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 - 产业信息门户

2018年一季度中国证券公司营业收入为659.64亿元,实现净利润235.59亿元,创新是证券行业未来方向【图】

    一、中国证券的发展阶段

    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融通资本、资本定价与资源配置等功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始终与实体经济紧密依存,对引导储蓄转化为社会投资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上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中国证券市场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如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1978 年至 1992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证券市场活动仅局限于国库券的发行和分销。1984 年 7 月,北京天桥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1986 年 9 月 26 日,上海建立了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这是新中国证券正规化交易市场的开端。1990 年,上交所和深交所的成立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开始其发展历程。两家证券交易所为上市股票提供了必要的交易平台和流动性,而中国投资银行业也随之出现。

    第二阶段:全国统一监管市场的形成(1993 年至 1998 年)

    1992 年中国证监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统一监管环境的形成。证券监管部门建立了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并持续完善相关监管条例和规则,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1993 年国务院先后颁布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此后又陆续出台若干法规和行政规章,初步构建了 基本的证券法律法规体系。1993 年以后,B 股、H 股发行出台,债券市场品种呈现多样化,发债规模逐年递增,证券中介机构在种类、数量和规模上也迅速扩大。1998 年,国务院证券委撤销,中国证监会成为中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部门,并在全国设立了派出机构,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市场监管框架,证券市场由局部地区试点试验转向全国性市场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依法治市和市场结构改革(1999 年至 2008 年)

    1999 年《证券法》的颁布和 2006 年《证券法》、《公司法》的修订奠定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基本法律框架,进一步改善了市场监管环境,使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此期间,我国政府执行了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措施,其中以券商综合治理和股权分置改革为代表事件。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相关政策,2004 年 8 月,中国证监会在证券监管系统内全面部署和启动了综合治理工作,包括证券公司综合治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发展机构投资者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变革由此展开。2004 年 2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证券市场的发展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成为资本市场定位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04 年 5 月起,深交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和股票交易的平台。2005 年 4 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2006 年 9 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批准成立,有力推进了中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完善了中国资本市场体系结构。

    第四阶段: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发展(2009 年至今)

    2009 年 10 月创业板的推出标志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框架基本建成。进入 2010 年,证券市场制度创新取得新的突破,2010 年 3 月融资融券的推出、4 月股指期货的推出为资本市场提供了双向交易机制,这是中国证券市场金融创新的又一重大举措。2012 年 8 月、2013 年 2 月转融资、转融券业务陆续推出,有效地扩大了融资融券发展所需资金和证券的来源。2013 年 11 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提出的对金融领域改革将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新机遇。2013 年 11 月 30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正式启动。2013 年 12 月,新三板准入条件进一步放开,新三板市场正式扩容至全国。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化,新三板、股指期权等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推进,中国证券市场逐步走向成熟,证券市场为中国经济提供投融资服务等功能将日益得到突出和体现。2015 年 10 月 29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开发符合创新需求的金融服务,推进高收益债券及股债相结合的融资方式。2016 年 3 月 31 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 2016 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和法治化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017 年 1 月 26 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指出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降低企业杠杆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并从市场定位、监管体制、运营机构、监管底线、合格投资者、信息系统、区域管理、支持措施等八个方面对区域性股权市场作出专门的制度安排。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从上市公司的数量、融资金额、投资者数量等各方面,中国资本市场均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其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 2017 年 6 月 30 日,中国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A、B 股)3,297 家,总市值达到约 53.43 万亿元,流通市值 41.58 万亿元。证券市场投资者规模日益壮大,其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截至 2017 年 6 月 30 日,中国共有证券公司 129 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109 家。中国证券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转制、改善融资结构、加速经济发展等方面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证券行业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265.7亿元、净利润328.6亿元,同比分别变动-11.9%、 -40.5%,

