出机构制作外,电视剧、综艺节目、文化专题、动画片、电视纪录片等节目类型已经摆脱了自制自播原有体系,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内容制作,并接受市场竞争。

    (2)行业内企业实力差异大,优胜劣汰推动行业集中度提高

    尽管我国持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机构数量众多,各制作机构实力参差不齐,拥有强大制作实力和一定制作规模的机构仍然相对稀缺,具备全流程驾驭能力的制作机构占比较低。2016年节目制作机构中节目创作生产销售产生利润在5000万以上的公司占比不到2%,1000万-5000万的占比2%,500万-1000万的占比近2%,100万-500万的占比6%,100万以下的占比29%,零利润或着负利润的占到59%。未来,随着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中小规模的节目制作机构在节目投资、整合制作资源,运营各环节均受局限,缺乏整体策划的连续性,难以形成规模化和品牌效应,将可能面临被逐步淘汰出局,或成为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化分工下的一环,而具备一定制作规模和制作实力的大型制作机构则将拥有更强的市场话语权,并可能通过对市场资源的有效整合而进一步提升市场地位,市场的集中度也将因此相应提高。

    3、视频节目制作行业的特点

    (1)视频节目制作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视频节目制作行业具有独特的经营模式,不同于传统制造业。

    1)资产结构的独特性。

    “轻资产”是视频节目制作公司的共性,不同于工业企业以生产线、厂房等固定资产作为主要生产工具,视频节目的生产主要投入节目模式、剧本创作或版权引进、演职人员劳务、道具及其他制作耗费等,拍摄制作过程中所需的专用设施、设备、场景等主要通过租赁取得。

    2)经营模式的独特性

    在生产的组织形式上,视频节目生产以节目组或剧组为生产组织单位,以节目制作模式或剧本为蓝本进行生产制作。销售模式上,视频节目制作公司以节目制作服务提供、版权和播映权许可销售等形式相结合,客户主要是各级电视台和视频网站等节目播放平台。收益分配方式上,节目制作公司和节目播放平台可以较为灵活的约定,包括和播放效果相关的广告收益分配机制、固定费用委托制作等。

    (2)视频节目制作行业的区域性特性

    视频节目制作行业的区域化集中态势较为明显。视频节目制作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京、浙江、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区,内容创作生产日趋集中。2016年,北京有视频节目制作机构4473家、浙江1994家、上海1343家、广东848家、江苏547家,这五省(市)的制作机构占到全国总量的64%。与之相比,贵州、西藏、青海、宁夏、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七省的制作机构均不超过100家,累计528家,仅占全国总量的4%。

    (3)视频节目制作行业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

    视频节目制作行业的收入在各季度分布不均,但在年度之间较为平稳。由于视频节目制作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企业投放的广告,企业一般选择在消费旺季和节假日来临之前提前进行广告投放,一般5-10月份、春节假期等通常为广告投放的旺季,一般大型季播类的综艺节目也倾向于在这些时间段播出。作为文化传媒行业的一部分,节目制作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有一定关联,经济增长将有效促进行业的发展;在经济相对不景气的阶段,视频节目作为文化消费品,其下游需求由于广告客户的投放力度受到影响,其也会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

    4、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扶持

    国家对包括电视节目制作行业在内的文化体制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一直保持着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主管机构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目录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等产业促进文件,为电视节目制作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十二五”期间,主管机构又陆续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等文件,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完善文化市场监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举措,在产业地位、法规健全、融资渠道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规范和促进。

    “十三五”伊始,国家继续保持对文化产业建设的推动,大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2016年12月25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现中国文化立法重大突破,对加快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和传输覆盖设施的均等化、标准化、社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了法律规范。2017年2月23日颁发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中提出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部署,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着力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有机融合,形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并提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以内容监管为重点、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文化市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推动文化市场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主渠道。

