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棉花从2013年开始进入去产能阶段,产量逐年下滑;14年临储取消后,国内棉价大幅下滑,与国际棉价接轨。15年开始供需缺口出现且有放大趋势,但经历了16、17年的高位震荡之后,棉花生产有所恢复。但由于供需缺口依旧存在,仍处于去库存阶段,库销比从超高位继续回落,棉花价格向上炒作仍将持续。
棉花价格波动的历史回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网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棉花行业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数据,当前国储棉有接近600万吨总量,但预期18/19库销比已经低于11/12年价格大年的水平,市场价格受到多方因素影响的敏感性上升,年内出现宽幅震荡的概率高。但总体而言国内棉花种植面积向种植区域集中,整体种植面积短期难有大幅恢复,减产还在持续,棉花价格进一步上升的预期不变。
棉花供需平衡表
玉米(万吨) | 2015/16 | 2016/17 | 2017/18(6月估计) | 2018/2019(6月预测) |
产量 | 493 | 482 | 589 | 555 |
进口 | 96 | 111 | 110 | 140 |
消费 | 756 | 809 | 830 | 840 |
出口 | 2 | 1 | 2 | 2 |
期末库存 | 1111 | 894 | 742 | 595 |
库存消费比 | 146.96% | 110.51% | 89.40% | 70.83% |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棉籽收购价年内维持低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全球棉花库存消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棉花库存消费比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