    截至18H1末,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含信用交易资金) 1.11万亿,环比18Q1末下滑5.9%,同比17H1末下滑12.6%,市场仍处于存量竞争。本周的日均成交金额、两融余额分别为2509亿元、 8651亿元,环比上周分别下滑8.8%、 0.7%,交易金额创年内新低。

全部AB股周度成交金额(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证券经纪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沪深融资融券余额(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以来市场及券商指数涨跌幅(%)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市场指数周度涨跌幅(%)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证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8年,中国证券业协会对证券公司2017年经营数据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31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13.28亿元,同比下降5.1%;当期实现净利润1129.95亿元,同比下降8.5%;120家公司实现盈利,占证券公司总数的91.6%;131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6.14万亿元,同比增长6.0%;净资产为1.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

    1、证券公司数量情况

    截至2018年一季度,全国共有证券公司131家,较2016年底增加了2家。根据证监会对于2017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与2016年多家公司评级大幅下调不同的是,2017年评级结果有所改善,A类券商家数由2016年的36家升至40家,B类由51家降至48家,C类则由8家增至9家。仍没有券商获得AAA的最高级别。

2011-2018Q1中国证券行业证券公司数量情况(单位:家)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证券行业经营现状分析

    证券公司业务增长受市场影响明显。2015年,由于上半年大牛市出现,成交量井喷,证券行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51.55亿元,同比增长121.0%。而到了2016年,二级市场低迷、成交量下降致使券商经纪业务出现大幅萎缩;当年129家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279.94亿元,同比下降43.0%。2017年,券商竞争激烈加上行情不理想,两市成交量保持相对低位,佣金和手续费下滑趋势仍在延续。与2016年相比,2017年证券行业业绩有小幅下滑,全行业营业收入为3113.28亿元,同比下降5.1%;实现净利润1129.95亿元,同比下降8.5%。2018年一季度,证券公司营业收入为659.64亿元,实现净利润235.59亿元。

2011-2018Q1中国证券行业营业收入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1-2018Q1中国证券行业净利润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2年以来,证券行业盈利公司占比不断提升,直至2016年证券行业盈利公司占比开始下降。2017年,证券行业实现盈利的券商为120家,占证券公司总数的91.6%,较2016年有明显下降。2018年一季度,131家证券公司中有108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公司占比继续下滑,为82.4%。

2011-2018Q1中国证券行业盈利公司占比情况(单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证券行业资产规模情况分析

    自2015年股市大幅波动之后,在监管加强以及证券公司对自身资产质量重视双重努力下,证券行业资产规模与质量实现双提升。据证券业协会统计,截至2017年底,131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6.14万亿元,同比增长6.0%;净资产为1.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截至2018年一季度,131家证券公司总资产为6.41万亿元,净资产为1.89万亿元。

2011-2018Q1中国证券行业总资产情况(单位:万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1-2018Q1中国证券行业净资产规模情况(单位:万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证券行业创新的未来方向

    1、国际化趋势

    当下,国际化趋势不可阻挡,全球证券行业已经在逐步融合、逐渐学习中不断发展。近年来,证监会、外汇管理局等监管机构在沪港通、深港通、QFII、股指期货等方面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中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历经四年之后,A股闯关MSCI成功也已经成为阶段性成果。但是必须看到,MSCI纳入A股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未来还需要在国际化方面进行大量的创新改革。

    首先,“沪伦通”或将制订实施日程表。目前,凭借内地与香港的天然关系与密切联动性,沪港通、深港通已经顺利推出,并且成效明显。近期,上海市正会同中国证监会在“沪港通”的基础上,研究推出“沪伦通”。“沪伦通”的开通势必将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加速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运作的标志性事件。

    其次,“沪纽通”或将提上讨论议程。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上海国际金融地位的提高,未来上交所在与纽交所“比、学、赶、超”的道路上会渐行渐近,与之合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未雨绸缪,作为最后一站堡垒,“沪纽通”应该提上日程,成为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2、市场化制度革新