    2)国民经济发展带动文化消费升级

    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居民的物质基础日益坚实,生活质量不断提升,释放出巨大的文化产品购买欲望和消费能力,从而带动了文化消费升级。文化产业的振兴、文化产品的繁荣将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物质繁荣与精神文化需求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这种关系体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同居民文化支出的正相关。目前,中国人均GDP已逾5万元人民币。从国外发展经验看,城市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临界点后,国民经济开始进入到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快速升级、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新阶段,文化消费能力和水平也迎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2016年,全国城镇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的人均消费支出为2638元,同比增长10.7%,文化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表现。

人均GDP和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关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综艺节目广告招商空间较大,提振电视行业广告收入

    2017年,全国电视广告收入(不含互联网电视)为968.34亿元,同比下降3.64%。广播电视行业广告的收入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广电传统媒体广告收入比重同比下降,以新媒体广告为主的其他广告收入比重同比增加。在传统的硬广告之外,电视台在过去的一年中利用各种综艺节目极大地丰富了自身广告收入的来源,各种冠名、赞助、植入的模式层出不穷,电视广告正在从固有的业态中谋求突破创新,利用数字、互动等互联网要素把人们重新拉回到电视机前。2017年,省级卫视周末晚间档季播的综艺节目数量总计105档5,季播节目为主的形式进一步拉高了广告招商的空间。

    2)在线视频业发展迅速,综艺节目制作进入多媒体时代

    随着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和人民群众观看节目习惯的改变,中国在线视频产品的内容与制作已从小成本、粗制作和低俗化逐步进入精品化、专业化和成熟化的良性轨道。大量资本的涌入、互联网技术的迭代、专业团队的入驻和网络媒介影响力的深入,使在线视频产业在发展规模和商业模式的结构与重构中不断调整前进方向与转型路径。随着在线视频产业从青涩迈向成熟,政策制定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迭代逐渐缩小,网络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不断渗入,网络视听产品在政策指引与限制傍身的同时,产品质量也逐渐比肩乃至赶超传统影视作品,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

    中国网络视频用户和网络视频使用率均表现为持续增长。截至2017年12月,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79亿,较2016年增长6.3%,占网民总体的75%,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了5.49亿,较2016年增长9.7%,占手机网民的72.9%,移动化观看已经成为主导性的视频观看模式。

    随着播放平台对自制网络综艺的兴趣提高,吸引大量专业制作团队转向网综制作,网综近年来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体量逐渐加大,制作越发精良,阵容不断升级,2017年全年上线网络自制综艺103档,较2016年增长27%。随着网综内容质量的提升及年轻用户的成长,视频网站已成为观众、尤其是年轻受众收看节目的第一大途径,也为广告主提供了更多的推广机会。

    在线视频业的高速发展,给综艺节目的观看提供了更多的平台,观众可以更自由的利用自己的时间选择节目观看,无形中提高了综艺节目的价值。另外,在线视频业也刺激了网络综艺制作业的高速发展,给综艺节目制作公司提供了一个发行作品的全新的广阔空间。和电视台相比,网络视频不受频道播出总时长的限制,容纳节目的空间近乎无限,未来可能为节目公司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目前,优酷视频推出《这!就是街舞》、《火星情报局》等,爱奇艺推出的《中国有嘻哈》、《奇葩说》等,腾讯视频推出的《明日之子》、《吐槽大会》等,芒果TV推出的《爸爸去哪儿》、《明星大侦探》等优质内容,在制作、内容和热度方面已可以和传统电视综艺分庭抗礼,并主动融合直播、弹幕等新元素,把握双向互动、话题引爆等网络优势,不断创造优秀节目。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资金瓶颈限制

    近年,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和观众欣赏水平的提升,综艺节目制作品质得到了较大提高,“大投入、大制作”节目越来越受到观众青睐,这就要求制作公司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轻资产”是节目制作公司的普遍特点,虽然近些年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对文化类企业发展给予支持,但节目制作仍然很难通过资产抵押等途径或单凭企业信用获得银行贷款,因此大多情况下,仍靠节目制作公司通过自身积累实现业务扩张,资金来源有限,进而影响了行业整体制作质量的提高,对行业的发展构成了不利影响。