    在上一轮股灾中,“熔断机制”闪电推出而又旋风般黯然收场。然而,客观公正地说,熔断机制并不是市场的“怪胎孽种”,更不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只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没有给予其滋生、成长、发展的环境,导致其过早地“夭折”,结果令人扼腕叹息。

    不难看出,熔断机制“败北”的根本原因其实在于“T+0”交易制度与“10%(正常股票数值,ST股票为5%)股票涨跌幅限制”这两只“拦路虎”。正是这种非市场化的既有制度安排,让熔断机制这一在国外市场已发展成熟的制度设计,在中国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

    因此,未来行业的市场化发展方向之一就是要遵循市场化发展趋势,破除先有制度与政策的“篱笆”,逐步有条件地放开“交易制度与涨跌幅限制”,与国际其他市场接轨,与期货、债券、大宗商品等其他金融产品同步,不搞特殊化,实现平民化。当然,国债期货、股指期货等保证金比例应该随之下调至正常水平。

    3、退市机制改革

    2016年下半年以来,证监会陆续出台关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主要针对跨行业并购、“借壳”上市行为)、再融资(主要针对定向增发)、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主要针对非法减持)等相关规定,有效控制了“借壳”上市、过度融资、套利减持等不当行为,取得一定成效。同时,2016年11月以来,证监会的IPO审核明显提速,诸多积压多年的企业陆续上市,打开了企业的上市融资通道。

    但应清醒地看到,无论是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亦或再融资还是减持,市场之所以出现监管漏洞,套利寻租行为也屡见不鲜,其本质原因还在于A股上市公司壳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上市公司缺乏统一规范的退市制度。

    因此必须从源头上下功夫进行改革。可喜的是,证监会在推进加快解决IPO“堰塞湖”方面已经有重大突破,新股发行积压问题有望在年内得到缓解,并为下一步注册制的顺利推出营造有利氛围。

    此外,关于上市公司退市机制改革也正在稳步推进,退市案例已经开始初步呈现。但是,应该看到,在保持证券市场稳定性、严格性与规范性的同时,要加快建立“统一、规范、严格”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遏制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对利益权利的寻租行为,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严格优胜劣汰机制。

    4、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

    从主板、中小板到创业板,一路走来,中国的资本市场在跌宕起伏中蹒跚前行。对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方面的探索,也一直未曾停止过。

    这里不妨以战略新兴板为例。近年来,战略新兴板的推出可谓一波三折。叹息的背后,是深深的思考。

    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要推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战略新兴产业板。半年后,国务院再次提出设立战略新兴板,敦促证监会和上交所加快步伐。

    2015年12月,证监会市场部主任霍达表示,战略新兴板相关标准和制度正在研讨,上市条件、交易制度、持续监管等方面要吸取创业板的经验教训,开展制度创新,与创业板错位发展、适度竞争,随着注册制改革推进,战略新兴板的设立将在2016年有实质性进展。然而,2016年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对“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修订中,删除了“设立战略性产业新兴板”的内容。

    战略新兴板从磨刀霍霍到黯然息鼓,前后历时不足一年。然而,历史前进的车轮不会因为短暂一两次的挫折而倒退,只会愈挫愈勇。设立战略新兴板,不仅能使上交所与深交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三者之间产生良性竞争互动,而且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为更多高科技企业新增一个融资渠道,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平台空间。

    同时,随着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奇虎360等互联网科技公司的强势崛起,战略新兴板也将为那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网络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等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的中概股回归或者直接上市提供快捷通道。

    战略新兴板或将可以成为未来A股市场产品创新的突破口之一。众所周知,创新是文明前进的源动力,是国家发展的催化剂,更是行业发展的助推器。相比于欧美国家成熟发达的资本市场,我国证券行业发展已经远远滞后,行业创新已经时不我待。坚信在历史、现实与行业的大背景下,证券行业创新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本文采编:CY315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智研咨询)。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智研咨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在线咨询
微信客服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700-9383
010-60343812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