    2)行业缺乏创新性领军人才

    综艺节目制作属于创意产业,从节目的研发、摄制、后期处理到发行阶段都需要发挥创造力,人才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我国综艺节目制作经历了多年发展,储备了一批节目内容制作精英,但具备领军能力的创新人才仍然缺乏。目前中国的综艺节目大多数仍复制或者借鉴海外模式,节目模式的原创研发能力相对薄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创新性的领军人才的带领,播出方、广告主对中国本土原创节目的收视情况信心不足。在目前主管机构鼓励原创的政策背景下,创新性领军人才的缺乏成为了行业的发展瓶颈之一。

    5、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

    综艺节目制作、运营行业及其上下游行业构成了完整的行业产业链,相关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如下图所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上游行业关联性及其影响

    综艺节目上游行业主要为节目模式采购、参演嘉宾聘请、专业的拍摄、制作设备和各类专业人员所提供的劳务、场地租赁等。

    综艺节目围绕节目制作模式为蓝本进行生产制作。节目制作模式涵盖了节目的核心创意、主要规则、人物设定、美术风格和一些隐性的关键环节。一个成熟的节目模式,不仅具备独到的创意、新颖的制作手法,还有在既往制作过程中吸收的经验,是节目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综艺节目制作行业中,欧美、日韩凭借着较强的创新及制作能力引领世界潮流,诞生了大量成熟的综艺节目模式,并向全球其他国家输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综艺节目制作行业起步较晚,目前正在从模仿、学习国外先进模式走向自主创新和海外版权输出的阶段,当前仍有一定的采购、引进海外成熟节目的需求。

    参演嘉宾是综艺节目制作的重要元素之一,对综艺节目是否能获得良好市场反应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提升节目水平、便于招商,大型综艺节目参演嘉宾一般都是有一定造诣的艺人。

    综艺节目的摄制、灯光、舞美、服装、化妆、道具等现场摄制环节也是节目内容的重要影响因素。导播师、摄像师、舞美师、灯光师及其他配套专业服务人员可以为各种节目类型提供服务,其专业化程度一般较高,可以实现节目制作的工业化运营和规模效应,一般由外部采购的方式获得。综艺节目的拍摄过程所需要的专业设备、拍摄场地等一般由节目组根据节目实际需求通过采购或者租赁的方式获取。

    (2)下游行业关联性及其影响

    综艺节目制作的下游行业主要包括电视台、视频网站等新媒体、品牌推广需求方等。电视台是综艺节目的主要播放平台,也是制作机构最重要的客户。电视台通过采购节目制作公司生产的综艺节目并呈现给观众,提升自身的媒体影响力并形成广告价值,再通过出售广告时段、接受冠名、广告植入等方式获得收益。由于知名卫视的节目播出时段非常稀缺,各播放平台极为重视节目内容的质量、收视效果和社会反响,一般都会选择自制或者与制作实力雄厚、口碑良好、品牌效应突出的节目制作公司合作。

    视频网站、视频手机APP、IPTV等新媒体在版权市场逐步规范、盈利模式逐步成熟后,已成为综艺节目制作公司的又一重要客户。综艺节目制作公司出让视频信息的网络播映权或提供节目定制服务实现销售。视频网站等新媒体直接面对受众,可以以技术手段实现对点击量、收视时长、收视习惯等行为数据的采集获取广告主的青睐,还可以通过优质的内容资源培养自身的付费会员规模。目前主流视频网站为摆脱同质化,竞争非常激烈,对点击量的追求非常高,倾向于购买有实力的制作公司制作的高品质综艺节目的独家播映权。综艺节目一般同时也会产生音频资源,以音乐类音频的价值最高,目前手机音频APP和电信运营服务商都是该类产品的重要客户。手机音频APP购买音乐类版权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音频库,形成对付费用户的吸引力,电信运营商则购买音频版权发展其彩铃和移动收听等业务。

    品牌推广需求方通过在节目投放硬广告、冠名广告和植入广告推广自身的品牌价值,是节目在电视台和视频网站播出中主要的收入来源。此外,随着节目品牌的形成,可以利用节目品牌进行更多衍生品开发,通过多种形式,满足更多品牌推广需求方的需求,为节目制作公司实现更多收入。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视频节目制作行业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331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